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40

深圳的好空气不是大风刮来的

2017-01-20
来源:深圳新闻网

  作者:彭健

  深圳的好空气不是轻易获得的。不少老深圳或许还记得,就在十多年前,深圳的灰霾还十分严重。

  今年的深圳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有两个数据湮没在亮丽的成绩单里:PM2.5平均浓度为27微克/立方米,下降10%。在空气质量越来越受关注的情况下,这是两个足以让深圳人自豪的数据。

  多年来,深圳连续在全国GDP排名前20位的城市中空气质量排名第一,这对于一个人口约两千万的大都市而言殊为不易。有人说深圳是滨海城市,对流强,污浊空气扩散快,所以空气质量好。这当然是原因之一,但却绝非全部,眼下国内其它一些滨海城市的大气状况并不尽如人意,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更何况,深圳2000平方公里不到的土地,承载着近2万亿的经济总量,如同一个县级的土地面积支撑着一个省级经济体的能量,其环境承载能力、空气质量面对的挑战可想而知,单纯的“上天眷顾”,显然不足以解释这一切。

  深圳的好空气不是轻易获得的。不少老深圳或许还记得,就在十多年前,深圳的灰霾还十分严重。统计数据显示,上世纪90年代,深圳灰霾天数开始上升,但在100天以内。2002年,深圳的灰霾天突破100天,并急速上升。2004年达到最高点187天,创下历史最高水平,也就是说,一年中有半年得与灰霾相伴。现在回过头来看,从当初天空的阴沉压抑到如今的蓝天白云,深圳着实完成了一次华丽的蜕变。

  说起改善空气质量,人们第一时间会想到的是关闭一些污染严重的企业,铁腕治污。在此方面,深圳的力度之大可以用“壮士断腕”来形容。比如许多人未必知道,深圳曾经是全国最大的家具出口基地,2008年产值高达850亿元,与之相应的,则是污染严重,面对这样一个“含金量”极高的行业,深圳的选择是痛下决心搬迁了500多家大中型家具企业,直接关停112条无牌、无证涂装生产线。2011年,深圳在全国率先出台政策,将全市列为高污染燃料禁燃区,累计淘汰和改造了1000多台高污染锅炉,如今漫步在深圳,很难看到一根冒烟的烟囱……要知道,深圳在着手做这些事情的时候,城市的财力并不似今天这般雄厚。

  更重要的是治本。2009年以来,深圳先后出台互联网、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文化创意和新一代信息技术等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和政策,不断增强经济的技术含量、知识含量和绿色含量,大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有推动,也有淘汰。这些年来,深圳淘汰和转型低端企业超过1万家,钢铁、水泥、电解铝、煤炭等16大重污染行业基本退出深圳。2013年,深圳经济发展质量实现历史性突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超过5000亿元,对GDP增长的贡献率首次突破五成,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引擎。这意味着城市经济发展转型的初步成功,也对深圳空气质量的改善和提升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数据是最有力的证明。2016年,深圳雾霾日从历史最高值187天减少至27天,PM2.5浓度下降10%,而与之相应的则是GDP劲升9%,地方级财政收入高达3136亿元,大幅增长15%。从这些数据不难看出,深圳已步入了绿色发展的良性循环,经济发展得越好,空气质量越优质。

  在2014年深圳“两会”期间,迅雷公司的CEO、深圳市人大代表邹胜龙曾坦言,过去的几年里,他去北京招人,说到深圳空气好,能吸引不少人才。QQ之父马化腾也谈到,公司一些员工把深圳蓝天白云的照片发到微信朋友圈上去,很有自豪感。与前几年相比,深圳的空气质量更好了,而且还在持续提升。空气质量也是竞争力,也是深圳质量的重要体现,从清新的空气中可以感受到一座城市发展的指向和坐标,身处这座城市中的每一个人,也能从良好环境中感受到更美好的生命体验。

[责任编辑:许淼祥]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