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2298

稻田里的餐桌計劃首度移師香港

2016-11-14
来源:香港商报

   餐桌連結人與土地

  稻田里的餐桌計劃首度移師香港

  「2016台灣月」漸入高潮猁猁展現台灣在社會創新設計上的創意與串聯能量的《稻田里的餐桌計劃畛薄扶林村的餐桌》,11月5日及6日在港島薄扶林村辦桌,人們在體驗薄扶林村的生活方式與村落里的人情味的同時,也加深了對土地與食物的情感連結。香港商報記者 金敏華

  「稻田里的餐桌計劃」系台灣社會企業「幸福果食」團隊以藝術策展形式,在台灣農村舉辦各類的戶外餐會,結合農事體驗、餐飲和教育,讓參加者重新省思農村的定位與價值,將農村的美好傳遞給石屎森林的消費者。目標是賦予台灣農村新的價值,以推動農村永續發展。

  2012年「幸福果食」團隊開始通過眾籌平台向台灣全民募資,開發農村新型態的六級服務業,以農村小區的文化、作物、產業以及環境、季節特性,重新設計與開發農業的創新模式,4年來累計超過300多場餐桌、2萬人進入台灣70多個農村用餐,證明農村不只是農產收益的地方,更是一個充滿無限可能的地方。今年該計劃更首度移師島外辦桌,選址在香港島最具歷史價值的村落薄扶林村。

  通過香港明愛小區發展服務團隊協助,集合長州、西貢、元朗等各地村落的資源及食材,「薄扶林村的餐桌」通過10道料理制作,用「飲食」交流彼此文化,本報記者忙中偷镕,現場采訪了「幸福果食」創辦人簡家旗先生。

  辦桌目標是整個大陸廣大農村

  香港商報:最初怎麼想到「稻田里的餐桌」這個計劃的?

  簡家旗:就個人面向來說,我出生在台灣的農村,在南投成長、一路唸書,然后一直在都市工作,在台北做股票投資。在2012年前后,我想要回鄉生活,但是像我從事的金融業只有到上海、香港才比較有發展(前途),南投是沒有這樣的工作機會的,如何讓我的工作配合我的生活?既然沒有現成的,我就自己創造一個!剛好遇到合適的(合作)夥伴,我們就開始了這個計劃。 香港商報:你說的夥伴是指剛才在餐桌前自我介紹是「宜蘭金城武」的前樂團職業吉他手、專輯創作入圍過金曲獎的廖志汶嗎?

  簡家旗:對,就是「金城武」,他非常有創意,「稻田里的餐桌」計劃是他提出來的,我們兩個一起把它執行完成。另外一個面向是,在2012年台灣興起了一股社會企業風潮,希望找到一個更好的模式,讓大家賺錢之餘還能感受到幸福,還可以改變社會、解決社會問題,這兩個面向猁猁個人和社會--結合起來,促使我們開始這一計劃。第一場餐會是在金城武老家宜蘭三星舉辦對,很快就有媒體報道,加上我們自己在社群媒體上的分享,四年下來,到現在已經辦了300多場。

  香港商報:可以介紹幾場印象比較深的餐會嗎?

  簡家旗:像(香港薄扶林村的)這一場我就很得意啊,這次「光華」是一個很重要的角色,它幫我們協調、溝通在地的包括薄扶林、長洲、西貢等各個夥伴的食材,我們平均每個禮拜都會開一次視訊會議,一落地之后就馬上就位,什麼食材、安排,就很快速這樣到位,因為這種餐桌我們辦了300多場,華人圈應該沒人比我們更有經驗了,幾年來去到不同的農村,不同的場地,遇見不一樣的食材……那種變化是非常多的,所以我們可以很快速地到位,然后把這種感覺傳遞給每一位合作夥伴。

  香港商報:有想過到大陸辦桌嗎?

  簡家旗:這是我們第一次來香港,其實我們目標是整個中國大陸的廣大農村。兩年多前我第一次去大陸農村考察的時候就知道,哇,我們的產品在大陸有市場!當時去了杭州余杭區一個生產竹子的小鎮,政府有計劃發展小鎮的文創,我們應邀去考察,知道現在大陸整個政策是支持農村發展的,雖然真正在農村做對事的人不多,但是風潮已經興起了,我們看到有這個機會,但是由於現實的考慮,我沒辦法花那麼多心思經營大陸市場,我必須把台灣做好,所以比較被動。很多人邀請我們,我們就很簡單的篩選,你願意出這個價我才可以放下目前在台灣的工作,因為這也是有時間成本的,如果不願意就算了,但在大部分人還不了解我們的時候,他就不願意付出這個代價。但是沒關系,我知道我好在哪里,我也知道我們的價值在哪里。我們就慢慢來,慢慢等,這次(香港的餐會)也是因緣際合。大陸也有很多單位邀請我們,我們在等有緣人和合適的機會。這是一個顧問案,是一個商業行為,并不是說做公益。

  建立新的生活模式

  香港商報:換句話說,稻田里的餐桌計劃只是未來「衣食住行娛」產業鏈的第一步?

  簡家旗:光餐桌計劃這個「食」的部分,它的產業鏈就分三級,餐會是一個三級服務,二級就是食品加工,幸福果食幫你挑選好的東西,一級就是直接的農業生產,有些人是友善土地,有些人是有機耕作,有些人是大量化肥、農藥,我們要重新建立一個善良的循環,農業是第一步,食嘛,然后是衣住行娛樂,一樣按照這種邏輯,把這個鏈條整個地串起來,利人利己,這是我們想要達到的一個理想與目標。時間上我們不趕,就很扎實地一步一步做。香港是我們第一次對外輸出這種模式,香港之后,明年我們預計到日本。

  香港商報:目前運營狀况如何?

