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潘澤康
千裏之行始於足下。假以時日,大陸出身的美國華人將在美國政治圈成為一支不可輕視的力量,為維持友好互惠的中美關系做出貢獻。
9月7日星期三,離11月的大選只剩下61天。南加州的天空還是一樣的湛藍,海邊的空氣還是一樣清新。襯衣、領帶、西裝、皮鞋-- 這些是我們的戰衣。外面,從會議室,到大型會展中心、體育場,到網上的社交媒體,到美國的大街小巷,都是我們的戰場。
星期三這天,我們在洛杉磯以南的新港海灘,與共和黨的副總統候選人、現任印第安納州州長麥克·彭斯舉行了一場小型座談會,主要討論美國華人關心的議題。我們是“華裔北美川普助選團”的成員。
2016年的美國總統大選,從很多個方面來說都是打破了常規的一屆選舉。
共和黨方面,最終贏得黨內初選、獲得總統提名的的唐納德·川普(又譯為特郎普),毫無疑問是一名局外人。在本屆大選前,川普並沒有參加競選或者擔任公職的經曆,而且他在很多問題上的觀點都與共和黨內的“建制派”、大佬們格格不入。但是,他在黨內初選中贏得了將近1400萬張選票,是有史以來共和黨黨內初選得票最多的候選人。
而民主黨方面,伯尼·桑德斯雖然最後功虧一簣,敗給了希拉裏·克林頓,但是一直到黨內初選的最後一個月,桑德斯都是希拉裏強有力的競爭者。他在初選中一再強調、希望推進“社會主義改革”,這點同樣與民主黨高層的主流觀點相左。
雖然大部分美國的主流媒體把川普和桑德斯兩人的崛起都歸類為民粹主義,但毫無疑問的是:從2008年的次貸危機、大衰退開始,到2011年的“占領華爾街”、99%運動,到今年的選舉;相當數量的美國人充分表現出他們不滿占據高層的政治精英們開出的空頭支票。
在這樣的一次不尋常的大選中,其中一個不尋常的現象就是:出生在大陸的美國華人們,首次開始有組織的高調參與美國政治,而且引起了包括美國和中國的主流媒體的關注。
美國的NBC、NPR、洛杉磯時報,中國的新華網、人民網、新浪、騰訊都曾采訪、報道“華裔北美川普助選團”。而助選團本身,在積極支持川普的同時,也大膽的向川普團隊提出了自己的訴求。這些,與傳統上不積極參政、不願意發表自己的意見、甚至顯得有點兒怕事的美國華人形象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助選團緣起
這一切也許應該歸功於助選團的起源。
“華裔北美川普助選團”一開始就是由一群一直致力於維護華人權益的人組織而成的。助選團的很多核心成員都組織或參加過近年來的一系列華人維權行動。
助選團的團長王湉(微信名:天天)是一位出生在北京的年青人。在成立助選團之前,他已經組織過三次轟動的華人維權事件。
分別為:在2013年,在美國廣播公司(ABC,美國三大電視台之一)的吉米·基梅爾秀說出“殺光中國人”之後,組織全美華人向ABC抗議。
在2014年,加州即將通過將會大幅降低公立大學中華裔學生入學率的SCA 5法案時,向加州州政府抗議。以及在2016年初,在華裔警官梁彼得遭受司法不公時,發起全美華人的“挺梁行動”。
筆者本人,也從2012年起一直跟進“穀歌吃嬰門”事件。事件的起因在於從2009年底開始,在世界各地的很多的華人和中國留學生都發現:當在穀歌的搜索引擎上鍵入英文的“中國人”時,搜索引擎會自動彈出“中國人吃嬰兒”這樣的搜索建議。
之後,筆者在2012年後一直通過多種渠道向穀歌交涉。終於在今年6月,穀歌回複了律師函,並移除了那個種族歧視的搜索建議。這些事例都說明:助選團的核心成員從一開始就是一群不怕事、敢於發聲的人。
助選團之所以一開始就選擇了川普,而沒有選民主黨的希拉裏或者共和黨內的其他候選人,正是因為川普並不是一名職業政客,而他的很多理念都比民主黨的政策對美國華人更為有利。
