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兩年來,中國外匯儲備一直下跌,由2014年高位3.99萬億美元下滑。自2015年8月人民幣貶值後,跌勢加劇。2016年12月外匯儲備跌至3.01萬億美元。市場預料,短期內將跌破3萬億美元,結果不出意料之外,2017年1月中國外匯儲備跌至2.998萬億美元,是自2011年2月以來的低位。
1月份外匯儲備減少123億美元,遠低於2016年12月減少的410億美元。據外匯管理局消息,人行向市場提供外匯資金,令到外匯供應平衡,是外匯儲備下跌的主要原因。人行副行長易綱表示,中央銀行過去兩年來,動用了一萬億美元的外匯儲備,來防止人民幣過度貶值。人民幣對一籃子貨幣是基本穩定,只是美元利率比歐洲及日本高,令到美元強勁。人民幣只是對美元貶值,2016年人民幣兌美元貶值了6.6%。
外儲回落不必過慮
中國外匯儲備跌破3萬億美元,市場反應冷靜,沒有發生恐慌性走資。人民幣匯率沒有大變動,只是人行在內部銀行拆息市場提高銀行市場操作的利率。1月份中國外貿明顯改善,出口升16%,入口升25%。市場普遍認為走資情況穩定下來,加上現在央行嚴厲控制外匯流失,不容易出現大量走資。市場還認為中國外匯儲備充足,短期內可以回升。事實上中國外匯儲備是全球最高,第二大外匯儲備是日本,有1.3萬億美元。
到底中國需要多少外匯儲備才足夠?一般市場智慧是外匯儲備必定能應付三至六個月的入口。中國2016年總入口是1.6萬億美元,三個月入口總額是4000億美元。中國有8000億美元外匯儲備已經足夠應付經常貿易。但國際貨幣基金IMF有一個更嚴緊的外匯要求,即是外貿出口的10%,加短期外債的30%,及廣義貨幣供應M2的10%及其他債務的15%。按這計算方法,中國需要2.7萬億美元的外匯儲備才足夠,現時儲備只是比充足好一點點。
全球主要經濟大國沒有一個能達到國際貨幣基金的基本要求。美國國債達到19萬億美元,但外匯儲備只有1000多億美元,只能靠印鈔票來應付債務開支。同樣日本國債對國民生產值是2.5倍,2萬億美元的外匯儲備是不足以應付國債。但是日本國債主要是日圓債,基本是零息國債,同樣是靠印鈔票還債,維持國家經常開支。按外資的統計,中國外債是國民生產的2.3倍,但是國家的統計數據卻只是75%,所以各說各話,各自表達。現時中國的外匯儲備絕對足夠應付外貿,是年度進口的18倍。
應盡早讓人幣自由兌換
亦有學者認為中國應該盡快走向市場化,讓市場決定人民幣匯率。不要干預市場,更不應該動用1萬億美元來維持人民幣匯率穩定。學者指出美國是全球最大入口國,也只有1000多億美元儲備。中國、日本及德國等國龐大的外匯儲備,是因為大額貿易盈餘累積的結果。中國應用外匯在投資方面,而不是用來穩定匯率,基本上是從炒家手上買回人民幣。中國應該把這大額外匯用在投資方面,例如投資「一帶一路」的基建,遠比外匯市場操作好。中央銀行應該放手讓市場決定人民幣的公平匯率,好過用外匯儲備來維持過高的匯率。過去亞洲金融風暴泰國及馬來西亞都運用外匯儲備來捍衛貨幣匯率,結果都難逃貶值噩運。
智易東方證券行政總裁 藺常念
瑞銀料中國外儲迴旋空間大
【香港商報网訊】1月份,中國外匯儲備跌破3萬億美元關口,降至2.998萬億美元,為2011年3月以來最低。對此引發市場高度關注,瑞銀認為今年中國外儲還有下降空間。
瑞銀指出,中國的外匯儲備仍顯著高於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所制定的最低門檻。IMF數據顯示,中國外儲規模需在1.75萬億美元(有資本管制)和2.82萬億美元(無資本管制)才能抵禦住貨幣攻擊。考慮到中國已實施的資本管制措施,外儲維持在這一區間尚屬適切。以2016年12月底中國外匯儲備在3.01萬億美元來看,假設中國外儲每月降幅維持在300億至350億美元,未來兩年半內應不會跌破2萬億美元。
瑞銀預計,中國外匯儲備至2017年底可能下降至2.7萬億到2.8萬億美元。瑞銀假設,基於2017年資本外流的速度與去年相似(平均每月流出650億至700億美元),且人民銀行將動用外匯儲備抵消約一半的外流資本(平均每月外匯儲備降幅為250億至300億美元),同時讓匯率來調整其餘的資本外流。此外,鑒於2017年美元料將疲軟,匯兌效應也將使外匯儲備降幅收窄約600億美元(假設中國3萬億美元的外匯儲備中有40%是非美元資產,美元下跌5%將使這些倉位升值600億美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