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有8個灌溉水塘,全部位於新界區,本刊會陸續探訪以饗讀者。在這些灌溉水塘中,以流水響水塘及鶴藪水塘最為人熟悉,因為它們是市民從小就愛去的郊遊地,然而經歷過時日變遷,前者早已不聞流水響亮之聲,但平靜而碧綠的湖水,倒影處處,特別是水塘邊的白千層及落羽松,天空之鏡效果明顯。想聽流水聲音,鶴藪水塘才是最佳地點,走在原為鳳馬古道一部分的家樂徑,雖看不到密林深谷下的流水,但耳畔傳來淙淙之聲,頓時俗慮全消。
香港商報記者 鄭玉君
塘面倒影白千層落羽松
白千層灰白的倒影,襯上落羽松暗紅的倩影,令流水響水塘顯得清幽出塵,記者一個月內禁不住要探訪兩遍。白千層,樹如其名,樹幹披着一層一層灰白色的樹皮,厚而鬆軟,像重重疊着的紙張,雖然樹皮攤軟,但原來生命力很強,即使在貧瘠土壤、乾旱,甚或水淹,白千層都可頑強地生長。
落羽松,一如其名,葉叢近羽毛狀,整齊美觀,春夏時分葉色青翠,秋冬季節轉呈暗紅色,長成的樹可高達幾十米,中文大學的未圓湖畔便有多棵成年落羽松,流水響水塘的落羽松看來則仍在青少年階段。雖云未長成,但已有艷色,農曆年前後,塘面披上翠綠、暗紅及灰白的顏色,其倒影效果,有點九寨溝鏡湖味道。到上月底,艷色幾已褪盡,只餘白千層筆直的倒影。
大自然在季節更迭中會有不同面貌,即使再訪未能再睹艷麗容顏,也可體驗她另外一些特質。四周茂樹環抱的流水響水塘,滿眼都是綠,配上明澈如鏡的塘水,非常詩情畫意。在塘邊閒坐,恍若置身外國小鎮湖畔,十分寫意。流水響的名字也很有動態美,水塘所在地原為流水響潭,據《新安縣志》記載,流水響潭的發源處有數石井,「天造地設,深約尋丈,春夏漲如飛瀑,秋冬則琮琤細響。」
環徑走一周約需兩小時
原來流水之響聲早在清代已廣為所聞。記者在往鶴藪的小巴上,親切健談的村民對流水響有這般描述:「以前啲水聲好大,布格仔(鄰近水塘的村落)都聽到,但後來政府起水塘,將水截晒,用兩條暗渠將啲水輸到船灣淡水湖,講起嚟都係半世紀前啦。」建於 1968 年的流水響水塘,是船灣淡水湖工程計劃的一部分,負責將八仙嶺西北部的水源收集,經地下水管供應至船灣淡水湖,同時水塘亦是灌溉水塘,用作灌溉附近農田。但村民對灌溉之說嗤之以鼻,指六七十年代基本上無人耕種,反是截了水源更不利耕種。村民又指同時間建造的鶴藪水塘也差不多,「以前好多鶴聚集,起咗水塘後,飛走晒!」
村民所說,是耶非耶?但能肯定的是,兩個水塘早已失去灌溉意義,而優美的景色令它們成為遊樂好去處,只要花數小時走走流水響郊遊徑及鶴藪水塘家樂徑,便可一覽雙塘美態。最便捷的做法,是循流水響村的鶴藪道步行20分鐘到郊遊徑,這徑的起點及終點都在同一地方,可順時針走或逆時針走,環徑一周約2小時。記者選取逆時針走,因為這樣走,可不重覆路段到鶴藪水塘。逆時針走也有另一好處,就是不消20分鐘便可取道流水橋到布滿白千層及落羽松的水塘邊,賞遊一會後,折返郊遊徑,這時經過的小橋十分古樸,名龍山橋,在一條大水坑上。流水響郊遊徑須沿山坳而走,過桔仔山坳後續往九龍坑山方向走,這是一條長長的上坡路,大約走半小時接回往水塘方向的郊遊徑。
水塘小坡上栽滿楓香樹
身處郊遊徑較高點,可遠眺鶴藪水塘,也同時間發現在一開揚小坡,種有約百棵仍在成長階段的楓香樹。據漁農自然護理署資料,該署十年前於流水響郊遊徑兩旁種植合共約1500棵楓香,目的是防止水土流失。而楓香屬本地品種,具觀賞和生態價值。
流水響郊遊徑的指示路碑十分清晰,在距離終點約1公里有十字路口,左邊梯級通往火山瞭望台,右邊下坡路通往鶴藪水塘,由下坡路走約半小時便到水塘水壩步道,即鶴藪水塘家樂徑起點(或可作終點)。此徑環繞水塘及其溪流一周,原為「鳳馬古道」一部分,古道是昔日連接吐露港和沙頭角北區的要道(古代連接鳳園與馬尾下兩地的村徑),路徑由大石砌成。步行時,會經過大片松樹林,走過石澗上的屏風橋及珠坑橋。綠樹成蔭的古道下方是深谷,不斷傳來流水淙淙之聲。清脆的流水聲令人滌盡煩憂,不經不覺又走回水壩,原來只花了一小時。水壩連接鶴藪道,走半小時到鶴藪圍小巴站,這站是很人性的地方,擺放了10張椅子,讓走得累或在附近耕田後感疲勞的人們,在候車時歇一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