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6

港參與一帶一路三重點

2016-01-08
来源:香港商報

《香港商報》、《經濟導報》與外交部駐港特派員公署座談會。

  【香港商報網訊】記者韓濠昕報道:外交部駐港特派員公署官員指出,國家「十三五」規劃建議明確提出,支持香港參與國家雙向開放和「一帶一路」建設。香港特區政府也高度重視「一帶一路」,把參與和配合國家「一帶一路」大戰略、大布局,視為香港實現持續發展的新引擎。梁振英特首表示,「一帶一路」是一生一次的難得機遇。

  一年來,香港努力將「一帶一路」這個概念,從紙上搬到現實中。特區政府成立跨部門協調機制,加強對「一帶一路」規劃的研究和對沿線國家政治、經濟、人文情況的了解。香港各界也高度關注「一帶一路」機遇,相關智庫、基金、商會紛紛成立,峰會、論壇、研討會相繼舉行,多家資訊網站應運而生,一些業界團體計劃赴中亞等「一帶一路」沿線地區進行考察。

  先從海上絲綢之路著手

  她認為,香港下階段深度參與「一帶一路」、實現國家與香港的共進共贏,可以在以下三方面作出努力:一是從周邊做起。梁振英特首已經明確,香港將先從「海上絲綢之路」著手,再向「一帶一路」沿線其他地區擴展。向外,香港是「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樞紐,與東南亞各國有地理和人文上的天然聯繫;向內,香港是泛珠三角的重要組成部分,能夠借助廣東自貿區打造開放合作更大平臺。

  有機成為資金融通橋樑

  二是從優勢出發。香港的突出優勢在於背靠祖國、法制成熟、信息公開透明、金融服務便捷多樣、人才儲備豐富。以金融業為例,目前亞洲各地區資本市場互聯互通程度還很低,缺乏有效機制實現區域內的投資循環。香港如果能夠充分發揮優勢,在「一帶一路」框架下打破歐美金融機構主導的市場格局,就有機會成為「一帶一路」的資金融通橋樑和金融合作中心。

  三是要管控風險。「一帶一路」沿線不少國家政治和社會情況複雜,開展合作前必須充分了解當地情況。外交部駐港公署和中國駐有關國家使領館也盡己所能,在政策掌握、信息獲取、友好互訪等方面,為特區政府及業界提供協助。未來駐港公署將在現有工作基礎上,繼續把助力香港參與「一帶一路」作為外交惠港的重要內容,支持香港在國家發展戰略中發揮更大作用、實現更大發展。

  一帶一路燃點新希望

  「一帶一路」倡議契合中國、沿線國家和本地區發展需要,符合有關各方共同利益,順應地區和全球合作潮流,得到域內國家的熱烈回應,也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從外交層面看,「一帶一路」是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的生動實踐,集中承載著中國新時期外交理念,代表著中國外交的進取方向。

  初步覆蓋四大洲合作

  去年3月的兩會答記者問中,中國外交部長王毅提出的2015年中國外交的「一個重點、兩條主線」,其中「一個重點」就是全面推進「一帶一路」。中方會秉持共商、共建、共用原則,堅持平等協商,尊重各國的自主選擇,注重照顧各方舒適度,注重保持透明和開放,注重與各國的發展戰略相互對接,注重與現有的地區合作機制相輔相成。

  目前,中方已同20多個國家簽署「一帶一路」合作協定和產能合作協定,初步形成覆蓋亞、非、拉、歐四大洲的合作布局,中方的願景正在成為現實。當中,在歐亞地區,「一帶一路」率先取得進展,中俄進一步協調各自發展戰略,有力促進「一帶一路」在歐亞大陸的實施。中國已同幾乎全部中亞和外高加索國家簽署建設「一帶一路」合作協議。在亞洲地區,中國同東北亞、東南亞、南亞國家的「一帶一路」合作為共建繁榮亞洲的良好願景注入強勁動力。在歐洲,借中國同歐盟、英法德三大國及歐洲其他次區域國家關係競相發展的東風,「一帶一路」將中國與歐洲的發展更加緊密地連在一起。

