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40

要让政府信息公开就像“扫二维码”

2016-11-01
来源:凤凰评论

    作者:程云斌

  防止陷入塔西陀陷阱的最好办法,就是把政策和政务公开透明。这不仅要政府的政策公开透明,与公众利益密切相关的决定事项要公开透明,政策执行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也要公开透明,公开要做到坦诚。政务公开要“让群众像扫二维码一样清清楚楚、一览无余。”这是总理在今年两会的答记者问上作出的直接回应。

  今年以来,李克强总理多次强调了政府信息公开的重要作用。昨天,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了《关于全面推开政务公开工作的意见实施细则》,再次把信息公开提上国务日程。

  对政府来说,公信力是各级政府施政的重要基础。公信力对行政机关至关重要,缺乏公信力,将会使制定的政策措施难以推行。这方面的教训很多,对国内婴幼儿奶粉的不信任,带来购买国外产品的风潮,对慈善捐款使用的不信任,导致捐款的大幅降低。这些看似细枝末节的问题,却直到现在依然显现着巨大的“蝴蝶效应”。

  现代社会是一个超大的、相互关联性很强的复杂系统,任何一个人的命运和前途都和环境深深联系在一起,政府决策和施政行为往往是重大的环境变量,政府制定的政策,出台的措施,往往会改变公众和企业的生产生活环境,对公民求学、就业、旅行,以及企业投资、雇工、营销等活动产生影响,这些都涉及到公众和企业的切身利益。因此,相关的政府信息必须及时、准确、全面地公开,否则,公众很可能在不知情的情况下犯错误、利益受损。公众对相关的信息自然有迫切的需求。

  此外,现代国家治理的主体是多元的,既包括作为传统的政府,也包括作为国家管理相对人的公民、社会团体、行业协会、基层自治组织等。这些新型治理主体参与国家治理,自然不仅需要享有对政务的知情权,而且需要享有对政务的直接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从而必须有政务公开的保障。

  李克强总理曾经指出,政务公开和简政放权可以说都是推进政府职能转变的关键,这把政务公开与简政放权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应该说政务公开的重要性无以复加。

  随着信息化的迅猛发展,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把推进政务公开作为建设现代政府的重要内容,从被动信息公开逐渐转为主动向社会公开信息,并将开放政府数据上升为国家战略。奥巴马就职的第一天就签发了《透明和开放政府备忘录》,提出要打造“前所未有”的开放政府。加拿大政府通过开放数据、开放信息和开放对话三个主要渠道推动开放政府计划。澳大利亚政府颁布了《开放政府宣言》,承诺“在接触文化基础上开放政府,通过创造性技术运用,更好获取和利用政府的信息”。

  而我国推进政务公开的这份《意见》,正是在参考借鉴美国、英国、法国等主要发达国家在信息公开、数据开放和公众参与等方面的理念和做法,顺应现代政府发展趋势——现代政府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要及时回应人民群众的期盼和关切。

  在未来,政务公开应该要做到的是让公开成为惯例,不公开成为例外。尤其是涉及到公众利益的措施、财政预算收支情况等,都应该加大公开力度,能上网的要尽可能上网。政府的权力清单要上网,权力的运行也要上网,要留下痕迹,这样可以减少自由裁量的空间。

  古罗马历史学家塔西佗曾说:“当政府不受欢迎的时候,好的政策和坏的政策都同样的得罪人民”。这个见解就被称为“塔西佗陷阱”。也就是说,当一个政府部门失去公信力时,无论说真话还是假话,做好事还是坏事,都会被认为说假话、做坏事。而防止陷入塔西陀陷阱的最好办法,就是把政策和政务公开透明。提升政府的公信力,第一位的也是要公开透明。这不仅要政府的政策公开透明,与公众利益密切相关的决定事项要公开透明,政策执行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也要公开透明,公开要做到坦诚。

  目前,尽管政务公开工作有很大进展,但仍然存在公开随意性大的问题。想公开就公开,对自己有利的就公开,不利的就不公开,主要是这方面的依据不足,硬性约束也不足。再比如,公开实效不理想。事先躲、堵,事后推、挡,几乎成了一些地方信息公开的标配。以致于有人归纳出“五多五少”现象:形式上公开多,实质上公开少;结果公开多,过程公开少;原则方面公开多,具体内容公开少;公众被动接受的多,主动申请获得的少;公开“正面”信息多,公开“负面”信息少,特别是政府工作失误、不足乃至违法的信息少之又少。

  政务公开是建设法治政府的一项重要制度。我们更需要的是以制度安排把政务公开贯穿政务运行全过程,权力运行到哪里,公开和监督就延伸到哪里。人们常说“人在做、天在看”,在互联网和云计算的时代,我们更要让“权在用、云在看”,打破政府信息的孤岛,就是打破权力行使时的小算盘。

[责任编辑:许淼祥]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