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78

汉代为何重名多?大姓集中 皆以单字名为尊贵

2016-03-08
来源:长江日报

       ·以史为剑· 为何会出现这么多重名?一个原因是,当时的大姓很集中,而且,皆以起单字名为尊贵
  汉武帝临终前,据说留下了一封玺书说:一旦我崩了就根据这封遗诏行事,封霍光、金日磾、上官桀等人为侯。后来霍光等人就是以此为依据,当上辅政大臣的。结果有个叫王忽的侍中,悄悄说:武帝崩时,我基本上都在他旁边,哪里有遗诏封侯的事啊,是这帮人自己抬举自己呢。结果这番话传到霍光的耳朵里。霍光去责备王忽的父亲、卫尉王莽。王莽没办法,只好用毒药杀死了王忽。
  我以前写过这个故事,结果好多人跳出来批评我说,乱讲,王莽哪里是生活在武帝朝的?
  对不起,这王莽不是那王莽。西汉同名同姓的名人实在是太多了。大家熟知的那个王莽,是西汉末年的外戚,最后篡位推翻了汉朝,建立了新朝,也是惟一一个当过开国皇帝的儒生。
  有意思的是,这位皇帝王莽,也陆陆续续杀死了自己的三个嫡子,第四个也在几天后就被吓死了。看来,这个名字的风水确实不好啊。
  在王莽之后统一全国的东汉王朝,开国皇帝是刘秀,史称汉光武帝。
  当初,刘秀还是新野一个擅长种田的小伙子的时候,就曾和别人一起去拜望过一个著名的占卜者蔡少公。蔡少公占了一卦,说:“刘秀当为天子”,在座的人马上接口说:“那肯定是说国师公刘秀吧?”
  那位刘秀,原名刘歆,刘氏皇室后裔,是皇帝最信任的左膀右臂,国家重臣,一代巨儒;就算要复兴汉朝,朝堂上的那个刘秀有资格多了呀。这个种田的刘秀笑说:“你们太小看人了吧,怎么就知道不是我这个刘秀呢?”大家都哄堂大笑。
  再透露一下,刘歆本来就是谶纬之学的巨擘,蔡少公这类乡野知识分子在占卜谶纬上面连其皮毛都不及。当初他为什么改名为刘秀?应该是他已经发现了这个谶纬的线索。正如《汉书》应劭的注中所说的:“《河图赤伏符》云‘刘秀发兵捕不道,四夷云集龙斗野,四七之际火为主’,故改名,几以趣也。”他是知道“刘秀”当为天子所以才改名为刘秀的。
  事实上,这个刘秀(即刘歆)后来也谋反了,事败自杀。这个刘秀的谋反,比那个刘秀的造反,对王莽的打击更大。
  皇帝也重名,普通大臣就更多了。比如说,汉成帝一朝,既有丞相王商,也有大司马王商,都是外戚。只不过,丞相王商,是宣帝舅舅的儿子;而大司马王商,是成帝的舅舅,而他们两个的家族,却是死对头(虽然没有同时为官)。这两个职位都位极人臣。最终,比较正直的丞相王商,被大司马王凤(另一个王商的哥哥)搞小动作下狱,王商气得三天之后就呕血而死了。
  而大司马王凤,和他的弟弟们(包括王商),都是“一日五封侯”的主角,一时震惊朝野。王氏外戚的力量,主宰了西汉末年的整个政局。并且,王氏家族的王莽篡位,导致了西汉的灭亡。这时,又要提到另一个王凤了,绿林军的首领。
  就在王莽一朝的天凤四年,王凤与王匡等领导了饥民起义,史称绿林军。王凤等人拥立了自己的皇帝刘玄(即更始帝)。
  而王匡,更牛。王莽朝中的太师王匡(三公之一),就是出兵剿灭绿林的主力部队的主帅之一;后来,太师王匡的任务就是镇守洛阳。而此时,绿林军的王匡已是更始帝的定国上公了,他的任务就是攻打洛阳。
  一个王匡攻、一个王匡守,攻城的王匡擒住了守城的王匡,更始帝的王匡打败了新朝的王匡——更始帝进驻洛阳。后来,洛阳也成了东汉的首都。
  这么多同名的,都眼花缭乱了吧?为何会出现这么多重名?一个原因是,当时的大姓很集中,而且,皆以起单字名为尊贵,重名率自然很高。更重要的原因是,裙带关系葳蕤纠缠,互相通婚、联姻、各种亲戚关系,不管是在朝的、在野的,永远是那几个大家族在一起谋事;大家是对立、是斗争。日后,东汉出现了更多、更大的利益集团,豪强的祸害终于爆发。
  侯虹斌 作家,媒体人。著有历史长篇小说《长信宫词》等。

[责任编辑:淇心]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