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73

感同身受与渐行渐远:当前大学生的古典文学接受

2016-06-02
来源:中华读书报

     当前,倡导全民阅读和普及传统文化的活动正全面展开。在最应提倡也最易实现“独立阅读”的高校,传统文化的接受情况又如何呢?日前,我们对山东大学、中国人大、华东师大、中山大学、西安交大、大连理工、湖南大学、广西师大等全国十几所高校的古典文学(侧重但不局限于“文学”,也包括历史、哲学等文化经典)接受情况进行了调查,形式主要是问卷调查和个人访谈。

   调查显示,55.2%的大学生5岁以前便开始接触古典诗词,但大学以后,经常接触古典文学的学生仅占27%(其中多半属人文社科类),没再接触的占12%,偶尔接触的占60%。和中学时代人人都学习文言文的情况相比,大学阶段的整体阅读量大大下降。所以,说古典文学与大学生活渐行渐远并不夸张。

   但在大学专业分化的背景下看,87%的大学生还能偶尔或经常接触古典文学,说明古典文学在大学生中还占有不小的“市场份额”,这与高校的课程设置不无关系。经调查,在经常接触古典文学的大学生中,93%的学生所在大学开设有古典文学方面的选修课或必修课;在偶尔接触古典文学的大学生中,91%的学生所在大学开设相关课程;而在高考后不再接触古典文学的大学生中,仅70%的学生所在大学有相关课程。课程是高校教育的基本途径,对大学生的阅读选择有着直接影响,要提高古典文学的普及率离不开相关课程的开设,尤其是高校课程的顶层设计。以山东大学为例,《中华传统文学修养》是国学类通识核心课程,属于全校本科生必选的课程模块,这门课使许多理工科学生有了继续与古典文学“亲密接触”的机会,也使许多大学生改变了对古典文学的畏惧厌烦态度。

   社团、讲座、竞赛是大学生课外活动的主要形式,对大学生的阅读取向起到重要影响。对于和古典文学相关的活动,大学生的参与度又怎样呢?经调查,48.6%的学生参加过“文学社团、读书会或校园讲座”,19.6%的学生参加过诗歌创作或感悟征文,18.7%的学生参加过“诗歌吟诵、国学知识大赛”。以上无一个数据过半,说明参与度不高,也表明高校中此类活动的数量和影响力有限。

   调查显示,不同于中学阶段为考试而阅读,大学生对古典文学的阅读主要以个人精神需求和兴趣为中心,这种内在动机提升了阅读质量和接受程度。一位学生说:“摆脱了高考的压力和死板的教学模式后,当自己以平常心再次阅读古典文学的时候,却突然发现了古典文学的巨大魅力,因此主动地去借阅曾经被自己视为‘洪水猛兽’的古代文学经典。”有学生谈到阅读《论语》时说:“以前读《论语》,就是为了应对考试中那四分的诗词名句填空,而现在,我能多多少少汲取到精神养料。孔子也不再是一个给万千学生带来苦难的‘老头子’,而是一个真正能启迪人心灵的老先生。他的‘仁爱’,让我在乘公交车的时候毫不迟疑地给老人让座。”还有学生说:“感动于司马迁,感动于他年少时的贫寒刻苦,感动于他年轻时的勇于探索,感动于他不惑时的坚强意志,或许也是感动于他懂得自己,明白自己前进的道路并能一直走下去。现在的我看不清楚自己,或许只有许多的经历才能打开前方的微弱灯光。愿借司马迁来鼓励自己不畏艰难,永远向前。”这些都表明大学生对古典文学的接受更多地与生活体验相结合,并将之引入自己的精神成长过程。

   梳理可见,大学生对古典文学的价值接受取向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追求心灵的安宁和愉悦。古典文学最突出的特点是抒情性和意境美。许多大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喜爱源于它能让自己产生美好的心境;二是追求生命的率真和纯粹。古代文学经典经历了时间的冲洗,蕴含着更加纯粹和更具普遍意义的生命情态。许多学生经由对现实生活的反思,进而到传统文学中来感悟生命的真谛。在学生的课堂演讲中,柳永、纳兰是常见的主题。究其原因,一则在于其作品中的抒情气质与大学这一特定人生阶段容易产生的情感诉求相呼应,二则在于作品中挥洒出来的率真和不羁,契合了大学生对于个性发展的需求。还有的学生喜欢项羽,是因他的“光明磊落,坦坦荡荡”令自己佩服;有的学生喜欢陶渊明,是因为现实中无法摆脱世俗的包袱,而陶的淡然洒脱正满足了自己的向往;三是追求人生的指引和超越。大学阶段,一个人较以往要更独立地面对生活,也更强烈地渴望拥有判断力和明确的价值观。不少学生有意识地通过阅读和研究古典文学来提升自己的生命涵养和人生智慧。有的学生喜欢苏轼、李白等这类旷达型作家,认为“他们是我的偶像,或者至少是某一刻我想成为的人;四是追求生活和社会的担当;大学生对古典文学的接受也常常出于对社会的关切,在这个强调自我、关注自我的时代,仍能有一些学生呼吁爱国和正义,实属难能可贵。杜甫、孔子、屈原、范仲淹、《水浒传》等在学生个人访谈或课程作业中屡屡被提及。学生们认为孔子的仁爱、屈原的高洁、范仲淹的忧患、《水浒传》的“义”是当代人应该具备的精神,只有这样“我们这个社会,这个国家才会更和谐,更美好”。