  打造南南合作典範

  在非洲和拉美方向,中國外交以中拉合作論壇開局,以中非合作論壇收官,形成中國同發展中國家合作「兩翼齊飛」的可喜態勢,打造南南合作的典範。李克強總理出訪拉美四國,推進「兩洋鐵路」等中拉產能合作的標誌性工程。

  中方並設立300億美元產能合作專項資金,和200億美元的中國-巴西雙邊產能合作基金。至於非洲方面,中方設立首批100億美元中非產能合作專項資金,同非盟簽署「三網一化」合作諒解備忘錄並展開對接,推出解決非洲人民迫切需要的中非「十大合作計劃」。

  2016年,中國外交將繼續大力配合實施「一帶一路」倡議。相信「一帶一路」必將更加深入人心,取得更多收穫,造福沿線各國人民,為亞歐大陸乃至世界經濟帶來新希望、開闢新前景、注入新動力。(香港商報記者 曾展榮)

  2016環球經濟疲弱復蘇

  外交部駐港特派員公署官員在出席座談會時對當前世界經濟形勢及2016年全球形勢分享了個人看法。(香港商報記者鍾穎琳)

  各國貨幣政策嚴重分化

  去年,國際金融危機深層次影響持續發酵,大國地緣政治博弈不斷加劇,各種非傳統安全威脅日益突出。他指出,去年世界經濟繼續艱難復蘇,主要經濟體表現更趨分化。IMF在去年四次下調全球增速預測至2009年以來新低3.1%。發達國家全年增速為2%,復蘇勢頭相對較好。新興市場國家經濟增速連續第五年下降,預計全年增速僅為4%。WTO資料顯示,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貿易增速多年來首次低於發達國家。

  國際貨幣環境方面,他認為現時全球國際貨幣環境處於「大水漫灌」的狀態,去年美聯儲和英國央行一再推遲加息時間,歐元區、日本繼續維持量寬政策,新興市場除俄羅斯、巴西、秘魯外則普遍保持寬鬆狀態。他指出,上月美正式啟動九年以來的首次加息,而歐元區則再次開啟放水模式,英國、日本、澳大利亞、瑞士等國雖暫時按兵不動,但普遍認為不能排除進一步降息的可能。各國經濟復蘇步伐明顯不一,這一情況導致主要經濟體貨幣政策取向嚴重分化。

  新興市場債務風險突出

  此外,他指出各國低通脹壓力在去年遠未消退。受美元走強、大宗商品價格跳水等因素影響,除少數新興市場外,主要經濟體去年通脹持續走低,歐元區和英國一度陷入暫時性通縮。上月美元指數一度創13年新高,彭博大宗商品指數創16年新低,這些情況都預示通縮陰影仍將長期影響世界經濟;環球債務問題嚴重,隨著美開啟加息進程,美元強勢和資本回流進一步加劇,新興市場債務風險空前突出,已成為繼國際金融危機、歐債危機後的全球債務問題第三部曲。

  展望2016年,他認為,世界經濟有望繼續保持疲弱復蘇,但前景仍存在較大變數。宏觀上,傳統經濟體制和發展模式潛能趨於消退,新的增長動力尚未系統形成,全球貿易投資延續收縮勢頭,世界經濟缺乏強勁反彈的動力和基礎。輿論普遍認為,在可預見的將來,世界經濟仍將在低增長、低通脹、低利率和低貿易增長這「四低」的中期軌道上艱難前進。

  但他強調,亞洲仍是全球增長最有活力的地區,中國經濟增長雖有所放緩,但仍將保持中高增速;印度繼續維持較快增速,OECD預計未來兩年有望超過7%;中亞地區受益於「一帶一路」倡議也可能實現較快增長,人民幣成功納入SDR,這些政策措施既開闢了世界經濟新航線,也為補充和改革現行國際經濟金融體系作出重要貢獻。

[责任编辑:蒋璐]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