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圖中晚餐的英文“supper”被誤寫成“super”,下圖為改正的結果
原標題:清華一博物館被指現多處英文錯誤 稱校對缺失致錯
9月16日,有網友發布網帖稱,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對話達·芬奇”特展上介紹達·芬奇生平年表的英文翻譯存在10處錯誤。9月18日下午,北京青年報記者在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看到,網友指出的英文翻譯錯誤都得到了改正。
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副館長鄒欣對北青報記者表示,出現這樣的錯誤是因為沒有對英文翻譯進行校對,9月17日博物館閉館后,就對有錯誤的英文翻譯做出了修改。據介紹,博物館已向發帖的網友發出邀請,將授予其榮譽會員稱號。
發現
清華藝術博物館英文翻譯現多處錯誤
這位網友表示,9月15日,他前往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參觀“對話達·芬奇”特展。在參觀中,發現介紹達·芬奇47歲的經歷時,其中文介紹為“47歲。離開米蘭。”展板上對應的英文翻譯是“47 years old He leaved from Milan.”但在英文中,leaved指的是“有葉子的”,而表達“過去離開”的英文單詞應為left。此外,該網友認為“47 years old He leaved from Milan.”中間應該有標點,來將47歲和離開米蘭區分開。
該網友發現,在這個介紹達·芬奇生平的年表上,英文錯誤不止一處:關于達·芬奇46歲的經歷,展覽介紹說:“46歲。完成《最后的晚餐》”,其對應的英文翻譯是“46 years old. The Last super was finished.”而super一詞在英文中的意思是“超級的”,“晚餐”的英文詞匯實為supper,該翻譯中少了一個字母“p”。
在關于達·芬奇51歲的展板中,中文介紹稱“(達·芬奇)接受佛羅倫薩政府委托創作《安奇亞里戰役》。”其英文翻譯為“Hereceivedthe commit of Battle of Anghiari.”該網友稱,Hereceivedthe應該是三個單詞,即He received the,而展板上的英文翻譯將這三個單詞連在了一起。
北青報記者注意到,該網友在文中就年表的英文翻譯提出了時態問題、拼寫問題、標點問題、搭配問題等共10個問題,并表示“希望博物館能夠改正錯誤”。
現場
多處翻譯錯誤已被修改
9月18日下午,北青報記者來到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在“對話達·芬奇”展廳里,北青報記者看到,此前網友提出的多處英文翻譯錯誤已被修改,如《最后的晚餐》翻譯中,“super”被改回了晚餐的正確單詞“supper”。
9月17日,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官網發布了一篇名為《開館一周,致謝每一位參觀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的觀眾》的文章。在文章中,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表示,注意到有觀眾發帖指出達·芬奇年表英文翻譯中存在錯誤的問題,博物館隨即對照檢查、抓緊整改,將于17日閉館后完成該部分文字的替換。
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副館長鄒欣在接受北青報記者采訪時表示,9月16日晚,博物館方面就看到了網友的意見,“大家認識到該展板英文翻譯確實存在多處錯誤,當天我們就安排好,盡快將錯誤改正。”
據她介紹,9月17日博物館閉館后,3名工作人員連同展覽的負責人一共4人,用指甲將錯誤的英文翻譯摳下來,再用工具將修改好的文字粘上去,整個過程持續了大約3個半小時。
博物館
漏掉校對環節致錯誤發生
鄒欣告訴北青報記者,之所以出現嚴重的翻譯錯誤,是因為博物館漏掉了校對環節。她表示,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于9月10日開館,由于一些原因,“對話達·芬奇”特展的展品到9月4日才抵達北京,在展出上有些倉促,博物館的翻譯人員翻譯后沒有進行校對就開展,導致出現了諸多翻譯錯誤。
鄒欣稱,博物館在發現錯誤后,對整個展館的英文翻譯都做了重新校對的工作,并對每個展品的翻譯做了考證。
在網友提出的問題中,有一個是針對意大利著名畫家、雕塑家米開朗基羅的名作《大衛》的翻譯,此前館內的英文介紹中將《大衛》翻譯為Davide,但網友認為《大衛》的英文應該是David。對此,鄒欣說,他們在修改錯誤時也注意到了這條留言,為此特別找到博物館一位懂得意大利語的同事咨詢。“這個同事說,大衛作為名字,意大利語是Davide,但是提到米開朗基羅的這個雕塑,意大利人也說David。我們還特意檢索了收藏這個雕塑的佛羅倫薩美術館的意大利語介紹,上面提到這個雕塑也是用的David。”
鄒欣表示,目前博物館副館長杜鵬飛已經向發帖的網友發出邀請,希望他再次前來參觀,并將贈予其榮譽會員稱號,而該網友也已表示將會再來參觀。
據了解,目前博物館已和清華大學蘇世民書院等機構達成合作,將邀請這些專業機構協助博物館今后的英文翻譯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