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屏礎
7月29日立法會選舉報名日期已經截止,建制力量縮小了報名的名單,反對派陣營參加的名單太多,狗咬狗骨,互相分票,選情悲觀黯淡。反對派發現自己陷入了最大的困難局面,本來想炒熱9月的選舉是倒梁振英的「公民投票」,失敗了,社會上根本沒有人回應這個問題,也沒人說要走出來和梁振英競爭。因為立法會選舉和行政長官選舉是兩回事,事實上,立法會選舉的行情也絕對不會影響行政長官的選舉行情,把兩者綑綁起來,是反對派的把戲,企圖轉移視線,推高投票率,將選舉形勢扭轉,以為可以不利於建制派。
泛民為港獨分子擴政治空間
反對派不斷追問建制力量的候選人,你是否支持梁振英連任?建制派並沒有上當,立即清晰地回答,行政長官選舉和立法會選舉是性質完全不同的選舉,沒有必要把兩者綑綁起來。一般來說,行政長官的選舉要在11月份才開始。現在主要是立法會選舉,還沒有看到什麼人說要參加行政長官選舉,競選的陣容不清楚,不完備,根本就沒有基礎去評論,所以暫時無法回答是否支持梁振英的問題。
建制派更加提出了「為香港的經濟創造出路」的競選口號,認為立法會議員,應該為香港700萬市民分憂,當前全世界的經濟停滯不前,香港的出口也連續下降,遊客減少了,香港的競爭力也明顯不足應對世界自由貿易區崛起,全球走向信息工業革命的激烈競爭新形勢。唯有香港經濟結構升級,開拓新的經濟熱點和產業,香港才有光明的前景。有了經濟實力,有了足夠的國際投資,香港解決民生問題,例如醫療福利問題、退休問題,才有充足的物質基礎。因此,9月份是選出不斷提出政治對抗和斗爭,讓香港經濟倒退的人,還是選舉為大局著想建立和諧社會,主張全力發展經濟、解決民生的議員,是香港兩條道路的激烈交鋒和抉擇。
反對派面對一個選區有20個甚至22個名單,反對派陣營高度碎片化的困局。在比例代表制下,每一張名單的得票率將會比上一屆損失一半的局面,感到非常苦惱,徬徨無計。
反對派極力制造對抗氣氛,以為這樣有利於影響和催谷更多年輕激進選民投票。反對派反對報名立法會選舉的確認書制度,故意和「獨派」綑綁在一起,保護「獨派」的選舉權利,令許多中產階級感到奇怪和不安。確認書制度,目的是要識別「獨派」,防止香港立法會出現鼓吹「獨立」的現象,將來會使用「發表失實聲明」提出控告,這和「泛民」沒有關系。現在出現了很奇怪的現象,「獨派」大多數簽署了確認書。傳統反對派支持「獨派」,反而沒有簽署確認書,為什麼傳統反對派要公然反對確認書維護基本法的主要條文、要挑戰「一國兩制」,拼了命也要為鼓吹「港獨」的人,擴大政治活動空間?這對700萬人將來要承擔嚴重的苦果,帶來什麼影響?所以,傳統反對派也面臨著流失昔日中產階級選民支持者的嚴峻局面。香港主流民意認為「港獨」有害,鼓吹「港獨」,香港將永無寧日,會造成股票價格和地產價格下跌,外來投資減少,這對中產階級安居樂業沖擊最大。
混淆兩個選舉不利穩定
正當反對派徬徨無計的時候,突然有人說,立法會報名已經截止了,如果還沒有人站出來競選行政長官,香港將會陷入悶局,所以,現在就應該為行政長官的報名選舉,制造一點公平競爭的氣氛。
港人都奇怪,現在選舉行政長官的選舉委員會還沒有成立,特區政府也沒有宣布安排行政長官選舉,接受報名,所有有意參加選舉行政長官的候選人現在不表態,完全是對的,因為這樣做,會有利於反對派把立法會選舉和行政長官選舉混淆起來,會造成對香港政局的不穩定,會對反對派的選舉有利。
在這個時候,故意讓行政長官選舉和立法會選舉同時成為一個政治話題,混淆在一起,與香港的政局穩定,對於立法會選舉按照基本法和選舉條例平穩地進行,是一個沖擊。這只能配合反對派的「9月公投,行政長官下台」的選舉策略,同時也給建制派候選人一個新壓力,一定要回答是否支持梁振英連任,有利於傳統反對派炒熱行政長官花落誰家的問題。現在有人大談「香港一定要贏」,「下一任特首一定要政改」。香港的對立面究竟是誰?香港究竟要贏什麼人?
原來就是人大常委會的「8.31」的決定。否決政改方案的正正是反對派,他們扼殺了香港的民主機會,他們應該對此負責。他們現在說要爭取啟動政改,但選民都認為完全是沒有可能,如果立法會沒有三分之二的多數保證通過政改方案,重新提出政改,唯一的結局就是香港重新陷入政治對抗,不可能再集中力量發展經濟,產業升級。香港大亂,放棄了經濟發展的黃金機會,對誰有利?
「香港的行政長官原則正確,但是態度強硬造成對立,現在應該有一個新選擇」,這種說法也是令人奇怪。難道對於「港獨」的問題,采取包容和姑息主義,就不會造成對立了嗎?這恰恰相反,「港獨」的氣焰囂張,進入了立法會,得到了發言不受法律追究的權利,他們的破壞性更大,更加會大亂香港,到時香港人付出的代價更加慘重。回歸以來,反對派就是要對抗,董建華做了行政長官,反對派要他下台。曾蔭權做了行政長官,反對派一樣要他下台。這說明政治對立,問題不出在行政長官這一面,問題出在反對派不斷搗亂「一國兩制」,反對基本法早已定出的條文,例如二十三條立法,現在更加是要保障「港獨派」的言論自由和進入立法會的權利,這是很鮮明的對抗。倒果為因,並不是一種公平的說法。把立法會選舉和行政長官選舉混淆起來,究竟對誰有利?為什麼在反對派選舉不利的這個關鍵時候提出,這才是一切擁護「一國兩制」的廣大市民需要思考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