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77

今年票房過山車式下滑,中國電影凜冬將至?

2016-11-09
来源:第一財經日報

  2016年中國電影票房從第一季度的飆升到第三季度的低迷,如同過山車一般,十個月中半數同比下跌,不得不讓人擔憂“凜冬將至”。僅剩兩個月左右,截至11月8日,來自藝恩智庫的數據顯示,2016年中國電影票房僅388.6億元,距離年初業內人士預估的600億元相距甚遠。這個月,《奇異博士》、《魔發精靈》、《間諜同盟》等進口分賬片云集,李安、馮小剛新電影《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和《我不是潘金蓮》前后上映,讓大家對票房淡季有了些期許:中國電影票房能否借此挽回連月下滑的頹勢?

  11月上映的多部進口分賬大片有望挽回中國電影票房連月下滑的頹勢

  資本不再瘋狂,未必不是好事

  2015年,國內電影票房迎來了近十年中最高漲幅,同比上漲49%達440億元。今年年初周星馳的《美人魚》以34億票房登頂中國電影5年單片票房冠軍寶座,一季度國內票房創下了144.66億元的高峰,此后便一蹶不振。無論是暑期檔,還是中秋檔、國慶檔,票房表現都可謂慘淡。中國電影市場在近三年呈現出野蠻生長的態勢,“票補”、“幽靈票房”等現象層出不窮,造成電影票房泡沫化現象,從證監會到廣電總局都在出手調整行業亂象。11月7日,《電影產業促進法》出臺,亮點之處在于減少審批項目、降低準入門檻,同時明令禁止電影發行企業、電影院通過制造虛假交易、虛報銷售收入等不正當手段欺騙誤導觀眾。

  年初周星馳的《美人魚》以34億票房登頂中國電影5年單片票房冠軍寶座

  近三年,綁架了影視行業多年的資本曾以不同的方式亂入,給影視行業帶來泡沫的同時,也催生了一批爛片。作家劉震云在多個場合炮轟電影市場:“中國銀幕越來越多,票房越來越高,但灑狗血的,胸大無腦,不說人話的電影居多。最近幾年觀眾發生了非常大的變化,已經不再單純為這類視覺效果、全明星陣容的電影買單。”

  電影學者、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戴錦華在接受第一財經采訪時直言,票房失利的主要原因還是缺少好作品:“即使是爛片,也包括有賣點的爛片和全無賣點的爛片,我們現在連有賣點的爛片都很少。那種單純娛樂,甚至是一種雜耍式的吸引,大概已經過去了。對于觀眾來說,除了盲目的娛樂需求之外,可能也開始有了某種選擇的意識。”

  不過,對于電影市場的低迷態勢,戴錦華打了一個比方:“餓死不是件好事,撐死或者噎死也不是件好事。此前市場的增容狀態是在整個電影史上沒有出現過的,并且是被影院的擴張所牽引,而非電影制作機構的成長和發展。從這個意義上來說,資本不再瘋狂,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中國電影市場一直處在資本過剩的狀態,戴錦華認為適度萎縮不是問題:“適度的萎縮有益于健康生產和市場格局的形成,中國電影市場相對于整個世界的電影來說,即使有所萎縮,仍然擁有相當充裕的資金。只是希望這些資本在更有效管理之下,能夠不要抱著短時間謀取暴利的不切實際的想象來介入或者來支配電影市場。”

  消費者市場出現分層

  在不少業內人士看來,今年的低迷是中國電影產業升級的一個必經階段,市場自然需要有調整和回落周期。一位上影公司高層管理者對第一財經表示,增速放緩是市場趨于理性的表現,無需大驚小怪:“從今年的觀影人次來看,還在繼續增長,并不是說觀眾在流失。投資人有熱情,技術工業也在不斷發展,一年三百多部國產電影,觀眾一直是有選擇的。”資深電影人,時代今典院線副總經理吳鶴滬向第一財經分析:“觀眾在提高他們的觀賞水平,左右制片方對影片質量負責,而不是對資本負責。”