不是一名職業政客,而他的很多理念都比民主黨的政策對美國華人更為有利。不是職業政客,就不會與政界那些根深蒂固的既得利益集團有太多牽扯,更容易推出較為徹底的改革政策。
具體政策方面,川普意圖加強美國、墨西哥邊境的管理,遣返非法移民。這點對於勤勞、守法的大部分華人來說是一件好事。就學、就業方面,民主黨號稱他們的政策對少數族裔有利,但是事實上,很多民主黨政策裏的“少數族裔”只包括黑人和拉丁裔(中南美洲裔),反而會傷害華人。
例如前文提到的加州SCA 5法案,就是民主黨人提出的,其後果就是有可能將加州公立大學內占40%左右的亞裔學生比例強行降低到與亞裔在加州15%的人口比例一致。
也就是說,假如那條法案通過,以後有大約62.5%的亞裔學生的受教育機會將被剝奪,他們的學位會給予成績、素質都不如他們的黑人和拉丁裔。更有甚者,民主黨有把這類做法擴大到就業上的傾向。
例如今年6月,奧巴馬的白宮就敦促包括英特爾在內的30多家矽穀高科技公司承諾要多招聘黑人和拉丁裔。眾所周知,華人和印度人是矽穀程序員的主力。這樣的政策其實就是要搶華人的飯碗。
在成立之初,助選團就很清楚一點:資本主義社會的遊戲規則就是付出和回報是相應的,必須做出成績才能向川普團隊提出要求。
對於任何一名候選人來說,需要的東西有三個方面:資金、支持者、政策。助選團在這三方面都做出了努力。
同時,在決定為川普助選時,助選團便確立了兩大目標:一、為美國華人及他們的後代謀福利,特別是在教育方面;二、努力讓中美關系避免出現對抗,向合作為主、良性競爭為輔的方向發展。
幫助募集資金
筆者在大學的時候,曾經聽過比爾·克林頓總統的首席筆杆子喬治·斯蒂文納波裏斯(George Stephanopoulos)的一次演講。他說過這么一句話: [In American politics,] money gives you access, which gives you power. (在美國政治裏)金錢給你路子,從而給你權力。在還沒到沖刺階段的競選活動前期和中期,這句話尤為正確。錢可以轉化為知名度和支持度。有了錢,就可以猛砸廣告,請更多的人幫你打電話,搞更多的造勢活動,甚至通過經由本黨的全國委員會轉手競選經費或者通過第三方政治行動委員會(Political Action Committee, PAC)的辦法拉來其他本黨重量級人物的支持以及攻擊對手。
所以說,競選資金對於一個候選人來說,是十分重要的。這也是為什么近年美國的每一次大選都耗資數十億美元(2012年為70億);為什么說美國式民主是金權政治,在大方向上沒錯。
資金方面,川普為了實現對選民的承諾,減少大公司以及各種利益集團對他的影響,在黨內初選階段完全是靠自有資金支撐。而到了大選階段,對上了希拉裏·克林頓的雄厚資金,也不得不開始接受外界捐款。
助選團目前已經為川普組織了兩次比較大型的募款活動。預計到大選結束,助選團為川普直接募集的資金將能達到數百萬美元,捐款者將達到上千人次。
支持者方面,助選團的出現,本身就是對川普的一大助力。因為美國的主流媒體大部分偏向民主黨,所以從川普參選開始便一直斷章取義的報道他針對非法移民的言論,並將其誇大為反移民,甚至反少數族裔。
華裔助選團的出現以及在媒體上發聲,至少提供了一個讓中間選民思考川普是否真的反移民、反少數族裔的契機。
從二月開始,助選團的成員便開始在微信上聯絡、組織、參加川普在美國各地的大型造勢集會(rally),在四、五、六這三個月達到高峰,每次造勢會都有十幾名甚至幾十名成員參加。
從美國東海岸到西海岸,從弗吉尼亞、到弗羅裏達、到芝加哥、到德州、內華達州、加州,基本上每次造勢會都能看到助選團醒目的白底紅字T恤衫。川普的官方網站也多次使用造勢會上助選團團員們的照片。
