首頁 > 文化 > 文化東方

陝北辛莊遺址首現鑄銅陶范

2015-12-08
來源:中國新聞網

                                                           為出土的陶范。

                                     前老爺蓋發掘區。

                                                 圖為出土的陶模。

      陝西省考古研究院8日對外披露,繼發現目前殷墟之外商代晚期規模最大建築遺跡後,考古人員在陝西清澗辛莊遺址首次發現鑄造青銅容器的陶范陶模、芯等鑄銅遺存,證明陝北以往發現的大量晚商青銅器部分是本地造,以及部分和殷墟一樣的銅禮器也是本地造。

  清澗辛莊遺址位于陝西省北部清澗縣李家塔鎮辛莊村東的梁峁上,地處無定河下游支流川口河的上游,總面積約10萬平方米。

  這座陝北黃土高原地區規模宏大的晚商城址,目前發現有大型宗教禮儀性建築、中型建築、小型排房建築、包邊城牆、灰坑、墓葬等,其整體布局和結構愈加清晰。

  陝西省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員種建榮介紹,考古人員在遺址前老爺蓋山峁發現了多組商代小型房屋建築、灰坑、龍山窯洞等遺跡,並出土有陶、骨、石等遺物,還首次發現了鑄造青銅容器的陶范、陶模、芯等鑄銅遺存。

  其中,小型房屋組建築為下沉式結構。出土器物以陶器居多,年代為晚商時期。發現的幾件青銅器鑄造陶模具,鑄造器類至少包括青銅容器和車馬器。

  據了解,陝北高原特別是黃河兩岸發現過為數不少的晚商青銅器,部分具有北方草原民族特色,多數青銅禮器具有中原王朝特點,還有一些本地特色的器物。以前有研究認為這些青銅器至少一部分是本地鑄造,卻沒有直接證據。

  種建榮認為,此次陶范等鑄銅遺存的發現,證明了陝北以往發現的大量晚商青銅器部分是本地造,以及部分和殷墟一樣的銅禮器也是本地造。同時,也增加了當地“李家崖文化”的內涵,說明這種文化發展到了相當高的文明水准。

  專家表示,目前辛莊遺址的聚落形態和布局更加清晰,對認識黃土丘陵地带晚商時期的文化內涵、聚落結構、生業形態具有重要的標識意義,將推動北方與中原青銅文化關系的研究。

[責任編輯:淇心]
網友評論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