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5

內地四成人不知隱私已「裸奔」

2016-01-04
来源:香港商報
  【香港商報網訊】央廣網昨日的報道稱,相關調查顯示,只有44%的人知道智能設備存在被動讓自己信息裸奔的隱患,但還有40%的受訪者表示完全不知道。
 
  智能設備可能泄密
 
  有專家建議,應該進一步細化個人信息保護的相關法律規定,建立規範合理的個人信息采集使用平臺,信息數據的采集使用必須得到當事人授權,要進一步加大對非法采用個人信息的懲罰力度。
 
  不過,北京師范大學法學院教授、亞太網路法律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員劉德良此前認為,個人信息被傳播不等同於隱私遭泄漏。
 
  該報道透露,前段時間,家住寧波高新區的汪小姐購買了一套有夜視功能的智能監控設備,用於照看家中的寵物。卻發現明明沒有開監控手機卻突然提示攝像機已經上線,修改密碼也沒有用,於是就不敢再使用。報道稱,汪小姐的擔心事出有因,一般智能攝像頭會將拍攝的東西優先傳遞到雲端,用戶可以透過手機上網查看。也就是說如果在雲端出現問題,意味著毫無秘密可言。
 
  此外,報道稱,在日常生活中,各類智能設備的使用範圍正在擴大,比如智能手環能夠利用傳感器對用戶的運動情況和健康狀況進行記錄和評估,并且自動向互聯網發布用戶的位置信息,記錄用戶的運動軌跡等。但從另一方面說,它也向外界透露用戶的身份信息,存在泄密的可能,類似的泄密設備還有防盜跟蹤器,兒童智能手錶等。
 
  存「隱私泛化」現象
 
  就個人信息和隱私問題,劉德良表示,內地現在存在「隱私泛化」的現象,隱私是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概念。并表示,普遍觀點認為個人信息是指能夠直接或者間接識別出某些個別自然人身份的信息或者信息的組合,比如照片、聲音或互聯網行為記錄。但很多人把互聯網商家蒐集數據判斷為侵犯個人隱私。商家只需知道某個用戶的某種偏好,以便做推廣服務。
 
  劉德良還稱,人們在互聯網上的行為記錄,是由N個片斷組成的,N-1個片斷就不能說是個人信息。商家不會把N個片斷完全收集起來,一般情況下商家收集的都是N個片斷里的N-1、N-2、N-X,不會把它加工提煉來,找出這個用戶。
 
  「離開了信息的蒐集互聯網將不存在,要正確認識蒐集信息、蒐集數據與個人信息保護之間的關系。」劉德良建議,要樹立正確的法律上的隱私觀,對法律所講的隱私,嚴格采取措施保密。對於隱私之外的其他個人信息,要防止它被濫用。同時,未來有關個人信息保護的規章當中更多要規范公權力在個人信息蒐集與利用過程中應采取法定程序。
[责任编辑:董慧林]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