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明輝
近日,學院路上的“高校圈”被一件事“刷屏”了:那就是由中國農業大學、北京林業大學、北京語言大學、北京科技大學、中國地質大學、中國礦業大學等十余所高校的若干同學共同發起,“眾籌”200萬元巨資開設的一家餐廳——“后會友期”,這個小餐廳被“玩”得風生水起。雖說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是當下高校的“熱詞”,但是如此“真刀實槍”的巨額投入,并且涉及“投資方”如此之多,在北京高校中尚未多見。一家小餐廳,究竟為什么如此“吸睛”?記者連日來多次“蹲點”探訪。(3月21日《北京青年報》)
一個并不算多新鮮的眾籌做生意,之所以如此的“吸睛”,無外乎這樣幾個關鍵詞:大學生創業、高校圈眾籌、有效付諸實施、示范和榜樣效應。
眾所周知,在校大學生創業不是一個陌生詞,尤其是去年國家提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包括國家教育部專門出臺地方配套在校大學生創業的專門引導和相關扶持性規定之后,在校大學生創業一時間成為炙手可熱的一個話題,得到了社會較普遍的肯定。但同時,也不可否認的是,還伴隨著一些不小的質疑和爭議:在校大學生主業是學習,搞創業如何兼顧學習?寓于信息、身份等原因,在校大學生創業,有多少可選的項目和出路?更關鍵和重要的,大學生本身都是消費群體,創業尤其是有一定規模的創業所需資金如何有效解決等等,總之是關注者眾多、心動者也不少,但真正付諸實施并能初步成功的,卻并不是很多見。
這種情況下,不但需要有關部門繼續加大政策等支持和扶持力度外,有能夠創業成功的案例來示范無疑也非常必要和急需。而大學生“高校圈眾籌開餐館”——“后會友期”的出現,無疑就是一個很好的案例示范。
“后會友期”部分詮釋了學習與創業、選項目的疑慮。“后會友期”,是由中國農業大學、北京林業大學、北京語言大學、北京科技大學、中國地質大學、中國礦業大學等十余所高校的若干同學共同發起,飯館地址經精選后就開在學院路這一大學校園相對集中的地方,離創業學生的校園不遠,瞄準的消費人群也是在校的大學生,菜品的名字、口味等都很符合學生們的實際和需要。這既讓創業大學生有時間創業,又兼顧了學習,還讓創業有了成功的好兆頭和起碼的一些必要條件,很好地解決了在校大學生不能創業學習和兼顧、沒有多少好項目可選、前途不光明等疑慮。
就目前大學生創業來說,相比于扶植政策、創業思維等來看,恐怕最難的應該是創業資金的融資渠道。一則創業有風險,二則大學生畢竟實踐經驗欠缺,導致很多方面很多時候不是很愿意為他們提供創業資金支持,尤其是大額的支持,這讓很多有心創業的大學生們徒嘆奈何。但開“后會友期”餐館的大學生們,并沒有固步自封,更沒有為此所嚇倒,而是很好地利用了“網絡+眾籌”創業這一有效途徑,在同學間積極開展面對面、網絡宣傳等游說手段,取得相關老師、學生等的理解、支持,并最終籌到了創業所需的資金。這無疑為接下來更多的在校大學生,甚至更多的社會人士解決創業資金不足問題,打開了一個很好的籌集思路和方向,樹立了一個成功范例。
踐行“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是發展和經濟轉型的時代需要,更是個人展現才華、實現人生價值的有效途徑。面對這樣的人生機遇,面對其中的難題,只要我們下定決心、開動腦筋,不但在是否創業上轉換思維、改變思路,而且在創業的具體實踐中也創新性地思考問題、解決問題,就一定會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大潮中更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