  值得一提的是,在票房低迷的背景下,仍有一些電影的出現讓人眼前一亮。比如國慶檔的《湄公河行動》,為主旋律電影去除臉譜化、口號式的創作模式提供一種新的思路,突破十億的票房的同時也收獲了良好口碑。10月末上映的話劇改編電影《驢得水》出乎意料地在社交網絡刷屏,作為一部國產小成本制作的影片,沒有知名導演,沒有明星參演,票房累計達到1.44億,超過了同檔期上映的好萊塢大片《但丁密碼》。吳鶴滬認為這是一部精益求精的創作:“它的臺詞和劇本在舞臺上打磨了好幾年了,把效果最好的部分集中成一個電影劇本,觀眾在開懷大笑的同時也能得到反思。人們看到這種有些思考的作品,就會把這種感受傳遞出去,票房也就上來了。”

  “現在觀眾不會看因為這部電影制作花了多少錢去看。”吳鶴滬補充道,觀眾對美國大片的審美也愈發苛刻,不像一開始照單全收,現在也會挑挑揀揀,看是否合乎自己的口味:“成天蜘蛛俠123,變形金剛123也就沒有意思了。觀眾看電影獲得娛樂的同時,還想提高自己的文化修養。”

  今年,《路邊野餐》、《黑處有什么》、《長江圖》等一批文藝片被更多觀眾所關注。戴錦華也注意到這種現象:“如果從藝術電影浮出水面來看,其實今年是很值得欣喜的一年。我們的市場開始分層,對藝術電影、小成本電影開始感興趣的觀眾也開始顯現他們在市場上的份額和意義。”這種現象對于創作者來說,也是一種激勵。曾在今年上影節上勸中國影人放慢腳步的李安最近發現:“中國電影市場有的不光是錢,大家都有憧憬,模模糊糊中有一種自由的、希望在那里,對電影這件事來說很寶貴。”

  今年,《路邊野餐》、《黑處有什么》、《長江圖》等一批文藝片浮出水面

  分眾化創作、發行和經營

  10月15日,長春電影節閉幕當天,全國藝術電影聯盟宣告成立,在全國50個城市選定了100個影廳作為首批放映廳。11月8號,聯盟公布了100家藝術影廳布局和“光陰的故事”等八大展映主題。北京moma百老匯電影中心等七家影院,上海百麗宮協信廣場店等六家影院參與加盟。值得一提的是,藝術電影放映聯盟誕生在電影市場的寒冬,也釋放出一個信號,以往粗放型的生產模式不再一呼百應,精品化的創作,分眾化的營銷發行將會是未來發展方向。

  多年前,吳鶴滬在聯合院線就職時也曾發展過藝術院線,在片源和觀影人次沒有辦法保證的情況下并沒有達到預期效果。近年來,一些藝術電影的點映和展映偶爾在院線內亮相,北京、上海舉辦的國際電影節的展映環節也為藝術電影提供了良好的放映平臺,發現并培育出一批藝術電影的忠實觀眾。電影局局長張宏森認為,市場呼喚出現藝術電影全國化、常態化的放映渠道,進行分線發行已經具備了基本條件。

  “中國電影要持續下去,市場一定會逐漸的分層,在中國巨大的人口基數上,任何一種小眾都不可小覷。”從這個角度來看,戴錦華認為,中國電影市場并非供大于求:“健全的市場一定是分眾的,同一類型影片不可能滿足所有的觀眾,不同的文化需求、藝術需求的觀眾都是市場,很多的不同類型的觀眾并沒有這個市場充分的考量。現在這樣的生產規模并不算是過度,只是生產的盲目性才造成了這種所謂產品過剩的局面。如果它能夠更加理性,更加有序,更清楚地認識到電影作為工業產品、作為商品,同時作為文化產品和藝術四個屬性的組合,我們就能夠期待更好的作品,期待我們的市場開始穩定并且擴大。”

  在她看來,如果影院能夠滿足觀眾不同需求的話,一定會有更多的觀眾進入影院。在上影公司高層管理者的設想中,未來影院將會根據消費者不同的需求走向“沉浸、社交、互動、定制”的發展趨勢:“沉浸式觀影,三面銀幕,包括IMAX,都涉及到未來電影語言的改編,這都不是我們隨便在網絡上去能感受到的屬于電影的獨特魅力。社交式觀影,在手機上看網劇也好,網絡大電影也好,不能完全代替人和人之間的情感溝通和儀式感。今后也會增加更多定制化、個性化的服務和互動式的探索。從第一代影城的單廳影院,到第二代影城的多廳影院,第三代影城有人說場景消費 ,有人說娛樂消費,有人說電影主題城的消費,不一而足,大家都在摸索中。”

[责任编辑:蒋璐]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