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香港

CY與逾萬學生分享快樂學習

2016-10-06
來源:香港商報


  【香港商報網訊】要「贏在起跑線」、還是靠「後天努力」後來居上?應該不斷催谷、還是讓子女可以享受快樂童年?特首梁振英(CY)昨日在一場學校活動中,與在場逾千名學生及網上逾萬學生分享教育子女的經驗和快樂學習心得。他稱,子女即使在相同教育方法和環境下成長,他們的性格、能力和愛好也可能南轅北轍,認為最重要是提供多點空間予他們自行探索。此外,他亦提供英語學習錦囊予在場學生,建議他們主動和外國旅客交流溝通,爭取使用英語的機會,久而久之,英語自然有進步。

  出席百仁齊心盃校際辯論賽

  香港齊心基金會及香港百仁基金今年再度攜手舉辦「百仁齊心盃校際多角度辯論賽」,活動啟動禮昨日完成。今年的參賽學校超過60間,分別來自10個辦學團體;另外,除在場1000名同學外,主辦單位昨日亦透過互聯網,讓總數超過10000名同學同步參與。

  是次啟動禮邀得行政長官梁振英、教育局副局長楊潤雄、中央政策組顧問高靜芝、香港齊心基金會主席鄧爾邦、百仁基金主席李文俊、香港鮮魚行學校退休校長梁紀昌、路訊通營運總裁盧瑞盛出席。

  在即場提問環節,梁振英被問及教導子女的經驗,本身有3名子女的他笑言:「我對他們(子女)的學業要求比較寬松,對做人要求比較嚴謹,興趣就由自己發展。」他認為,生兒育女是相當好的人生經驗,自己和身邊朋友分享,尤其是那些有多於一名子女的朋友,大家都認同,即使子女們在同一種教育方法和成長環境下長大,各人的性格、能力和愛好也可以是天壤之別,作為父母,最重要是提供「多一點空間讓他們自行探索」。

  有學生問到,部分基層學生資源不足,未能為自己提供全英語環境,擔心英語水平落後於人;梁振英認同,學習英語對提高自身競爭力十分重要,特區政府的確有「兩文三語」政策,建議同學努力尋找接觸英語機會,藉以改善英語水平:「香港英語環境仲系比較普及,很多英文節目都有字幕,香港亦有不少英文書刊、互聯網上亦很多英語資訊,大家只要多接觸,自然會有進步。」建議與外國旅客溝通學英語

  他又建議,學生可以考慮主動到香港旅游景點跟外國旅客聊天,爭取機會用英語交談:「可以主動去旅客身邊,用英文自我介紹,甚至表明想爭取機會運用英語。這建議看似有點奇怪,但其實香港以外不少地方的學生都會如此做。」在分享環節,梁紀昌提到,所謂愉快學習,最重要還是「成功感」,學生若無成功感,自然就會放棄。他認為,現時香港各大學開辦的科目未夠多元,不少基層學生對外語、廚藝或交通運輸等范疇有興趣,但香港就沒有專門的大學提供類似課程,建議政府循此方向研究,改革大學模式。

  他又認為,現時香港的制度始終是「一試定生死」,建議參考美國大學學制,容許學生以多於1年時間,完成升讀大學所需的科目,認為此舉可減輕學生壓力,家長和老师都可以較輕松。

   

[責任編輯:陳明漢]
網友評論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