另外,助選團的團員還組織並且參加了各地的選民登記、動員活動。通過電話、網上社交媒體以及俗稱“掃街拜票”的面對面交談方式,提醒選民投票,並回答選民關於己方候選人的問題,以此拉票。在微信上,目前助選團各群的成員合共6000人左右。
政策諫言
最後,就是政策方面。傳統上,對於一直在政治圈的候選人來說,希望當選後推行的政策經常是候選人本人的觀點與向其捐過款的大公司、利益集團妥協的產物。這也是一種政治包袱。
而對於川普來說,缺乏政治經驗反而可以是一個優點。對於助選團來說,這一點就更為可貴了。因為在政策上,川普並沒有先入為主的成見,身邊也沒有一支長期在行政圈浸泡、受到利益團體影響的幕僚團隊,所以更有可能聽進外界的政策建議。
在9月7日與川普的競選搭檔彭斯的座談會上,助選團與彭斯及其團隊重點討論了四個議題。除了第一個議題,比較希拉裏與川普兩人的優劣是與選戰技巧相關的,之後三個都是政策方面的議題
。首先是如何重振美國的高科技業、鼓勵創新,並引導下一代青少年對科技類學科的興趣;其次是教育,如何逐步取消對亞裔不公平、很多州和大學仍然在實施的種族配額入學制度。最後,也是花了最多時間討論的,是中美關系。
川普在黨內初選時曾經因為缺乏外交、國防政策的經驗而被攻擊。當時的一次電視辯論裏,因為他不知道軍事術語裏的“三位一體戰略核力量”(nuclear triad)這個專有名詞而被批評。
但是,在7月得到共和黨的正式提名之前,川普團隊並不能拿到美國政府方面的官方外交、國防情報資料,所以這方面是一個天然短板。
因此,助選團在7月前向川普團隊提供過一些從公開渠道收集的國際形勢資料精煉而成的簡報,並提供了原創的研究、分析以及政策建議。
因為在外交、軍事政策上,川普本人傾向於戰略收縮,也就是說,不再主動做出會被視為蠶食中俄戰略空間的動作,所以助選團也提供了一些支持其論點的研究、分析,以及符合其觀點、可行的政策建議。
具體的一例是對華方面的南海政策。眾所周知,希拉裏是目前奧巴馬內閣“重返亞太”政策的設計師。她假如當選,可以預見的是:美國政府的亞太政策將會延續奧巴馬任內的走向,繼續藉著像菲律賓、越南這樣的南海周邊國家,從政治、軍事上向中國施壓。
而且,因為希拉裏毫無疑問是個對華鷹派,施壓的力度有可能加大。這也使得兩國間擦槍走火的可能性更大。
而川普假如當選,對華政策在政治、軍事上則很可能較為和緩。助選團給川普提供的南海政策建議從分析中國的反航母能力入手,首先詳細闡明了假如美國與中國開戰,代價將會極其高昂。而後,通過論述中國近二十年來在外交上心態的演變,說明美國外交界如果仍然以一種高高在上、教訓的態度對待中國,對於解決南海爭端並沒有好處。
最後,提出的建議為:改變奧巴馬一直試圖推行的、由所有與中國在南海有爭端的東盟國家一起對中國的“多對一”談判方式,而用一對一加一、閉門會議的方式。
也就是說,用中國更為希望采取的、在具體海域問題上、由中國與具體國家進行談判,美國代表可以列席,但以更接近觀察員的身份,用更為平等的態度對待雙方。這樣的模式,更容易被各方所接受,也更有可能真正解決問題。在9月7日的座談會上,共和黨的副總統候選人麥克•彭斯也承諾,將會用更為直接的對話方式,達成雙方更好的溝通,避免誤會、誤判。
傳統上,共和黨本身的對華政策以強硬著稱,而且有不少已經不合時宜之處。在7月18日到21日的共和黨全國代表大會之前,助選團也曾經努力過,試圖修改本年度共和黨執政綱領中關於對華政策的部分,使其用詞更為和緩、更貼近現實。很可惜,功虧一簣。
主要原因還是因為影響力還不夠。畢竟,來自大陸的美國華人參與美國政治是最近開始的事,而台灣出身的華人、越南裔、菲律賓裔已經在美國政治圈深耕多年。
不過,千裏之行始於足下。假以時日,大陸出身的美國華人將在美國政治圈成為一支不可輕視的力量,為維持友好互惠的中美關系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