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5

中央來人表明態度,“我們不是來找茬的”

2017-05-17
来源:政知局

  5月16日,國家信訪局公布了48件信訪事項的督查情況,這些事項來自河北、內蒙古、遼寧、山東、河南和湖北6個省份。這些情況除向公眾通報外,還將報給中央領導,為中央決策提供參考。

  這是中央信訪督查組派六個組分赴各地督查的后續。

  早在一個月前,4月10日上午,政知局跟隨赴山東的中央信訪督查組,在北京南站登上G41列車。這一行11人來自國家信訪局、住建部、湖北恩施州信訪局、新聞媒體等不同單位。

  這次督查聚焦房地產領域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保障性安居工程,出發前,國家信訪局專門進行了一天的行前培訓,政知君作為督查組成員也接受了培訓。從4月11日至16日,該督查組輾轉濟南、青島、煙臺3地,展開實地督查,幾乎一天督查一個案子,節奏很快。

  “一開始很抵觸、挺害怕”

  “我可見不了(督查組),不知道怎么說話”,4月10日晚上,濟南市章丘區的高某,接到了村主任電話,稱上級領導要與他面對面溝通,“一開始很抵觸、挺害怕”。2016年10月21日,因為不滿意村里建設安置房的選址,高某在國家投訴辦網上投訴。

  4月11日上午,他出現在中央信訪督查組的面前。政知局注意到,約見信訪人時,區縣、基層的工作人員不在現場。督查組稱,此舉是為了防止信訪人礙于情面,或者因擔憂打擊報復而不說真話、實話。

  “我們就你反映的信訪訴求回訪一下你,看看問題解決了沒有,你還有什么意見?希望你實事求是,有什么說什么”,發問的,是操著山東地方口音的山東省信訪局副局長李光珠,接著他查看了高某的身份證,同時也把自己的工作證件遞了過去。

  在此后陸續約見的其他6位信訪人中,發問人幾乎都是李光珠。

  據了解,一般而言,之所以這樣安排,往往針對的是信訪事項尚未完全化解、信訪人訴求中有過高要求等情況。讓操著地方口音的官員發問,可以避免個別信訪人提高要價,給地方后續開展工作帶來不利影響。

  “包青天在你們當地”

  “工作組的人員、態度、問題和答復,我都很滿意。”在11日上午的談話結束時,高某在督查組到來的前幾日,高某對安置房的選址,已經由“不滿意”變為“滿意”。

  政知局獲悉,這次列入實地督查的8個信訪事項,信訪人對前期處理結果不滿意的共7個。不過,包括高某在內,有3個在督查組到來之前得到了化解。

  “謝謝你們,老百姓真見青天了!真的,我們對處理結果很滿意,謝謝你領導,真謝謝了,老百姓真的見青天了。”4月12日下午,在結束談話時,膠州市樓子底村的村民馬某一連說了幾聲“謝謝”。馬某和另外4個村民曾因回遷房安置手續3次到國家信訪局越級走訪,但問題遲遲未解,最終在督查組到來前得到解決。

  “我每次都明確告訴信訪人,包青天在你們當地。”對“青天”這個稱呼,楊燕偉并不陌生,1995年從事信訪工作的他,2004年國家信訪局創設督查室時,曾任第一任督查處長。楊燕偉告訴政知君,“如果地方責任單位能夠公正公平公開依法依規處理信訪問題的話,他就是群眾口中的包青天。”

  不過,督查組也明確告訴地方,不能打著中央督查的旗號特事特辦:“該怎么處理就怎么處理,不能因為我們督促地方政府和相關部門及時辦理就突破政策法律界限,必須要依法依規辦理。”

  4月13日下午,當坐在中央信訪督查組對面的信訪人臧某表示,因開發商資金鏈斷裂造成經適房項目延期交付,要求開發商給予違約金,同時要求政府給予住房補貼時,督查組糾正了他,“你要求拿兩份錢是不合適的”。

  “我們不是來找茬的”

  “土地審批通過后,市國土局又發現土地存在糾紛,是工作人員的疏忽還是其他原因?當時為什么沒發現土地有問題?”4月12日,督查組在青島市與基層政府和相關部門就督查案件展開座談。

