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2666

徐贲:冲动的慈善使人容易受骗

2016-12-12
来源:南方周末

  作者:徐贲

  人们在被修辞“说动”的时候,经常会误以为那是逻辑和理性的“说服”。

  读到一篇《深扒“罗某笑”事主P2P“小铜人”:有5000个公号推广矩阵,曾被指合同欺诈》的文章,说的是网文《罗某笑,你给我站住》其实是一个骗局。作者罗尔说,他5岁的女儿罗某笑得了白血病,但家里付不起医疗费。朋友圈里都在传罗尔的文章,也有许多善心人士参与捐款。结果有人披露,“罗尔作家其实或许有三套房,女儿的医疗费自付事实上还不到4万,这样还要筹吃瓜群众的钱?另外幕后还有一家P2P公司做推手净割韭菜”。

  这样的事情并不是第一次发生,那么为什么还是有这么多人上当受骗呢?也许罗尔利用了善心人士的同情心,欺骗了他们。但是,也应该问一下:受骗者那里是不是也有容易被骗的原因呢?

  善心人士有同情心,这是应该肯定的。善心人士上当受骗,不是因为他们有善心,而是因为他们的善心只是凭一时的情感来决定行为(捐款),这有可能是一种捷径思维的决定。

  捷径思维——是认知心理学家阿摩司·特沃斯基(Amos Tversky)和丹尼尔·卡内曼(Daniel Kahneman)于1970年代末提出——指的是一种不可靠、不周全的思考方式,它虽然有时候是必需的,也是有效的,但会引起认知偏误(cognitive biases),得出错误的结论,并导致错误的行为(该不该批评这个行为是另外一回事)。

  大多数善心人士为5岁小女孩捐款,是因为作家罗尔的文章,该文读来情真意切,“要是你不乖乖回家,就算你是天使,就算你跑进天堂,有一天我们在天堂见了面,爸爸也不理你!”像这样“动情”的词句很容易产生“打动”读者情感的修辞效果。修辞能产生说动(persuade)人去行动的效果。修辞讲究的只是“有效”,而不是“可靠”或“实情”。这是修辞与论证(logic)和辩论(dialectic)区别。

  修辞、论证与辩论,同为说服他人的三种方式,但强调的着重点不同。逻辑强调“正确”(validity),论辩强调“合理”(reasonableness),修辞强调“说动”。逻辑说理当作正确的,论辩说理未必视为合理。例如,“鲁迅是伟大的思想家,因为他书里的思想很深刻”。在形式逻辑中这是正确的,但在论辩中,这是一个有非形式逻辑谬误的断言(巡回论证)。修辞不必遵守形式的或非形式的逻辑,即便是逻辑谬误的修辞,只要符合受众的认知心理习惯和认知偏误,也照样能够说动他们。这就是谬论和歪理照样有人接受的原因。

  人们在被修辞“说动”的时候,经常会误以为那是逻辑和理性的“说服”(convince),这是捷径思维的误导作用所致。在人们认识捷径思维之前,一般认为,人是理性的动物,人应该能用分析、逻辑的思维来考虑和解决问题,不能够这么思考的人是不理性的。特沃斯基和卡内曼提出,人有两套思维系统,一种是分析和逻辑的批判思维,另一种是直觉和经验的捷径思维(捷思)。捷思是人在信息不充分、情况不确定,而又必须快速、果断作出决定时运用的思维方式,凭借的是经验、先例、常识、直觉等等。

  在诸多的捷思-偏误中,有一种叫“情感捷思”(affect heuristic),那就是凭一时的情绪或情感作出决定,采取行动。“路怒”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捷思把路上发生的事情迅速理解为“敌意”和“冒犯”。本来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却用别人的“恶意动机”去看待它,自以为找到了事情发生的原因(归因),因此是一种被称为“归因偏误”(attribution bias)的错误。同情、厌恶、害怕、嫉妒等等情感也都可能让人作出冲动的错误决定。

  在许多情况下,情绪性的决定是难免的,也只能如此。为女孩罗某笑捐款的人们,不可能把罗家的实情打听得一清二楚之后再来做捐款的决定。慈善捐款行为经常是一时冲动的行为,有不少人就因为事后了解了情况,想想又后悔的。为罗某笑的捐款就是这样。

  许多人都是从朋友圈里得知关于罗某笑的事,而朋友圈很可能让我们产生两种捷思-偏误,因而上当受骗。第一种叫“随众”(conformity bias)。我们经常误以为许多人相信的事一定是真的,许多人做的事一定是对的。因此才会人云亦云,人行我随。这种偏误在朋友、熟人、同事之间尤为突出。

  另一种让我们容易上当受骗的是“相似性捷思”(similarity heuristic)。我们偏向于相信自己熟悉的人和事。这种“认熟不认生”会严重影响我们对事物的判断,是容易被骗的重要原因。人们偏信朋友圈里的信息,下意识地把朋友当成信息真实性的担保人。搞策反、拉拢、说服、团结工作,经常就是利用同乡、同学、私交这样的熟人关系。我们到熟人开的餐馆吃饭,觉得亲切可靠,结果成了“宰熟”的对象。

  在我们上当受骗的时候,经常有不止一种捷思-偏误在起作用。这会让我们更加防不胜防。我们若不想上当受骗,真正要防备的并不是别人,而是我们自己。

[责任编辑:许淼祥]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