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鄭在接受香港商報專訪時畅谈对香港未来发展的展望。
林郑与香港商报记者自拍留念。
【香港商報网訊】記者黃雪峰、馮煒強報道:行政長官選舉將於本月26日舉行,獲廣泛界別支持、以580張提名票強勢入閘的林鄭月娥一直被視為熱門人選。作為前政務司司長,林鄭任內一直身體力行大力推動粵港、港深合作。對於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早前於政府工作報告首次提出要研究制訂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發展規劃,發揮港澳獨特優勢,提升在國家經濟發展和對外開放中的地位與功能,林鄭在接受香港商報專訪時表示,從國家層面提出這規劃,為未來粵港合作指明了清晰方向,要發展紐約、舊金山一樣的「灣區經濟」;現階段香港在「大灣區」的定位和角色仍未明確,希望未來能與廣東省作深入討論。
由於地理位置相近,粵港、港深合作關係由來已久,內地近年開始提出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的構想。早在2010年《粵港合作框架協議》中,已將建設環珠江口宜居灣區列為重點行動計劃;到2015年, 「一帶一路」國家戰略中進一步提出「充分發揮深圳前海、廣州南沙、珠海橫琴、福建平潭等開放合作區作用,深化與港澳台合作,打造粵港澳大灣區」;今年全國兩會上,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更明確提出要研究制訂「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發展規劃」。
●從國家層面訂明合作方向
「粵港澳大灣區」主要由廣東9個城市(廣州、深圳、珠海、佛山、中山、東莞、惠州、江門、肇慶)及港澳兩個特區組成,具有開放的經濟結構、高效的資源配置能力,是帶動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增長極和引導技術變革的領頭羊。據內地媒體報道,「大灣區」已有發展雛形和方向,不同城市都有不同的區域分工,未來將成為地區發展主引擎,惟目前香港和澳門於其中的定位和角色不是很清晰。
本港政商界人士均憂慮,香港若再拖拖拉拉,勢必在「大灣區」規劃中被邊緣化。林鄭月娥接受訪問時表示,廣東省早在「十三五」規劃籌備期間就已提出「大灣區」概念,惟粵港政府過去未曾在粵港合作平台深入討論過有關規劃;對於李克強總理今次將「大灣區城市群發展規劃」提升至政府工作報告的層面,她形容是「方向清晰」,認為下一步須與廣東省深入討論各城市的定位與角色。
●港具基建優勢利兩地連通
林鄭指出,香港的傳統優勢在於服務業、空運業與海運業等多個方面,雖然本港近年在海運方面出現跌幅,但航運業仍是重要板塊。未來,香港到底如何在「大灣區」規劃中發揮作用,以達到城市群經濟效應,仍有待與廣東省方面進行詳細討論。
她說,粵港合作有一個特別好的條件,就是大型基建設施完備,隨港珠澳大橋、廣深港高鐵香港段、蓮塘口岸等大型基建項目即將相繼落成或投入服務,可有效加強香港與內地的連通性,「因此,現時展開討論是合適時機」。
●期盼「一帶一路」全面合作
除了粵港、港深合作外,林鄭還希望香港能夠抓緊國家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的機遇,在國家發展中發揮更大作用。她認為,金融是本港重要環節,中央政府過去一直大力支持香港,故她計劃爭取香港與內地簽署「一帶一路」全面合作協議,將香港打造成為有關「一帶一路」項目的金融服務中樞,鼓勵長線資金參與「一帶一路」基礎建設的投融資,以及企業在進行跨境業務時多利用香港的保險及風險管理平台,把深圳前海和內地多個自由貿易區納入香港發展策略的視野,並增強香港和內地在區域上的合作。
林鄭透露,如果自己當選特首,上任前一定會上京拜會國家財金官員,一同商討香港在「一帶一路」上的角色,以更好地發揮「國家所需、香港所長」的優勢,將香港帶入一個更加美好的未來。
合作講信任 人和好重要
【香港商報网訊】記者黃雪峰報道:林鄭月娥在政府工作36年,在擔任發展局局長與政務司司長期間,代表香港特區政府出席或主持多場粵港聯席會議、深港合作會議,與不少廣東省政府與深圳市政府相關官員相熟,結下了深厚的工作友誼,在「人和」上具備優勢。她任內在推動粵港、深港合作上不遺餘力,更先後代表特區政府與廣東省政府和深圳市政府簽署過多份合作文件,包括早前與深圳政府簽署的《關於港深推進落馬洲河套地區共同發展的合作備忘錄》,共同創建「港深創新及科技園」,可以說一路見證了兩地合作耕耘的點點滴滴與纍纍碩果,齊齊造福兩地民生,推進經濟發展。