   语言是古典文学接受的一大困难,61.8%的学生认为这是主要的阅读障碍。即便如此,依然有50.2%的学生喜欢阅读原着全本(31.3%喜欢读带注释的简体字本,18.9%喜欢读名家导读本,6.3%喜欢读青少版和图文并茂本,4.2%喜欢通过相关报刊阅读了解古典文学,3.8%喜欢缩写版、改编本),说明对于语言障碍,他们基本能够客观对待,也能较为容易克服。另一调查结果显示,57.9%的学生明确选择“只要有钱、有空,想多买、多借、多读有关古典文学的书充实自己”。既然对古典文学有阅读的愿望,语言也不是难以逾越的障碍,在阅读过程中又确实能产生许多积极感受,为何就整个大学生群体来看,古典文学阅读却趋于弱化呢?本次调查也发掘出更深层的原因。

   现代社会在经济领域对利益的寻求,在文化领域对自我的放逐,让人们失去了内心的平静,更失去了对传统的信仰。在古典文学的阅读与接受障碍这一问题上,认为“社会文化心态浮躁,不愿去深入挖掘古典文学的价值意义”的占43.2%,认为“买书太贵,借书太麻烦,读书太花时间,所以懒得读”的占16.6%,认为“当代社会的主流风气是赚钱,不想关注那些无直接经济效益的事”的占13.7%,觉得“读那些东西对自己的学习、生活没有实际用处”的占13.7%,认为古典文学“历史久远,内容落伍,思想陈腐,和社会实际距离太远”的占11.5%,认为“年轻人喜欢炫、酷、帅的事物,不想接触那些故纸堆”的占10.8%。以上除第一个数据外,其他都不足20%,但后者却可以作为前者的注脚,表明这些大学生认为阅读古典文学耗时费力,却没有直接的用处——它和当下生活没有直接的联系,阅读它不能给自己带来立竿见影的收益,不能满足自己追求时尚的愿望,更不能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

   此外,36.4%的大学生感觉“学习压力很大,没有心情阅读”。在个人访谈中,许多大学生表示专业书籍已经看不过来,没有时间再去阅读古典文学。虽然应该肯定大学生追求学业发展的动机,但唯专业是从,忽视个人素养的提升,这也是一种功利心理,对此整个教育体制都应该反思。

   上世纪90年代开始兴起国学热,结果之一就是各个出版社推出了版本众多、良莠不齐的古典文学(文化)读本。按理说,多元的选择应该更加促进古典文学的普及,但令人意外的是,调查显示33.7%的大学生因为“各种版本太多太乱,不知如何选择”,10.3%的大学生认为自己“分不清精华与糟粕,干脆不读”。这背后反映出的是图书出版质量与古典文学的荐引和评介问题。学习古典文学和文化,权威型专家的引领不可缺少。尤其业余学习者更需要能在有限的时间中接触到权威的编选、推介,聆听到能够与时代相合、与心灵相契的分析解读。而目前相关的图书精品以及学者成果的数量和影响力都远远不够。

   此外,有22.5%的大学生认为“过分提倡国学热,反倒使人产生逆反心理”,这不禁引人反思:是什么让人产生逆反心理?在推广国学的过程中,一些现象确显“过分”:或搞形式主义,不顾实际;或追求利益至上,忽略质量;或一味复古,回避现实;或迎合当下,扭曲事实。这样制造出来的“虚热”,当然不能与读者的接受心理对接。因此推广国学首先要立足品质,其次要钻研方式、方法,让国学地道纯正又容易接受。

   综上可见,大学生对古典文学的接受所反映的是一个时代对于传统文化矛盾而复杂的心态:在浮躁的现实中渴望被拯救,但面对种种切身利益,又不得不暂停对于心灵的寻找和沉淀,而义无反顾地投入滚滚洪流中。贝尔认为,宗教是唯一能够解救西方后工业时代问题的方法,“宗教可以恢复的是世代之间的连续性,把我们带回到生存困境面前,这些生存困境是人性和关怀他人的基础。”对于中国人而言,如果丢失了古典,抛弃了传统,不知我们的灵魂将在哪里安放,我们的心灵将在哪里获得勇气?

  推广古典文学,弘扬传统文化,任重而道远。

[责任编辑:郭美红]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