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40

這場大雨檢驗了“7·21”之後的變化

2016-07-21
来源:新京報

     作者:新京報社論

  從對此次暴雨的預警,以及在重點地區采取的應對措施上,可以看到北京的社會應急體系更加完善,管理也更精細化、人性化。

  也許只是巧合,4年前的7月21日,一場暴雨和洪澇災害奪去了北京79個人的生命。今年7月21日的前一天,北京遭遇今年以來最強的降水,其降雨持續時長已超過“7·21”。而暴雨預警也逐級提升到僅次於最高級別的橙色。

  對4年前的暴雨,很多人仍心有餘悸,擔心同樣的悲劇會不會重演。而這4年來,我們改變了哪些,進步了多少?

  整體而言,北京市在這場大雨面前,基本上交了合格的答卷。

  面臨暴雨,城市主要面臨兩個方面的考驗:一是市政基礎施設能否經受住短時間大量降水的沖擊,城市排水是否順暢;二是暴雨可能引發積水、斷電、山體滑坡等次生災害,城市應急管理和救援是否得力。

  就第一方面來說,功夫要下在平時。就是我們常說的,城市建設不能急功近利,既要表面光鮮,也要重視看不見的政績,在基礎建設上提高標准、舍得投入,重視下水道這個城市“良心”建設。而北京這4年來所做的努力與改進,在這場大雨中得到了體現與檢驗。

  首先,此次未出現人員傷亡報告。4年前的暴雨奪去了79個人的生命,但面對同樣級別的特大暴雨,截至目前為止並未出現人員傷亡報告,這是值得肯定的,也符合城市治理的底線要求,表現了對生命的極大敬畏。

  其次,積水相較“7·21”也明顯減少。截至20日晚高峰,北京的大雨仍未有停下的跡象,一些地段雖然出現了積水、漬水現象,也有個別車輛被困或泡水,但並未嚴重內澇。在4年前受災較重的廣渠門、京港澳高速等過去長期的積水點,此次也沒有發生嚴重積水,可以看出北京在地下管網和排水系統建設上都有了改進。

  第三,應對暴雨的應急措施也同樣到位。比如像房山這樣的重點地區,有關部門采取了主動封路、人員疏解等應急措施,並做了應對地質次生災害的准備。

  更值得關注的是,對此次暴雨的預警及應對上,信息的通暢更是可圈可點。

  在這場暴雨之前,很多北京市民都提前收到了天氣預報和預警信息,從黃色到橙色逐步升級的暴雨預警、暴雨天氣的出行提示,都體現管理的未雨綢繆和精細化。尤其是利用移動平台和新舊媒體平台,發布實時路況和交通信息,不斷更新積水斷路位置,倡議機關企業錯峰上下班等提示,都非常實用有效。尤其是,對暴雨中流傳較廣的幾條“災情”謠言,防汛水利部門及時進行了澄清,防止不必要的恐慌和盲目應對,被網友稱為“最暖心的辟謠”。

  此外,社會力量和企業也參與進來,充分利用自己掌握技術和社交平台,實時發布最新的積水點和限行信息,為市民提供了科學的出行指導,既維護了安全,也疏導了交通。

  截至發稿時,北京的這場暴雨仍未停歇,後面可能面臨更嚴峻的考慮,不能沾沾自喜於一天無事,而是要著眼保證這一個雨季的平安。希望北京這個城市應對暴雨的“看不見的努力”能夠繼續下去,精細化、人性化的應急管理能夠堅持下去、固定下來,形成制度。

[责任编辑:许淼祥]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