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6

【专访】林凱章:國策助港經濟整合轉型

2016-12-30
来源:香港商報

    【香港商報网訊】記者吳韻玲報道:「香港商界最關注的10件大事」進入評選階段,香港廣東社團總會青年委員會主任林凱章認為,「金管局設基建辦為『一帶一路』融資」、「英國公投脫歐英鎊急跌」及「內地『雙11』交易額破1200億」為心目中三甲。他形容2016年世界風雲變幻,香港有條件成為「一帶一路」國家的集資及金融管理平台、貿易及物流中心,以及投資跳板。展望2017年,香港經濟挑戰接踵而至,他冀望香港人好好把握機遇,開拓新市場。
 
    「一帶一路」基建延伸多行業
 
    林凱章認為,基建先行是「一帶一路」戰略的首要任務,只有基礎設施建立和完善,區域間的合作與交流才會順暢。中國現正研究並手建設四條出境高鐵線路。他指,基建是「一帶一路」發展的第一步,會延伸至相關行業,在會計、法律、諮詢、旅遊、與設計等領域,為沿線各國提供多方面的服務。而香港向來是內地企業「走出去」的平台,海外投資及併購活動增加,亦令香港相關的專業服務需求增加。與此同時,香港可扮演「超級聯繫人」的角色,如在香港設立總部和分支機構,作為高峰論壇、國際會議的首選地,發揮香港專業服務和國際化人才的優勢。
 
    面對複雜的世界形勢,香港有祖國做強大的後盾。雖然國家正面臨經濟結構性調整,經濟增長將放緩。但「一帶一路」、「互聯網+」以及「中國製造2025」等經濟政策的推行,將是尋求出路、維持經濟穩健發展的重要措施,有助促進經濟整合轉型,提高效率及提升生產力。因此,林凱章認為,金管局啟動「基建融資促進辦公室」,推動香港成為「一帶一路」基建融資樞紐,以及內地雙十一交易再創高峰,是另兩件最值得關注的大事,標誌國家「一帶一路」的倡議以及「互聯網+」的措施,已由「無形」逐步轉化為「有形 」;是國家逐步落實的方針政策。港商應該把握好這些政策的機遇,尋找商機。
 
    林凱章表示,本港金融體系穩定,市場開放,法制健全,都是配合「一帶一路」融資的有利優勢,而在創新科技、互聯網技術以及消費者的消費模式方面,香港的步伐似乎就落後於內地。畢竟目前內地在網購、網上支付都非常盛行,亦促使居民消費模式的轉變。港商及香港的研發機構,都應把握這些機遇,迎難而上,香港的廣大青年亦應將眼光放得廣闊和長遠,多了解國情,汲取內地發展的正面經驗,以免落後於人。
 
    貿易保護是短視行為
 
    對於英國脫歐,有利有弊,有利之處主要在於重拾移民、司法、貿易協定等方面的自主權,不利之處是付出一定的經濟代價。林凱章對此表示,脫歐引發全球金融市場波動,破壞英國與歐盟的關係,削弱雙方的凝聚力,對歐盟構成傷害。對以英國為目標市場的香港企業而言,有很大的不確定性,而且英國脫歐,可能引發歐盟其他國家爭相仿效,帶來的衝擊難以評估。他指,英鎊匯率一度受挫,兌美元匯價創下了1985年以來的新低,進一步帶動房地產市場,對中國投資者而言是一個絕佳的機會,同時,對國際遊客有利。他認同反貿易保護主義,各國應從長遠政策來看宏觀經濟,而不是短視近利。他又指,英國勞動力人口從2009年一直下滑,但英國就業人口中來自歐盟人數連年增長,英國相當依賴歐盟工作人口支撐經濟,脫歐後出現的勞工短缺問題,恐會越來越嚴重。
 
    圖說:林凱章冀廣大青年多了解國情,汲取內地發展的正面經驗,以免落後於人。
[责任编辑:陈明汉]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