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64

南沙第一屆生態旅游文化嘉年華啟動

2017-01-09
来源:中國網

  2017年1月7至8日,“南沙第一屆生態旅游文化嘉年華暨第四屆果蔗文化節”在南沙欖核鎮正式開啟。此次活動旨在充分挖掘出欖核生態、文化及農副產品資源,帶動當地旅游經濟的發展,將欖核打造成為“南沙新區乃至珠三角最有品味地方”。

  著名導演、海外華文新媒體合作委員會共同主席兼秘書長、世界僑報社長、中國國際教育電視臺藝術專委主任陳俊余應邀出席本次活動。

  該系列活動由南沙區委宣傳部、南沙區文廣新局、南沙區農林局、南沙區欖核鎮人民政府、羊城晚報報業集團主辦。南沙管委會副主任潘玉璋、南沙區副區長鄧耀棋、著名導演、海外華文新媒體合作委員會共同主席兼秘書長、世界僑報社長、中國國際教育電視臺藝術專委主任陳俊余,羊城晚報報業集團總經理李和平、羊城晚報社副社長李宜航、星海音樂學院黨委副書記李振連等出席了活動。

  7號上午還邀請了知名音樂人吳歡現場獻唱及知名歌手辜櫻櫻《香云紗》

  生態文化旅游項目簽約

  在這屆嘉年華上,欖核鎮將與多個領域的大咖簽約,締結合作關系,共同助推星海故里的發展。其中,欖核將與漢能、北京正和恒基、華大基因、歌洋游艇聯合體為特色小鎮打造提供全程服務合作項目。此外,欖核作為南沙區的農業大鎮,還將與廣州市農業科學研究院就農業種養技術革新、提供優質農產品種苗、種養專業技術培訓、引進優質農業產業等方面進行技術合作,有效解決欖核鎮目前農業技術薄弱且缺乏專業技術指導、農業產業結構單一等技術瓶頸問題。

  值得一提的是,羊晚星海藝術基地--欖核香云紗文化體驗中心合作項目。該項目擬在羊晚星海藝術基地內建設香云紗文化主題園區及打造香云紗體驗館。未來將通過注入香云紗文化主題園區、香云紗文化研發中心、香云紗體驗館等元素,將羊晚星海藝術基地打造成為星海故里集生態旅游、文化創意、音樂培訓、非遺文化展示等極具嶺南特色的文化綜合園區。

  高端論壇論盡小鎮建設

  在嘉年華活動中,一場別開生面的論壇活動同時進行。欖核鎮政府聯合社會名人、企業家和當地名人以建設星海文創藝術小鎮為題進行激烈的頭腦風暴。論壇圍繞“如何充分發揮欖核鎮文化和生態雙重優勢以及市場主體作用,將欖核鎮打造成為南沙新區最有生活品味的文創小鎮,形成南沙新區最有代表的文化名片,助推廣州南沙新區城市副中心的建設”展開。

  彩色小鎮跑首秀

  本次生態旅游文化嘉年華上最受歡迎的無疑是第一屆彩色小鎮跑,活動地點在美麗的欖核鎮子沙村。參加者身著T恤,跑步過程中經過不同的彩色站,會被從頭到腳拋撒彩色粉末,村民和馬拉松愛好者將可以在這里享受一場彩色歡跑的盛宴。據悉,彩色粉末由純天然玉米粉制成,對人體和環境無害。

  在閉幕式上,還將上一場精彩的田園音樂節。演唱團體均是原創搖滾樂隊,比如收音機樂隊、吉樂細胞樂隊等,演出時間是1月8日晚上。

  書畫攝影藝術展現欖核魅力

  在保利星海小鎮售樓部,舉行了書畫、攝影作品展出。作品構圖精湛、寓意深刻,展現出欖核鎮良好的生態環境和獨特的文化魅力。據了解,展出的作品都來自欖核鎮本土的書畫大師和攝影大師,其中國家級書畫大師羅家成和盧萬華的作品也在活動中展出,現場更有書畫大師揮毫潑墨,讓粉絲們一飽眼福。

  電商平臺賣果蔗

  欖核鎮全鎮現有耕地面積6萬畝,其中一半種植果蔗,全鎮農戶也以種果蔗為主。年產果蔗23萬噸,產值達4億多元。在果蔗文化節開幕當天,鑫亞果蔗電商平臺同步上線。該平臺囊括了欖核鎮蔗農和蔗商的所有供求信息,還有欖核果蔗的種植分布圖。“長期以來,蔗農和蔗商的交易一直由中介商把持,平臺的建立等于建立了蔗農和蔗商直接對話的渠道,將使蔗農大大受益。”據悉,未來該平臺還將推出2.0版本和專門的APP,將打造果蔗從種植、交易到物流的完整產業鏈,屆時蔗農和蔗商可以直接在平臺進行交易,欖核的果蔗將賣到全國更多的地方。

  欖核果蔗占半壁江山

  古有詩句“笑人煮積何時熟,生啖青青竹一排”。嶺南人種植甘蔗,品種多樣,歷史悠久。在南沙欖核鎮,種植果蔗更是自古以來的傳統。這里產出的果蔗,肉爽水多甘甜。改革開放以來,果蔗種植逐步進入規模化生產,種植面積不斷擴大,欖核果蔗已占全國半壁江山。去年欖核果蔗王高4.3米重14.7斤,今年的蔗王更是創下歷史記錄,村民種植的果蔗喜獲“果蔗王”稱號。

  盆景蔗驚艷亮相

  除了“蔗中之王”,今年果蔗節上,還多了一位新朋友——盆景蔗,它佇立花盆之中,新年之際安放在家中,討一個好意頭。老廣向來對蔗也有著獨特的感情,最啱聽的話是“掂過碌蔗”和“由頭甜到落腳”,意思是順順利利,生活和美。蔗,代表著吉祥文化,代表著好意頭。如今,仍然有不少廣州人保持著過年買蔗的傳統。現場市民王小姐說,春節期間,好多街坊買上幾捆甘蔗回家,希望新年“掂過碌蔗”。但由于甘蔗較長,運送和放置都不是很方便,現在有了盆景蔗,既美觀又方便。

  欖核鎮果蔗辦霍主任介紹,千萬不可輕視這小小的一盆盆景蔗,這是廣州市農業科學研究院的最新成果,甜度比欖核原本種植了20多年的傳統品種還要甜2個甜度,未來將在欖核數萬畝蔗田推廣種植。

  在本屆生態旅游文化嘉年華中,主辦方首創欖核鎮生態游玩指南并在現場發放,指南涵蓋欖核鎮主要餐飲業、特色農貿基地等內容,將欖核鎮的自然生態及人文景觀、優質農副產品以及特色美食向社會推介,游客們能根據指南找到科普基地和生態農場,現場采摘和購買到心儀的農貿產品。

[责任编辑:蒋璐]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