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市場近年發展迅速,與保險相關發展出來的產品更不斷多元化,因此,我們不能繼續用傳統的保障功能眼光和思維去看當前市場上的保險產品。
保險非保護未來
講到投保人壽保險,很多代理人都說可以令投保人在退休後,有一筆可觀的金錢供其使用,但筆者卻持有相反意見,認為保險只是保護你在精壯年期時的意外事件,並非保護你的未來,要保障未來,就要靠專業的理財師。用現實的例子做個比較,1981年時,一位24歲年輕人的月入大約是2500元,他為了太太和初生孩子買了一份5萬美元的保險,年供約3000餘元,供款10年後可以利用賺取的紅利代為供款,因此可以選擇停供。到今天,36年後,年輕人已經60歲,還有5年就可以停止計劃,取回全部資金,大約有40萬元,期間10年總供款約是4萬元,累計回報約是10倍。
以1981年時的物價計算,不幸身故賠款40萬元可以買下兩個400呎在沙田的單位,因此可以說是給予投保人一份小康保障,但隨時間過去,通脹加劇,10餘年後,40萬的保障額意義已經大減。不過,投保人的孩子已經長大了,家庭收入增加了,家庭有積蓄了,可以應付突發問題。20年後,孩子已是成人,家庭風險大減。所以,買壽保,頭15到20年才是關鍵期。40萬元在今天,連買屋首期都未夠。
林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