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庫克瘋狂將限制股套現的背後,其實與蘋果的業績並沒有一毛錢關系。更多的還是出自於其職業經理人對於避稅的“精打細算”,畢竟自己辛苦經營公司掙來的獎金,豈能就這樣隨隨便便就上交給國家?
也許在分析師眼中,“蘋果高管拋售股票”這件事,和“江南皮革廠老板卷款3.5億帶著他的小姨子跑了”並沒有什么區別。
2017年2月1日,蘋果正式發布了最新的2017Q1季度財報,報告中顯示蘋果公司第一財季淨營收為783.51億美元,比去年同期的758.72億美元增長3%,創下曆史新高。
憑借iPhone 7 Plus雙攝及更大運存的吸引力,市場表現強勢,使得前三個月蘋果共售出了7830萬部iPhone,創造了iPhone曆史上的銷量之最和均價新高。而Mac、Apple Watch、服務等產品線銷量都刷新了之前的記錄。受此影響,蘋果開盤後股價大漲逾5%。
然而,此時的蘋果CEO蒂姆庫克卻在悶頭忙著拋售自己手中的限制股(RSU)。
據蘋果公司提交給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文件顯示,蘋果CEO庫克在過去的兩周內共拋售了13萬股蘋果股票,價值約1600萬美元。
為什么就在分析師們看好蘋果未來走勢,建議增持蘋果股票時,庫克卻在瘋狂拋售自己手中的股票呢?
“跑路”前奏曲
在美國分析師證券評級機制中,如果一家公司的股票被評為“建議增持”,一般代表著這個公司在未來一段時間內將保持持續增長勢頭,其股票擁有一定的增值能力。而減持股票則被看作是對公司未來失去信心的一個表現。
難道庫克減持股票套現真的是為了“跑路”嗎?
大中華區業績下滑
雖然全球iPhone 7 Plus強勁的市場表現,打破了分析師對於iPhone市場吸引力不足的推測,用事實增長為iPhone產品線“續命”成功。但是唯獨大中華區營收同比下降12%,成為了全世界唯一一個營收下滑的地區。
作為蘋果繼美國之後第二大市場,大中華區的業績下滑主要被分析師推斷為全新iPhone 7系列相對於上代iPhone 6s在外觀上過於接近,無法滿足該地區目標群體“消費升級(產生貧富差距後亟某些產品區分階層)”的需求。加上國產廠商在快充、拍照等方面對蘋果的“秒殺”,與iPhone差距變小也成為了iPhone在大中華區銷量下滑的原因。
對iPhone孤注一擲
雖然蘋果一直寄希望於軟件及服務可以成為媲美iPhone硬件零售的下一個贏利點,但從財報中iPhone獨占69%的營收比例,名為“iPhone”的這籃雞蛋要是打碎了,蘋果一年甚至幾年都會出現營收的大幅下滑。
RBC資本市場分析師AmitDaryanani指出:“由於(iPhone7)12月季度的強勁,3月季度的預期可能顯得保守。”
2017年又恰逢iPhone誕生10周年,蘋果可能會直接跳過iPhone 7s直接推出全新十周年紀念版iPhone 8系列,迎來柔性屏、無線充電等重大升級,消費者選擇持幣觀望,所以2017年在分析師眼中將成為iPhone產品線最關鍵的一年。
新技術創新乏力
除了iPhone 7系列在外觀上缺乏明顯的演進,而在其他新技術領域,蘋果也略顯遲鈍。
2016年被科技廠商稱為“VR元年”,推出了一些如HTC Vive、Oculus VR、GearVR、HoloLens等產品相繼問世,而蘋果雖然在招聘信息中一直在招聘相關人才,卻在產品發布方面完全缺席了整整一年。
在語音識別、答案的滿意度方面,Siri的表現和口碑也不令人樂觀,無法成為合格的“調戲”對象。
除了產品發布,在專利申請上蘋果也處在落後的地位。根據第三方市場研究公司CBInsights對比蘋果、穀歌、微軟、亞馬遜、Facebook五家大型科技公司的專利申請統計,蘋果在VR領域申請專利數量位列第三、AI專利申請數量排名墊底。
2016年營收未達目標
由於蘋果2016財年沒有實現營收和利潤目標,包括庫克在內的高管並沒有獲得他們全部可獲現金獎勵,而是拿到了其中的89.5%。於是坊間有了由於工資縮水,庫克靠股票套現來補償。
這樣看來,雖然財報成績矚目,但蘋果的未來仍然存在著不少“隱患”。
所以庫克真的是因為看到形勢不妙,准備卷錢跑路了嗎?
非也!之所以瘋狂套現,是因為美國的對於限制性股票(RSU)的稅收所導致的。
庫克的限制性股票
究竟什么是“限制性股票(RSU)”呢?
限制性股票(restricted stock)指上市公司按照預先確定的條件授予激勵對象一定數量的本公司股票,激勵對象只有在工作年限或業績目標符合股權激勵計劃規定條件的,才可出售限制性股票並從中獲益。
說得簡單些,其實就是相當於公司為員工預留的“獎金”,但需要持有者達到公司制定的“小目標”之後才可以通過拋售來套現。由於限制性股票的市值與公司的經營狀況直接掛鉤,從而間接對持有者的經營業績進行考量,所以行業內普遍認為從長遠看是中性偏利好的。
而對於非家族企業的公司,發生經營者更替時,原先的創始人雖然不再掌權,但其並非白白將公司送給他人,而是在董事會持有股份,繼續擁有公司的一部分。
庫克在2011年接替喬布斯成為蘋果CEO時,獲得了總價值約為3.76億美元的100萬股限制性股票,將於2016年和2021年分別解鎖50%。
除此之外,如果2013年8月25日至2016年8月24日期間蘋果的股東回報,達到標普500指數成分股的中間三分之一或前三分之一,庫克會獲得28萬股限制性股票獎勵。
而到了2021年8月24日庫克還將行權70萬股限制性股票。在這期間,每年8月24日庫克還可以行權28萬股限制性股票。
據粗略統計,到2021年庫克任期結束,庫克累計獲得的限制性股票市值約為5億美元。
但是說高興還太早,這么一大筆錢,還得上稅呢!
根據美國政府規定:要求限制性股票所有者在股票限制取消後,即使他不出售股票也要繳納所得稅。而在他出售這些股票時,只要股價繼續上漲,他還要繳納另外的所得稅。
在2016年8月24日,庫克拿到第一筆解鎖的限制股(98萬股,約為1.067億美元)後,立即以每股107.21美元至107.69美元的價格拋售了33.4萬股蘋果股票,共套現3500多萬美元。
重點在於,為了解決限制性股票的稅務問題,蘋果公司不得不代表庫克出售了65.6萬股股票,這些股票總價值超過7000多萬美元,約為庫克所獲限制股市值的70%。
但這還沒完,如果庫克選擇繼續持有股票,時間超過一年還要繳納資本所得稅。
所以,在庫克瘋狂將限制股套現的背後,其實與蘋果的業績並沒有一毛錢關系。更多的還是出自於其職業經理人對於避稅的“精打細算”,畢竟自己辛苦經營公司掙來的獎金,豈能就這樣隨隨便便就上交給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