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會議員陳鑑林
房屋委員會早前公布截至2016年6月底,公屋輪候冊申請宗數為28.8萬,申請人平均須輪候4.1年才可以上樓。其實,基層上樓難,已不是什麼新聞,數字只是重複了問題的嚴重性。筆者擔心的是,若這些滯後數字已令輪候家庭感到失望,預測未來公屋供應的數字將令他們更失望。輪候時間偏離目標
2014年政府公布長遠房屋策略(「長策」),當時訂下2015/2016至2024/2025年度,10年間共供應20萬個公屋單位,而這20萬個單位正是維持3年配屋的「本錢」。但根據房委會的最新預測,10年建屋大計的首5個年度,只有75600個單位,即只有預期目標的76%。當然,現時推測只是首5年,說不定後5年可以追回進度。可惜,關鍵的土地問題根本未解決,餘下10多萬個單位的土地,部分至今依然是「無米炊」。換言之,10年建屋計劃的目標單位,單是公屋單位目標,就很大可能落空。
公屋求過於供的原因很多,當中主因是私樓樓價飆升,帶動租金水漲船高,令不少無法負擔私樓樓價或租金的市民轉向公營房屋,以解決住居需要。高樓價成為新常態,導致連在學的年輕人,也未畢業先申請公屋,以求「買個保險」,也直接推高公屋輪候冊的數字。此外,過去一段時間,公屋的入息限額多次按社會平均工資提升而上調,亦使更多市民成為合資格的公屋申請人。可惜,一如前述,公屋的供應目標雖然提高了,但實際的供應根本跟不上,在此消彼長之下,公屋輪候冊自然「愈排愈長」。
盡管公屋需求持續增長,但「長策」由2013年諮詢、2014年公布,以至2015年的檢討,歷經3年依然維持10年公屋建屋目標量不變。不過,同期的公屋輪候宗數卻由2013年中的23萬,上升至2015中的28萬,令「輪候3年」的承諾無以為繼。換言之,「長策」供應目標與房委會「輪候3年」目標之間,並無直接關系,即使20萬公屋如期落成,「輪候3年」目標亦可能落空。筆者擔憂長此下去,除非社會對公屋的需求明顯低於預期,否則公屋的輪候時間可能長期偏離3年的目標。
應與公屋建屋量掛恥
為此,筆者建議當局,將公屋「輪候3年」的目標與公屋建屋量「掛恥」,並作為修訂「長策」公屋建屋量的指標。具體如何操作?筆者相信當局對此並不陌生,因為過去房屋署內部一直有進行相關的推算,只是沒有公開數據。而2014年4月,審計署在一項有關房署建屋規劃的審計報告中,亦建議房署重新編制相關數據,以便在更新「長策」時作為參考。無疑,將「輪候3年」的元素加入「長策」推算供應目標的方程式內,很可能會令公屋供應量目標被進一步推升,為當局覓地、建屋帶來額外財政及政治壓力。不過,要扭轉公屋供求失衡,增加供應是不二法門,因此,哪怕完成建屋目標有多艱難,只要能兌現「輪候3年」的承諾,當局都要迎難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