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有華人之處,就有金庸小說」。作為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20周年的慶祝活動之一,香港首個以著名作家查良鏞(筆名金庸)為主題的常設展館——「金庸館」1日起免費向公眾開放。金庸館展出約300件展品,包括首度展出的《笑傲江湖》手稿,以及多媒體互動專區,讓一眾金庸迷在遊覽展館時,仿效郭靖出招,感受金庸筆下的武術世界。值得一提的是,展館中還陳列著由李儉明女士捐贈的1957年1月2日《香港商報》副刊內連載的《射鵰英雄傳》。香港商報記者黃鶯
本報連載《射鵰英雄傳》陳列其中
查良鏞博士是香港著名的報人和社會活動家,亦是享譽國際的文學家。1955年他在機緣巧合下,以筆名「金庸」在《新晚報》發表首部武俠小說《書劍恩仇錄》,大受歡迎,其後他的作品一部部橫空出世,直至1972年完成《鹿鼎記》後封筆,總共寫了15部膾炙人口的武俠小說,讀者遍及全球,是20世紀最具影響力的武俠小說作家。金庸的武俠小說為電影、電視、電台廣播、舞台劇,以至潮流電玩和各類文創產品提供無窮無盡的素材,對香港過去數十年流行文化的發展,有著巨大的貢獻,更成為世界華文讀者的共同語言。
《香港商報》的副刊於1953年曾連載金庸的《碧血劍》;1957年至1959年,再連載其《射鵰三部曲》之第一部《射鵰英雄傳》。展館中還陳列著由李儉明女士捐贈的1957年1月2日《香港商報》副刊內連載的《射鵰英雄傳》。
《笑傲江湖》手稿首曝光
據悉,展覽共有4個主題,包括講述金庸事業發展的「大俠足跡」「金庸的武俠世界」「影視和文娛世界的金庸現象」,以及記錄金庸貢獻成就的「百年一金庸」。
「金庸館」300多件展品包括早期流通的小說版本、珍貴手稿、照片以及小說改編的電影海報、電視劇主題曲唱片、金庸在創作時使用過的私人物品如棋盤和照相機等。其中,歷史最悠久的是金庸於1967年在新加坡《新明日報》發表的《笑傲江湖》手稿,該手稿為首次曝光。據了解,當時金庸每次都會寫滿3張稿紙,約有1200字,剛好應付《笑傲江湖》一天的刊登量。
展品中200件由查家借出,餘下100件由研究金庸的學者借出和博物館從民間徵集所得。香港文化博物館館長(歷史)林國輝指,「金庸館」的建設耗資約1000萬港元,希望通過此次展覽,讓喜愛金庸小說的讀者更了解金庸創作的心路歷程,將金庸的文化再次推向世界。
林國輝表示,金庸的作品中展現出中國文化豐富多彩的內涵,同時描寫了中國很多地方的風光,讓很多讀者在閱讀過程中受益。香港的文化與金庸的作品相互推動,緊密聯繫。
林國輝介紹:「在整個徵集過程當中,最困難的莫過於收集金庸於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於報章連載版手稿。」林國輝還道:「開幕首展展品當中,最值得看的展品則為金庸修訂版手稿,因為研究金庸的觀眾可從中窺到金庸創作時的所思所想,譬如展出金庸2000年《書劍恩仇錄》新修版修訂手稿,當中修訂部分為金庸刪除陳家洛和張召重對打時,餘魚同以笛聲相和的情節。」
「父親金庸現在臥床休息比較多」
為配合「金庸館」開幕,3月1日至27日,香港文化博物館還在一樓聚賢廳舉行「繪畫·金庸」專題展覽,展出金庸小說插圖原稿及不同畫家筆下的金庸武俠世界。
3月5日在一樓劇院舉行「金庸其人與故事交流會」,邀請部分香港作家分享他們與金庸交往過程中的軼事,同時分享金庸筆下的武俠世界與藝術創作。
此外,能令廣大金庸迷眼前一亮的,還有展館中的17個多媒體互動裝置,如館方首次引入的「高手過招互動照相區」,觀眾在此可化身郭靖、楊過、令狐沖等金庸筆下的武林高手,大熒幕上會顯示觀眾做出的武打動作並將其融入漫畫中,使觀眾本人有置身小說場景之感,十分新鮮有趣。
金庸的兒子查傳倜透露了父親的近況。他說:「父親近年主要是在家休養,他的身體健康狀況不錯,平常也有坐著看電視,只是老人家現在臥床休息的時候比較多。現在他像小朋友一樣,平常我們去看他,更多的是眼神交流,也會握握他的手,跟他說說話。他能認得出我們,會點點頭,但反應不會太大。不過對於這個永久性紀念館的設立,我覺得他一定會很開心的。這不僅是對他的文學作品的一個高度認可,而且還能讓作品的影響力得到進一步的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