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化 > 文化專題

從瓷器看清王朝興衰存亡

2016-04-21
來源:網易收藏(北京)

大約在明神宗(萬歷)晚期,因帝王怠政、邊疆不寧,景德鎮官窯停止了燒造。另一方面,十六、十七世紀出現的資本主義萌芽與西風東漸,使得瓷器外銷業繁榮一時。這一時期民窯精品迭出,較之官窯,繪畫往往充滿生活氣息,率性天真。

青花麒麟紋葫蘆瓶

明末 清初

這件葫蘆瓶年代大致在十六、十七世紀,應為當時外銷瓷器。有一點值得注意——麒麟的畫法呈現半蹲狀,是斷代的重要依據。

康熙少年登基,兢兢業業,是一位建樹頗豐的帝王。至康熙中晚期,國力強盛,一片盛世繁華,由此也带動了制瓷業的發展。康熙時期的瓷器,無論品種與質量都遠邁前朝,是陶瓷史上的一個巅峰。清末,許之衡在《飲流齋說瓷》中評論道,“世界之瓷以吾華為最,吾華之瓷以康熙為最。”

五彩文王求賢圖大盤

清康熙

這件五彩文王求賢盤,色彩典雅、紋飾細膩,可一窺康熙時期的繁華景象。

雍正在位僅十三年,但一直以來,雍正時期的瓷器都以典雅華美、品質絕倫而著稱。從當時的官窯瓷器,尤其是瓷胎洋彩瓷與琺琅彩瓷,可以看出一代帝王的審美情趣。歷史上審美素養可與雍正媲美的帝王,估計只有宋徽宗趙佶了。

粉彩福壽花蝶紋盤一對

大清雍正年制款

清雍正

乾隆時期與康熙時期合稱“康乾盛世”,此時中國國力居世界前列,揚州是當時世界最繁華的城市,當時中國的經濟總量約佔世界的20%。

青花纏枝蕃蓮托“八吉祥”紋舖首壺

大清乾隆年製款

清乾隆

粉彩“山水樓閣”圖大盌

大清乾隆年制款

清乾隆

清乾隆

嘉慶早期瓷器質量尚且精良,不少精品不落乾隆。嘉慶本人崇尚節儉,此時制瓷業較之乾隆已有衰敗之象。

胭脂紅彩軋道錦地粉彩開光式“博古”圖盌一對

大清嘉慶年制款

清嘉慶

粉彩“萬花錦”杯

大清嘉慶年制款

清嘉慶

道光時期,西方列強開始用堅船利炮侵略中國,咸豐、同治時期社會凋零,制瓷業一蹶不振,這個時期的瓷器胎釉都比較粗劣,一個典型的特征是“浪蕩釉”。

青花纏枝花卉賞瓶

大清道光年制款

清道光

青花“山水人物”圖赤壁賦提桶

道光二年數貳拾制款

清道光

景德鎮官窯在咸豐時期曾遭受太平天國起義軍的破壞,瓷器燒造陷入停頓。同治時期因為西太後垂帘聽政的緣故,燒造過一批專供太後使用的瓷器,一般署“大雅齋”款。

光緒時期,清王朝已是內外交困,面臨亡國的威脅,有識之士紛紛尋求救國之道,一度出現“戊戌變法”。在瓷器燒造上,光緒時期出現短暫的復蘇,也可稱為“回光返照”,這個時期出現許多仿制前朝的器物。

 

宣統瓷器已經呈現出一定的現代瓷器的特征,這個時期時間較短,因此存世量較少。縱觀這一時代的瓷器,衰敗之象難掩,猶如一曲亡國之音。

(來源:盛世收藏 作者:梁苑) 

[責任編輯:淇心]
網友評論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