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說明:1950年,上海以國際飯店樓頂中心旗杆為原點,確定了城市平面坐標系。(資料照片)
東方網6月3日消息:6月11日是中國第11個“文化遺產日”。記者昨天獲悉,當天,上海全市110處文物建築將集中向公眾免費開放。此外,近百項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將讓市民領略城市文脈和傳統技藝之美。
用腳步丈量城市文脈
上海的城市坐標原點在哪,你知道嗎?答案是國際飯店。據記載,1950年11月,為了統一上海市的平面坐標系統,當時的上海市地政局對全市進行測量,以國際飯店樓頂中心旗杆為原點確立了上海城市平面坐標系。中心原點的設立為城市平面控制測量奠定了基礎,浦江大橋在江心的准確合龍,地鐵在地下的順利貫通,飛機、輪船的導航等都需要有准確的坐標作保證。若沒有中心原點,就無法計算坐標。以國際飯店為中心的人民廣場歷史風貌區也是滬上文物建築最集中的區域之一。6月8日至11日,市文物局將推出上海城市原點歷史文化風貌專題宣傳活動。屆時,國際飯店、西僑青年會、慕爾堂等12處文物建築將對外開放,並舉辦講座、展覽、老電影放映、專題講解等多項文化活動,重溫上海城市記憶。
想要了解一座城市的文化底蘊,用腳步丈量是最直接的方式。6月8日,市文物局將組織“城市行走”活動,以剛完成整體修繕工程的匯展示廳(原徐家匯大修道院)為起點,邀請市民參觀徐家匯天主教堂、氣象博物館和徐家匯藏書樓。而已經連續推出5年的外國友人考察上海歷史建築活動今年將首次“移师”郊區,邀請外國友人前往金山體驗上海傳統水鄉古鎮的歷史風貌和人文特點。
豐富活動“致敬匠心”
今年文化遺產日的非遺活動將主打“工匠精神”。6月10日至11日,市文廣局將在劉海粟美術館新館舉辦“致敬匠心”———2016中國“文化遺產日”主會場活動。屆時,海派玉雕、龍鳳旗袍手工制作技藝、木版水印技藝、上海燈彩、周虎臣曹素功筆墨制作技藝等國家級非遺項目的9位國家級傳承人將在現場展示“絕活”,市民可近距離觀賞和交流。在“觀瞻區域”周邊,主辦方還設置了手工藝課堂、非遺專題連環畫展覽、傳統文化創意集市等活動。與此同時,收錄18位國家級傳承人珍貴口述記錄和心路歷程的《上海匠心》專輯將在現場首發。
統計數據顯示,目前,上海已有220個市級非遺代表性項目。然而,這些非遺“寶藏”分布何處?包括哪些內容?它們與百姓的生活有何關聯?市民未必很清楚。記者了解到,市文廣局將推出《上海市非物質文化遺產手繪地圖》,在主會場免費派發。當天,大型人文紀錄片《生活中的非遺》也將正式開機,該片將突破非遺門類的界限,力求從百姓生活出發,追尋生活中的傳統文化之美。按計划,“第一季”作品將于明年“文化遺產日”推出。作者:李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