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豐恒
[360堅持選擇做手機更深層次的原因,作為一家PC時代發展壯大的互聯網軟件公司,在移動互聯網,乃至在向更多人與人、人與物、物與物互聯演進的萬物互聯網階段,軟件商對於硬件商底層開放權限和自建生態的擔憂]
“所有死掉的手機公司,都是到了一定階段,自己的欲望沒有控制住。”
被很多人認為長相酷似張嘉譯的李開新,於2016年12月27日升任360手機總裁,負責新興的360手機業務。
這一年,360董事長、360手機業務創始人周鴻禕,對於手機業務方向,剛剛經曆了一場思路的蛻變——“所謂硬件徹底免費、硬件不賺錢,這種商業模式其實不對。”
之前,他稱自己是“硬件免費”模式的倡導者——該模式前景在業界尚存在爭議。
周鴻禕希望“變”,而新興的手機業務需要“穩”。於是,身上帶著華為老將、榮耀功臣等標簽的李開新臨危受命,成為360手機新帥。
“我確認,360做手機不是玩票。”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專訪時,李開新肯定地說。
“玩票還是認真”
“我當時問老周(周鴻禕),是認真做手機,還是玩個票?如果你認真,我就來。如果想玩票的話,確實,這不是短時間能做下來的。”李開新回憶道。
關於這位360手機新晉總裁的公開資料不多。李開新出身於華為榮耀,曾任華為榮耀銷售副總裁,2016年加盟360後,曆任360手機執行副總裁、總裁。
“從2004年開始,從消費者知道、圈子接受華為品牌,到2012年,中間用了七八年時間。360做手機,就算我們趕上這個時代好一點,在互聯網上的積累好一點,三年、五年也是需要的。”李開新對第一財經記者說。
周鴻禕則看中手機業務對於360公司的重要性,360過去是個軟件公司,以後會逐步做硬件產品,不管以後是人工智能,還是智能硬件其他品類,但目前最成熟的智能硬件產品就是手機了,所以,360堅持選擇做手機。
更深層次的原因,是作為一家PC時代發展壯大的互聯網軟件公司,在移動互聯網,乃至在向更多人與人、人與物、物與物互聯演進的萬物互聯網階段,軟件商對於硬件商底層開放權限和自建生態的擔憂。
事實上,在360內部,所有的技術人員都知道,PC時代終端的主流操作系統是Windows,Windows對於工具類軟件是授權充分和底層開放的,而在智能手機上,蘋果iOS是封閉的,基於Android改進的OS,主流廠商也在仿照iOS自成體系——軟件商在硬件平台的生存空間大不如前,這正是促使周鴻禕下決心做手機的關鍵原因。
2015年以來,不乏其他互聯網企業切入硬件領域的其他案例,如阿裏巴巴5.9億美元投資魅族;樂視網宣布做手機並累計投資超過38億港元持有酷派多數股權。
從2014年底和酷派成立合資公司奇酷科技,持有酷派旗下大神品牌手機業務,到2015年收購酷派持有的奇酷多數股權,並將奇酷大神、奇酷360手機改名為360手機,360在智能手機行業終於有了一片獨立天地。
不過,2014年前後蜂擁進入智能手機行業的創業公司們紛紛偃旗息鼓,樂視手機也遇到資金鏈挑戰的當下,同樣作為新晉品牌的360手機,如何跨越“安全線”、實現生存和可持續發展,仍是這類公司當前的使命。
“回歸商業本質”,無論是公開演講還是接受采訪,李開新在手機業務生存和可持續發展方面,和周鴻禕的最新觀點不謀而合。
“從集團業務角度,必須要把它(手機業務)做起來,只不過,老周(周鴻禕)之前希望它更快地成長起來,現在他覺得,要根據產業規律讓它穩步地、健康地成長起來。只有這樣,用戶對於360才更有黏性、更有價值。”李開新對第一財經記者說。
希望突破“安全線”
“最早,大家對360的關注是基於對老周(周鴻禕)的關注,對他做手機這件事情的關注。老周做手機是做成還是做不成,這都需要時間來證明。”
在這兩年裏,無論奇酷、360手機,還是公司架構、業務方向、人事組織,都處在不斷變化之中。
隨著行業格局、競爭形勢、資金形勢的改變,以及對行業規律的重新認識,主導者周鴻禕的思路也出現了改變。其中最令業界印象深刻的是,他從一位堅定的“硬件免費”論的倡導者,變成了反對者。
“我一直在反思,硬件和軟件的遊戲規則不一樣。”去年在接受第一財經等媒體采訪時,周鴻禕曾表示,“硬件本身有良好的利潤,企業才能形成一個良性循環。”
“所以,我們的手機也要回歸初心。不在於它有多大量,做500萬還是50萬,都是要把‘安全手機’硬件做到極致。”周鴻禕說。
從小米到樂視,互聯網廠商企業切入手機硬件領域,都曾經有過主打“性價比”乃至倡導“不賺錢”以追求手機出貨量快速增長的時期,從而獲得互聯網用戶,提升公司估值。
但無論小米還是樂視,都先後淡化或降低了補貼色彩。在沒有巨大資本願意持續支持的情況下,對硬件的持續補貼迅速演變成“無底洞”。事實上,在反思“蒙眼狂奔”時,樂視創始人賈躍亭也表示,燒錢追求規模擴張時糧草不濟。
事實上,2016年,周鴻禕的態度轉變,以及360手機對手機硬件補貼的刹車,也有上述原因存在。
是用大量補貼和炒作謀求出貨量短期突破,還是循環發展、通過差異化和用戶口碑穩步發展,繼而在品牌和出貨量方面“厚積薄發”。
顯然,360手機,更確切的是李開新,更多地相信後者。
“如果是到達千萬量級,同樣一款產品每件虧10元,一千萬量級的產品就是1億元,百萬級就是1000萬元,這對公司的壓力是完全不一樣的。”李開新表示,“短期的銷量,帶來高的關注度,也只是暫時的,功夫要花在產品上。”
他也認為,手機行業的進入門檻越來越高、集中趨勢越來越明顯。這和產業本身的特點有關系,和五年前的環境相比,產業已經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很多做手機的公司最後出現問題,都是因為太冒進、擴張得太快,帶來很多不必要的麻煩,而且,越是體量大,一旦出現問題,就會越麻煩。”李開新說,只不過,從供應鏈管理角度,達到“千萬級”年出貨量對於一家手機公司的安全生存也很關鍵。
“手機作為一類消費品,不存在永遠上不了桌的情況,也不會因為來晚了而上不了桌,關鍵是,做出的東西符不符合消費者的需求和體驗。”李開新說。
360做手機探索路徑:
●2012年與海爾聯合發布一款特供機“海爾超級戰艦”。
●2014年兩次累計投資4.54億美元與酷派成立合資公司奇酷科技,360占股49.5%,酷派占股50.5%,持有酷派旗下大神品牌手機業務。
●2015年收購酷派持有的奇酷多數股權,結束與酷派合作,並將奇酷大神、奇酷360手機整體改名為360手機。
●2016年設立了F(舒適)、N(暢快)和Q(科技)三大產品系列並陸續推出新品;11月初進行人員調整,祝芳浩不再擔任360手機總裁一職,同時李開新接任,負責360手機日常所有運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