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40

高等教育也要「供給側改革」

2016-06-13
来源:香港商报

          流深

        在惡搞高考作文題目和各種高考花邊新聞中,2016年高考正式落幕。毋庸置疑,對於無數學子和家庭來說,「金榜題名時」仍是人生經歷中一件天大的事。但反過來看,近年高考話題越來越「不正經」、「娛樂化」,恰恰說明內地社會對高考的「重視」有了愈發「輕松」的趨勢。

        高考進入「新常態」

        數據顯示2015年,全國的高校錄取率是74.3%,已經連續多年保持在70%以上。今年不少省市的教育部門已表示,今年的高考錄取率將「穩中有升」。對比1977年高考剛剛恢復時5%的錄取率,如今的高考或許已難以再稱「千軍萬馬爭過獨木橋」,「百分百」錄取率或許就將發生在不遠的將來。而在諸如北京、上海、江蘇等東部地區,由於戶籍限制嚴格、經濟水平較高、出國留學等因素,今后選擇高考的人數或將繼續減少,但接受高等教育卻已不再是難事。

        可以看到,高考制度已度過了它的「黃金期」,進入到了某種程度的「新常態」。但是與進入「新常態」的中國經濟一樣,中國的高等教育或許也正面臨著「新常態」下的「供給側」問題。首先,雖然中國高等教育呈現不斷擴張的繁榮態勢,但是「優質資源」的供給卻依舊稀缺:能在國際上叫響名聲的,仍舊僅有北大、清華等少數;在高考大軍中,亦始終存在著為數不少「非名校不上」的「老考生」,顯示真正的優質教育仍舊稀缺。

        學歷貶值危機顯現

        其次,由於「高考」這一有缺陷的甄選模式,不僅中國高校難以真正甄選出多元化的優秀人才,許多中國考生亦不願承擔高考帶來的高風險。在許多發達省市,越來越多的學生正選擇在高中階段就出國留學,以期提前融入國外的教育體系。

        再者,隨著高校不斷擴招而引發的「學歷通脹」,導致大學生的含金量不斷下降,畢業后的工作待遇也一路降低,很多人已經開始質疑高等教育能否繼續作為「改變命運」的手段。最后,職業教育近年的不斷轉熱,中央對「職業教育」「工匠精神」的提倡與民間「藍翔」「挖掘機」等笑話的走紅相互印證,卻反襯了中國高等教育「除了人才什麼都培養」的尷尬角色。

        在台灣,數年之前就已出現「7分上大學」的情况,但如此普及的高等教育,帶來的卻是如今台灣超過12%且不斷惡化的青年失業率。台灣的前車之鑒,以及在內地越來越「不重要」的高考,或許在提醒我們,中國的高等教育亟需一場「傷筋動骨」的「供給側改革」。

[责任编辑:许淼祥]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