●「我與許勤好有緣分!」
記者問及如何在新形勢下深化粵港、深港合作時,林鄭坦言,每當談起這個話題時,「就會覺得很興奮」。她形容自己與廣東省省長馬興瑞以及廣東省委常委、深圳市委書記兼市長許勤好熟悉。
林太說:「我與許勤先生好有緣分!」她說,雙方已認識超過8年,當許勤從北京被派往深圳擔任常務副市長時,自己是發展局局長,雙方當時共同主持在粵港合作下的「港深邊界區發展聯合專責小組」會議;他後來晉升為深圳市市長,自己則成為特區政府政務司司長,雙方繼續在深港議題上合作。「他現在是深圳市委書記,更上一層樓了;而我到底會不會有機會更上一層樓呢?在3月26日就會知道了!」她笑說。
●「我好鍾意馬興瑞性格!」
「我與馬興瑞先生認識的時間較短些。」林太說。不過,她形容對方性格與自己很相似,大家表達意見都很直接,「我好鍾意他的性格,有碗話碗,有碟話碟。」
談及今次兩地能夠在落馬洲河套地區的發展上取得突破性進展,林太說,「馬書記(馬興瑞先前曾任深圳市委書記)是學習航天科技出身,有科學精神,有魄力!他覺得河套地區不可能會沒有出路,要求大家解放思想!」最終,讓「港深創新及科技園」合作得以成事。
馬興瑞現時已由深圳市委書記選任為廣東省省長。「在粵港合作框架和機制中,廣東省長和特首是對口單位。」林太說,「做特首好辛苦的!但當我想到如果真的選上特首,自己去到廣東、去到深圳時,有兩個『老友』在,起碼好過沒人認識。大家都說做事要有天時、地利、人和,至少在人和這方面,我有一個優勢!」
說起「人和」上的優勢,林太意猶未盡:「不只是與內地合作,與其他地區合作時,如果與當地的人認識,甚至有一點交情,肯定方便得多。例如,我與新加坡的官員很熟悉,當我宣布辭職時,新加坡副總理張志賢就寫了一封信給我,感謝我過去多年來在香港與新加坡合作上出過不少力。」她直言,「所有合作建基於信任。所以,對方認識你這個人,合作基礎自然會強些。」
都是一家人 矛盾能解決
【香港商報网訊】記者馮煒強報道:「社會撕裂」近來成為香港熱詞,有不少人認為兩地矛盾升溫是引發社會撕裂的原因之一,要解決社會撕裂相信要由緩和兩地矛盾手。對於兩地人員往來中存在的一些矛盾和問題,林鄭月娥接受本報採訪時表示,理解港人對旅客量突然抽升引起社會突變的不滿,但認為有關問題並非不可解決,政府可興建更多大型商場及酒店以提升容納能力。「我都是一家人。」她期望雙方能互諒互讓,互相理解,同建和諧。
旅遊發展局數據顯示,2015年及2016年,訪港旅遊人次分別為5931萬及5665萬,當中內地旅客分別為4584萬及4278萬。今年1月份,548萬訪港旅客中,內地旅客就佔了435萬。這些數字都反映出,內地旅客仍是訪港旅客的「絕對主力」。
●覓地擴基建增加旅遊容量
由於大量內地旅客抵港,令香港社會出現一些新狀況,進而引起部分港人不滿。林鄭向本報表示,「市民有不滿不難理解,旅客量上升而引起的問題確實是香港市民的切身問題,例如買不到奶粉、尿片等日常用品,酒樓、食肆難搵位,街道上行人急增、交通運輸更為擠迫等,都令港人產生不習慣。」她續稱,「其實,在歐美地區近年亦出現類似情況,當地人起初同樣有反感,但其後市民都會明白,旅客上升確確實實地帶來經濟效益,令各行各業生意量上升。」
「近年訪港旅客量上升,但香港的硬件並未能跟上。記得上一次有大型商場開幕已經是很久很久之前了。香港酒店供應亦明顯不足,由此影響到港人日常生活。」林鄭說,造成這樣的情況,原因是旅遊基建容量跟不上,而這些問題並非不可解決,政府可以加快覓地,興建更多大型商場及酒店以應對問題。
●回歸宣傳片林太有好建議
除了增加旅遊基建,林鄭同時認為,需要從根本着手加強兩地人民了解,讓雙方明白大家本是一家人。說到這裏,她透露,為配合香港回歸20周年慶典,她在任政務司司長時,政府新聞處就已計劃推出相關宣傳片。
林太說,自己建議至少要拍三段片:第一段對象是本地香港人,主要講述回歸20年來香港所取得的成就,和「一國兩制」的成功落實情況;第二段對象為外國人,主要圍繞香港的法治優勢,讓外國人放心在香港投資;第三段則主要針對內地同胞,希望帶出「兩地人民本是血脈相連的一家人,命運與共,感情相通」的信息。事實上,每當內地出現嚴重事故災難,香港人都感同身受;當然,也要讓內地人感受到香港人的好客及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