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記者 李卓
2015年6月8日完成南北車合并換股并更名的中國中車(601766,SH)交出了首份年報成績單:全年實現營業收入2419 億元,同比增長 8.98%;實現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18.18 億元,同比增長 9.27%。
中國中車認為這一成績“順利實現1+1>2 的經營目標”。
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重組后的中車集團除了中車股份外,還搭建了另外5大產品平臺。其中新成立的產業投資公司與資本控股公司,將開始大力發展非軌道交通業務。
有分析認為,這一系列布局的背后,正是包含對國內軌道交通主業增速持續放緩的擔憂,寄希望發揮戰略協同作用,打造新的戰略性業務板塊,提升中車集團造血和輸血功能。
中國中車主業增速放緩
即便合并后的中國中車實現了業績、訂單的穩定增長,但為業界關注的是,業績增速持續放緩。
數據顯示,合并前南、北車2014全年營收雙雙正式突破千億大關,增幅分別達到20.48%、7.3%,合并后中國中車2015全年營收同比增長8.98%;更顯著的是,2014年南、北車凈利潤分別同比增長27.61%、33.03%,合并后中國中車2015年凈利潤只實現9.27%的增長。
軌道交通業內人士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分析,國內市場增速放緩趨勢不可避免,這其中包含國民經濟發展增速放緩的壓力、市場需求結構的不均衡以及全球競爭格局深化調整等眾多因素。但該人士同時認為,行業發展形勢仍總體向好。
業界對行業發展形勢總體向好的判斷則在于,當前軌道交通裝備制造業與國家重大發展戰略高度契合,在國家“一帶一路”“京津冀一體化”和“長江經濟帶”等重大戰略中扮演著重要角色。
“十三五”期間,全國計劃新增鐵路營業里程 2.9 萬公里。其中高鐵營業里程規劃建設 1.1 萬公里。同時,“十三五”期間預計規劃投資建設城際鐵路 5000 公里,城際動車組的需求將有較大增量。
年報數據也顯示,2015全年,中國中車實現市場簽約額2875億元,期末在手訂單為2144 億元。不過,市場需求結構的不均衡明顯,動車組和城軌市場需求保持增長;貨車和機車市場需求下降。
就最為關注的海外市場而言,2015 年,國家領導人多次視察中國中車,借勢“高鐵外交”,公司也加快了海外業務布局,不斷推動跨國經營。2015年海外業務收入同比增長了67%,國際業務實現出口簽約57.81億美元。
拓展非軌道交通業務
值得一提的是,南北車對等合并采取的是“先上市公司重組、后集團公司重組”方式。《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中車了解到,合并后的中車集團搭建了6大戰略平臺。具體包括中車股份、產業投資公司、資本控股公司、地產置業公司、中車大學以及資產管理中心。
中車集團新聞發言人曹鋼材介紹,其中,產業投資公司是創業創新平臺,圍繞實體經濟發展,發現產業新模式、新業態;資本控股公司是產融結合平臺,用金融資本支持實體產業,以融助產。預計這兩個平臺將能獲得較快的發展,幫助中車集團做大非軌道交通業務,形成新的支柱型業務。
此外,地產置業公司是價值創造平臺,主要發掘在工廠退城進郊過程中騰退的優質土地資源,反哺制造業;中車大學,主要提升產業體系中人力資本的價值,是價值提升平臺;資產管理中心作為資產流轉平臺,主要作用是盤活資產。這都將有利于發揮1+1>2的協同效能,更好地實現國有資本的保值增值。
而中車股份現有新產業業務也實現較快增長,營業收入比上年同期增長27.98%,主要是市場開拓有效,發電設備和汽車裝備收入同比有所提高。在公司主營業務收入中,鐵路裝備業務、城軌與城市基礎設施業務、新產業業務、現代服務業務分別占總收入的53.82%、10.17%、21.88%、1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