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6

CY祝賀盧煜明教授榮獲生命科學獎

2016-09-20
来源:香港商報網綜合

  【香港商報網訊】中大医学院化学病理学卢煜明讲座教授获颁国内「未来科学大奖」中的「生命科学奖」,得100万美元奖金,以表扬他在产前无创检查胎儿基因方面的开拓性贡献,研究并且具有原创、长期重要性和巨大的国际影响。 

  此奖项被内地喻为「中国的诺贝尔奖」,分为「生命科学奖」及「物质科学奖」两个奖项。

  港科院在去年成立,卢煜明讲座教授是港科院院士。卢教授的获奖,是香港科学界的光荣,也说明香港在科研方面有出类拔萃的人才。特区政府会继续和学术界、科研界和产业界合作,大力推动香港科技事业的发展。

  行政长官 梁振英 2016年9月19日

 

  “生命科學獎”獲獎者盧煜明。資料圖

  據中國青年網報道,“生命科學獎”獲獎者盧煜明基于孕婦外周血中存在胎兒DNA的發現,在無創產前胎兒基因檢查方面做出了開拓性貢獻。盧煜明在1997年和1998年的工作中發現,母體血液中存在著胎兒的游離DNA。基于這些早期發現,盧煜明展開了一系列前沿工作來研究這些胎兒游離DNA的特性,證明了使用胎兒游離DNA來診斷遺傳性疾病的可行性和實際性,最終開創了利用第二代基因測序來檢測唐氏綜合癥的新途徑,并在90多個國家得到了應用。僅在中國,每年就有超過一百萬孕婦接受這項測試。這種革命性的方法為全球無數的孕婦提供了無創產前診斷。

  此外,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物理系教授薛其坤榮獲“物質科學獎”,獲得100萬美元獎金。

  “物質科學獎”獲得者薛其坤。資料圖

  “物質科學獎”獲得者薛其坤利用分子束外延技術,在對奇特量子現象的研究中取得了突破性的發現。分子束外延生長是一種先進的薄膜生長方法,能在材料襯底上一層一層地生長單晶薄膜。他和合作者制備了多種高質量的單晶薄膜材料,這使得他們于2012年首次發現量子反常霍爾效應和在鈦酸鍶襯底上的單層鐵硒高溫超導現象。這兩個發現已被許多研究小組重復出來,并在全世界范圍內激發出更多的相關研究活動,有望進一步提升量子反常霍爾效應和界面超導的臨界溫度,從而具有更大的實用價值。

  據了解,未來科學大獎是中國首個民間科學大獎,由未來論壇發起,旨在獎勵為大中華區科學發展做出杰出貢獻的科學家(不限國籍)。大獎成立管理委員會,下轄監督與執行機構,評獎機制與諾貝爾獎、圖靈獎等世界著名科學獎項接軌。

[责任编辑:蒋璐]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