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流深
設想一下,如果站在幾百年後的某個時間點,2015這個看似普通的年份,想必人們不會記得深圳的泥石流、周永康被審判、天津港的爆炸,也想不起巴黎發生過暴恐、中東發生過戰亂。反倒是一些看似並不起眼的小事,卻很有可能在未來被長久的紀念——民營航天公司SpaceX研發的獵鷹九號(Falcon 9)火箭,12月22日將11顆衛星送入預定天空軌道之後,重新回到地球大氣層並著陸在預定地點,實現了人類歷史上首次軌道運載火箭的成功回收。而就在一個月之前,亞馬遜CEO傑夫貝索斯旗下的太空公司Blue O-rigin成功將New Shepard火箭發射到一百公里的高度並成功返回發射場:這是全球第一個發射升空後又完好無損返回地面的火箭——2015年,在人類的太空探索史上,一定是值得銘記的一年。
競爭缺失致航天探索停滯
人類的太空探索似乎已經停滯了很久:自1961年蘇聯人加加林作為首位航天員進入太空,1969年美國阿波羅11號成功登陸月球之後,時至40多年後的今日,人類仍沒有能夠走出月球以外的空間,甚至連太空技術本身都沒有實現任何突破性的進展。這也是為何這40年來始終有陰謀論者質疑美國登月的真實性——40多年前都可以做到的事情,為何今日卻看起來如此困難?陰謀論者的質疑或許不值一駁,但是回看當時那一段航天事業大爆發的歷史階段,或許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航天事業的停滯源自競爭的缺失。冷戰開始後,美蘇兩個超級大國都開始在各種軍事技術上投入大量的資源和技術——從核彈、氫彈,到彈道導彈、衛星乃至載人航天,兩國為了在軍事力量上壓倒對方,在航空技術上展開了激烈的競爭,這才導致了那一段人類航天技術的極大進步——這一國家間軍備競賽的副產品。但這樣只講投入不講回報的的投入注定難以長久。後來隨著美蘇關系的緩和、各種軍備控制條約的簽署,雙方在太空探索上投入的資源自然也隨之減少。直到2010年奧巴馬上臺後不久,美國重新公布了新的「太空探索藍圖」,這無疑是為了應對美國新的太空對手——中國的崛起。
太空探索回歸科學初衷
冷戰已經一去不返,今日的人類有幸能夠看到兩個航天大國在空間技術上展開了良性有益的競爭。更可喜的是,這一競爭已不僅局限在以政治和軍事優勢為目的的國家間,而是已經擴展到了以商業和盈利為目的的私營企業之間。這樣的轉變無疑具有劃時代的意義:首先,商業力量的介入,意味著未來的太空探索很可能逐漸擺脫傳統的太空競賽中那種令人不安的軍事意圖,而將更加著力於科學探索、商業服務等目的,使太空競賽形成更加良性的氛圍;而更重要的一點是,私人資本對投資回報的天然需求,意味著太空探索在未來不僅可以實現可持續性的商業開發,也令到普通人有機會染指曾經遙不可及的航天服務。如今,正有越來越多類似SpaceX、Blue Origin一樣「仰望星空」的商業公司正在爭先恐後地湧入到太空探索事業之中,人類的太空探索事業必會再次迎來大爆發式的高速發展。競爭、開放、商業化運作,已經成為人類太空事業的新趨勢。只不過,面對新形勢,中國似乎仍舊呈現出空白的狀態。中國的航天人,航天事業的管理者,尤其是有志於太空探索的中國企業家們,你們準備好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