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103

師徒反目恩斷義絕撕X戰 從侯寶林馬季就有

2016-09-07
来源:凤凰网

    

 

  郭德綱曹雲金

  有一位知名度極高的相聲藝人,他的作品在全國幾乎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以至於他的名字儼然成了“相聲”這一行當的代名詞。

  他既是相聲“改革派”的代表人物,也是中國相聲界實力最強一支隊伍的當家人。門下高足滿座,熱愛相聲這門藝術的晚輩後生都曾以投入其門庭,甚至得到他單獨指點的機會為榮。但正所謂“人無千日好,花無百日紅”,終於有一天,原本其樂融融的師徒之間發生齟齬,一時間師徒反目成仇,先後向外界公開承諾老死不相往來,以此表明恩斷義絕。

  看到這裏,如果你已經猜到我說的是郭德綱和他的“叛徒”曹雲金,那么恭喜你,毫無疑問你已經夠得上入門級的相聲愛好者。但事實上,我說的並不是這二位,而是他們爺爺輩的另兩位名家——侯寶林和馬季。

  侯寶林先生自己有一枚印章,上面刻著“一戶侯”三個字,字裏行間既體現出侯先生風趣灑脫的風度,也暗示了侯派藝術在相聲一門中不可撼動的江湖地位。自1949年起至1989年這四十年的時間裏,侯寶林及其門下弟子已將相聲藝術推升至一個前所未有的曆史高度。1984年吉林廣播電台組織的一次名為“全國十大笑星”的大眾評選活動中,最終上榜的十人中有六人(馬季、趙炎、薑昆、郝愛民、侯耀文、師勝傑)出自侯氏一門,由此可見侯家的巨大影響力。

  陽春之曲,和者必寡;盛名之下,其實難副。雖然侯門子嗣繁盛,卻也並非一團和氣,尤其是侯寶林與其眾多弟子中名望最高的馬季反目成仇,甚至遭後者毆打的掌故,每每被提及,當事人總是遮遮掩掩或避而不談,也使得這段往事被蒙上更加神秘的色彩。

  

 

  侯寶林馬季舊照

  據《人物》雜志報道,文革動亂時期,侯寶林被造反派打成“反動藝術權威”,其徒弟馬季也未能幸免,被定為“反革命修正主義分子”,不僅被徹底剝奪上台演出的機會,而且每天還要去打掃廁所,承受精神和肉體上的雙重摧殘。彼時,劉寶瑞和郭全寶共同表演過一段時代色彩濃厚的作品《寸步難行》,作品通過誇張描述一位老太太賣三輪車的經曆,辛辣諷刺當時台灣糟糕的經濟環境,和在繁重的苛捐雜稅之下百姓民不聊生的艱難處境。這段由侯寶林帶頭創作的主旋律作品初衷原本是歌頌新時代新社會,卻在造反派的眼中成為替蔣介石張目的黑材料。一次批鬥會上,侯寶林被一群叫囂著“交代罪行”的革命小將包圍,面對威脅的他不但矢口否認自己參與了作品的創作,並且將責任推給了馬季。由於這次不甚厚道的甩鍋事件險些埋葬了自己的藝術和政治生涯,傳說馬季在一時沖動下,對恩師采取了武力報複行為。此後,這對師徒在若幹年裏“相忘於江湖”。

  事實上,與侯寶林有過恩斷義絕經曆的徒弟並不止馬季一人,當年曾與侯寶林合作過《給你道喜》,與馬季合作過《登山英雄贊》《英雄小八路》等作品的優秀捧哏相聲演員於世猷也曾拜入侯氏門牆,但後來因為入獄服刑,被侯寶林清理門戶。許多年後,於的弟子汪洋在提及這段經曆時,仍然為師傅忿忿不平。

  曲藝界中類似這種師徒反目的例子其實並不罕見,上世紀九十年代,以奇志、大兵為代表的南派相聲異軍突起,成為一支勢頭凶猛的力量。最火爆時,這對以師徒相稱的拍檔頻繁現身央視的大小晚會和綜藝節目,一時間竟與牛群、馮鞏這對黃金搭檔形成南北對峙的局面。但令人惋惜的是,在爆紅後不久,這對師徒便不可避免地滑向物極必反的軌跡,終於一拍兩散。趙本山親自執導的電視劇《劉老根》,可謂是本山傳媒實現名利雙收的開山之作,劇中有一位令人印象深刻的角色“老翟頭”,其扮演者翟波曾經是趙本山眾多弟子中的掌門大師兄,一度有望成為趙本山力捧的潛力股。但因為在利益分配上與師傅產生分歧,最終被趙本山逐出師門。時至今天,在二人轉論壇裏,仍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有一些愛好者做這樣的猜想:如果翟波當年肯在利益上吃點小虧,或許東北F4的曆史就要被重寫。

  

 

  郭德綱曹雲金

  “教會徒弟,餓死師傅”,這句老話曾是每一個開門授徒的傳統藝人解不開的心結。為了避免被餓死的危險,一些行當裏便立下了“一日為師,終身為父”的規矩,這幾乎可以被視作舊時代傳統藝人的養老保險。單就這一點來看,郭德綱屢次在台上強調“兒徒”一說,並非完全沒有道理。但德雲社畢竟與1949年以前常連安發起的啟明茶社所處的時代不同,幾十年前的管理手段和教育方式複刻到眼下未必就能完全奏效。盡管郭德綱一直強調自己經營的是一個類似“富連成”的藝術團體,但外界的觀念只能接受德雲社是一個商業演出機構這樣的現實。換言之,僅僅靠師徒如父子這張情感牌已經不足以維持德雲社的長治久安,郭德綱及其夫人王惠應當多借鑒現代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技巧。

  至於郭德綱和昔日徒弟曹雲金為什么會選擇在這一當口開撕,其實稍加關注德雲社近期動向便可猜出個大概。德雲社近期有兩樁大事值得關注,一是8月22日,德雲社雲字科藝人張雲雷在南京南站墜樓,幸好及時得到救治,現已脫離生命危險。二是8月30日至9月2日,適逢德雲社每年一度“綱絲節”舉辦。前者需要一樁更有爆炸性的新聞將公眾的關注度轉移,而後者則需要一次有足夠當量的事件引爆。基於二者的需求,郭德綱於8月31日發布德雲家譜微博,不失時機地牽制住了公眾的眼球,在綱絲節期間將“德雲社”再次炒成搜索熱詞。

  梁漱溟先生經常說“唱戲的是瘋子,看戲的是傻子”,說白了,都是套路。

  (作者/醋溜兒) 

[责任编辑:林涛]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