  當天下午,面對督查組一行,政府和相關部門負責人坐了滿滿一屋子。 面對督查組的發問,辦事處的一位副主任并未直接做答,而是把問題歸咎為“司法拍賣有瑕疵”。

  “這個案子的工作專班是什么時候成立的?成員都有哪些人?”督查組發問后,幾十人的會議室內,遲遲未有人發聲。

  “準備工作不充分啊!”在現場,楊燕偉聲音陡然高了一些,“剛才督查組提到的所有文件資料,請相關單位抓緊提供給我們。”

  “每次督查,最大的考驗就是怕地方上不配合。”楊燕偉說。早在率領督查組抵達山東的第一天,督查組就明確向山東方面表示,“希望有關部門認真介紹案子的相關情況,不要故意回避問題或者隱瞞問題,做到實事求是”。

  “我們不是來找茬的,”在地方相關部門向中央信訪督查組匯報的現場,督查組多次表明來意, “請大家不要誤解,我們督查組是來幫助大家的,我們一起把信訪事項發生的來龍去脈搞清楚,分析梳理問題的癥結,找出工作中存在的不足,才能有針對性地化解矛盾。”

  “這是一個好事”

  有地方認為中央信訪督查組是來找茬的,就不配合。

  楊燕偉記得,2015年1月,他第一次帶媒體到安徽進行實地督查時,就曾遇到棘手的情況。

  當時,因鎮里一企業違法采礦導致不少民房破損,且嚴重污染環境,信訪人多次走訪、網上信訪均未果。在那場由縣委書記主持的匯報會上,責任單位并不配合,提供的書面材料也非常模糊。

  甚至,相關職能部門告訴楊燕偉,該企業沒有進行生產經營活動,礦山剛剛搞基礎建設,也沒有污染環境的問題。之后,楊燕偉要求當地公安機關提供該企業申領炸藥、環保部門處罰單據等相關情況,發現上述部門所言非實。據了解,事后就上述信訪事項,安徽省前后共問責多人。

  不過,隨著中央信訪督查組工作的開展,地方改變了態度。

  此前,中央信訪督查過程中,曾有地方官員擔憂,“中央來人”會變相鼓勵更多的人越級走訪,甚至會使信訪人借機提出過高或無理要求,媒體曝光會給工作造成不利影響,難免有抵觸情緒。

  這次被督查的青島市李滄區,一位副區長就認為“這是一個好事”,并“沒有抵觸情緒”。他告訴政知局(微信ID:bqzhengzhiju),可借此機會一方面將多年的疑難復雜信訪問題化解掉,同時改進工作上的不足,促進做好信訪工作,“另一方面我們做了什么,也可以通過督查組跟信訪人講清楚,幫助我們給信訪人做工作”。

  不會“一督了之”

  “作出‘先建設后補辦手續’決定的法律依據是什么?相關責任單位在信訪群眾反映問題的10年間,履職盡責是否到位?匯報材料上說10月份解決問題,但哪個部門辦?什么時候辦到位?材料中沒有具體的、落到實處的措施,請相關人員詳細說明一下。”

  4月15日上午,在煙臺市,督查組聽取基層對督查案件的匯報,會議開始沒多久,督查組成員、湖北恩施州信訪局局長向輝就連續拋出多個關鍵問題。

  其實,會議開始前,督查組成員剛剛與信訪人在其家中見了面。

  79歲老人董某的房屋,曾在2006年因政府重點工程被拆遷,2008年入住安置房后,房產證卻遲遲不能辦理,今年3月12日,國家信訪局曾回訪當事人,他說“至今無證,不知道具體原因”。

  向煙臺市拋出的那些問題也早有準備。政知局了解到,中央信訪督查組規定,給地方反饋意見要準確、政策把握要準確,到達實地之前就要對案情分析、研究,把所有疑點、難點、關鍵點以及問題的突破口和切入點列出來,聽地方匯報時就可以心中有數,才能提出準確的、有針對性的反饋意見。

  最終,在15日的匯報會上,區政府對督查組這樣表態:“預計10月底可辦好房產證。”

  如果督查組走了之后,地方并沒有落實怎么辦?

  為防止“一督了之”,督查組走后會對地方的整改落實方案持續跟蹤。地方落實后,通過國家信訪信息系統上傳處理意見、群眾滿意后,案子才算最終了結。限時沒完成,需報告原因、后續工作計劃。

[责任编辑:蒋璐]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