  簡家旗:我們最好的宣傳是口碑,真的是感受得到,我過去是念商科的,背后的產業還有商業模式的規劃是很嚴謹的。現在可以讓我們自給自足,團隊目前正職的也就3個人,用最有限的資源創造最大的價值。我知道我們的缺點在哪里,就是規模太小,沒辦法一下子大量地撒出去,而且也不適合這麼快速地發展,因為這樣有心、有力猁猁我們是要付出勞動力,有創意有頭腦的人猁猁需要培養,用力、用腦、用心三個要結合在一起,雖然很累,但是每次做完都很開心。

  香港商報:這個計劃門檻似乎不高,如何防止別人的模仿或者說复制?

  簡家旗:這是很有趣的地方,也是這個模式最有吸引力之處,并不是說整個華人圈只有幸福果食能做這件事,這個模式是渴望你模仿的,但是我們也發現目前的模仿一般來說都不到位,一旦模仿者100%模仿到的時候,我的社會目的就達到了,我們整個社會創新的目的是希望通過商業運作來加快社會創新,讓更多人過得更好更幸福。傳統的商業思維就沒辦法這樣,他想要霸占所有的利潤,可是我不是,我是要感受更多的幸福,同時分享給更多的人,利潤只是過程中的一個bonus(額外好處),我不是要賺最多的錢,或是占最大的市場,而是要創造最大的幸福。

  香港商報:有人認為,將餐桌從屋子里搬到田野、海邊、鳳梨樹、葡萄籐下……表面上看只是一個小小的物理距離的改變,但實質上卻是生活理念上邁出的一大步,你覺得這樣的看法有道理嗎?

  簡家旗:可以分享一下我們的觀點:餐桌是土地上長出來的。你吃的所有食物哪一個不是從土地里來?沒有土地就沒有食物,沒有食物怎麼會有餐桌呢?我們把人跟土地的距離瞬間拉近,否則大家吃東西就只是填飽肚子而已,那個跟機器加油有什麼差別,你對食物無感就是對土地無感,對土地無感人是會迷失的。

  我們實際上是提供精神食糧

  香港商報:具體在商業上的要求有哪些?

  簡家旗:最基本的,我們辦一個場次,報價給大陸的夥伴,一場至少30萬人民幣,這是顧問費,不含食宿,還有在地的資源,目前這個價格大陸還沒有人買單。我們認為,一個好的模式必須要有相對應的價格,才能讓這個模式不斷地去擴展,地點我們沒有限制,只要在農村就好了。氣候也都可以,因為技術上都能克服,像在台灣,夏天其實蠻熱,我就往山上跑,海拔1000公尺以上,我們在阿里山的茶園就辦過「高山場」餐桌,冬天就到南部,比較溫暖,在大陸也是一樣,每個地方都會有春夏秋冬,可是我會依那里的自然地貌,還有特色、食材,去選擇最合適辦桌的地點和季節。

  香港商報:這樣的餐會與農村傳統辦桌有何分別?

  簡家旗:簡單來說,這個在60年前,就是傳統農村的辦桌,雖然是一樣的概念,但是必須要進化。在這個時代,農村需要的并不是豐盛的食物,而是內心的幸福,60年前,不管是台灣、大陸或香港,普遍的是物資比較匱乏,那時候辦桌就讓人很開心,大家可以吃得很豐盛。60年后的今天,親近土地是我們想要傳遞給大家的幸福感,很多人不知道他每天吃的東西是怎麼來的,不知道它種在土里的樣子是什麼樣的,所以最大的不同就是我們已經從物質進化到精神層面。表面上是吃一頓餐,實際上我們是提供精神糧食。自然環境會幫我們溝通很多事情。

  香港商報:為什麼這樣的一個產品會率先在台灣、而不是別的華人地區出現?

  簡家旗:台灣的文化整體傳承自中華文化,近年來經濟發展遇到瓶頸,但是在文化或是社會創新上,卻似乎又找到一個出口,「稻田里的餐桌」計劃首先出現在台灣有它的道理,(辦桌)其實并不難,任何地方都可以做到,可是它整個結構、理論跟論述甚至實際操作完整地出現在台灣,代表台灣的一群人,比如說我過去是做股票投資的,是某程度上的中產階級或者說是社會精英,願意跳下來回到農村。沒有優秀的人才進入到一個貧瘠的地方,這個地方不可能發展。任何地方,人才是改變(面貌)的關鍵,還有一個關鍵因素我想說是網絡,在農村如果有網絡,你在信息的取得上是沒有落差的,關鍵是誰來糅合網絡、文化、社會創新這些事情,這個很重要,台灣這幾個條件都具備,而且因為經濟的停滯不前導致必須要找另外一個出口,反過來這個出口又可以回過頭來促進台灣下一步的產業升級,因為我們要做的不是一家公司,是要帶動整個產業。打個比方,我們是農村界的愛瘋,這是一個殺手級應用,它現在只是食物,但以后會發展到食衣住行娛樂,所有東西都要在農村re-model,重新建立一個新的生活模式,未來可能有很多都市人都會想回到農村。幸福果食跟大家分享的是幸福,但賺錢也是要的嘛,這很實際,可是賺錢沒感受到幸福,這個是讓人很茫然的。

[责任编辑:林涛]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