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51

它才是龙头!粤港澳大湾区“框架协议”全文披露

2017-07-05
来源:微信公众号:刘晓博

  7月3日晚,国家发改委在其官网公布了《深化粤港澳合作推进大湾区建设框架协议》的全文,第一次把“粤港澳大湾区”的“框架”展示在世人面前。

  这份协议是2017年7月1日在国家领导人见证下,由国家发改委、广东省人民政府、香港特区政府、澳门特区政府四方签署的。这份协议的有效期是5年,但经过四方同意之后可以展期和修订。

  由于“粤港澳大湾区”涉及三个关税区、两种社会制度,所以它的推进方式跟京津冀、长三角城市群截然不同。首先是国家、广东省和港澳政府四方签署框架协议,这个协议就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基本法”。然后,在框架协议的基础上,编制《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发展规划》。

  下面,让我们看一下“框架协议”透露出的重要信息:

  1、粤港澳大湾区要干什么?谁是老大?

  在“框架协议”里,“总则”下面有“合作目标”一节非常重要,其全文如下:

  强化广东作为全国改革开放先行区、经济发展重要引擎的作用,构建科技、产业创新中心和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基地;

  巩固和提升香港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三大中心地位,强化全球离岸人民币业务枢纽地位和国际资产管理中心功能,推动专业服务和创新及科技事业发展,建设亚太区国际法律及解决争议服务中心;

  推进澳门建设世界旅游休闲中心,打造中国与葡语国家商贸合作服务平台,建设以中华文化为主流、多元文化共存的交流合作基地,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可持续发展。

  努力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为更具活力的经济区、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和内地与港澳深度合作的示范区,携手打造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

  这段话分为四节,前三节是粤港澳三地定位,最后一节是粤港澳大湾区的定位。可以看出,香港的地位非常独特,给予了“五中心、一枢纽”的定位,分别是: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航运中心、国际贸易中心、国际资产管理中心、亚太区国际法律及解决争议服务中心和全球离岸人民币业务枢纽。

  相比之下,无论是广东的“先行区、重要引擎”还是澳门的“一中心、一平台”的定位,都没有香港的“五中心、一枢纽”更耀眼、更引人注目。所以,粤港澳大湾区的龙头毫无疑问是香港。

  虽然近年来深圳、广州发展迅猛,GDP有超过香港的势头,但从吸附的资金来看,香港相当于深圳的1.5倍、广州的两倍多,也就是说香港的优势依然显著。

  至于“粤港澳大湾区”的目标,就是要打造“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

  2、基础设施先行

  在所有的区域经济合作中,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都是最重要的,也是政府最应该解决的问题。“框架”协议提出:

  发挥香港作为国际航运中心优势,带动大湾区其他城市共建世界级港口群和空港群,优化高速公路、铁路、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布局,推动各种运输方式综合衔接、一体高效。强化城市内外交通建设,便捷城际交通,共同推进包括港珠澳大桥、广深港高铁、粤澳新通道等区域重点项目建设,打造便捷区域内交通圈。

  值得注意的是,这里面没有提到“深中通道”,可能是因为“深中通道”不需要跟港澳协调,属于广东省内事务。事实上,在粤港澳大湾区的重大基础设施里,深中通道和虎门第二大桥都非常重要,实际经济价值不亚于港珠澳大桥、广深港高铁。

  此外,位于佛山的“珠三角新干线机场”和发挥深圳第二机场作用的惠州机场,都将是未来粤港澳大湾区里真正“大手笔”的基建设施。

  3、“国际创新中心”和“优质生活圈”

  此外,“框架协议”还提出了要把大湾区建设成为“国际创新中心”和“优质生活圈”。其中“优质生活圈”值得关注,协议是这样描述的:

  以改善民生为重点,提高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增加优质公共服务和生产生活产品供给,打造国际化教育高地,完善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加强人文交流、促进文化繁荣发展,推进区域旅游发展,支持澳门打造旅游教育培训基地,共建健康湾区,完善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合作。

  4、“3+N”合作平台引人注目

  建设粤港澳大湾区,需要有抓手才好发力。基础设施、通关便利等,都是抓手。但还需要合作平台,于是前海、南沙和横琴的地位就凸显出来了。在“框架协议”里是这样说的:

  推进深圳前海、广州南沙、珠海横琴等重大粤港澳合作平台开发建设,充分发挥其在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合作中的试验示范和引领带动作用,并复制推广成功经验。推进港澳青年创业就业基地建设。支持港深创新及科技园、江门大广海湾经济区、中山粤澳全面合作示范区等合作平台建设。发挥合作平台示范作用,拓展港澳中小微企业发展空间。

  这里面提到了很多概念,但毫无疑问,前海、南沙和横琴地位最为突出,因为它们不仅是国家级新区,还叠加了自贸区的概念。其中前海因为主要对接香港以金融为核心的现代服务业,所以名列第一,是核心中的核心。

  “港澳青年创业就业基地”是一个项目,而不是一个特定的地理概念,在珠三角很多城市都有设置。

  “港深创新及科技园”其实就是著名的深港河套地区(见下图),这块土地原来属于深圳,后来在深圳河治理中把部分河道裁弯取直,所以这87公顷的土地被划到了香港一边。围绕这块土地的用途,深港讨论多年,最终确定为“港深创新及科技园”。这里土地面积为整个香港科学园的4倍,成为香港历史上最大的创新及科技平台。据此前深圳媒体报道,为了配合“港深创新及科技园”,深圳方面还将在临近区域规划3平方公里的“深方科创园区”。

  也就是说,前海是深圳引入香港的现代服务业,而河套地区则是香港吸收深圳的科技创新因素。河套和前海,一东一西,一个科创一个金融,深圳和香港互换优势基因,实现嫁接发展。

  “江门大广海湾经济区”(见下图),位于江门市东南部,规划范围包括江门市新会区、台山市、恩平市的20个沿海镇,总规划面积约3240平方公里,核心区面积约520平方公里,起步区面积约27.5平方公里,是江门对接港澳实现发展的重大项目,已经获得了国家层面的认可。(下图右上角的崖门水道,就是南宋灭亡的崖门海战古战场)

  “中山粤澳全面合作示范区”,其实就是中山全力发展的翠亨新区(见下图)的一部分,首期大约5平方公里。翠亨新区位于中山东部临海区域,珠江口湾区地理中心,总规划面积约230平方公里,起步区约35平方公里。

  总之,根据“框架协议”的文本,我们可以看出香港未来在粤港澳大湾区里地位独特,将发挥龙头带动作用。至于重要合作平台,则以前海最为重要。此外,南沙、横琴和深圳河套地区也都将成为重要的抓手和亮点。

  【本文为刘晓博原创作品,公众号转载此文时,需要在正文前署名,并同时转载文后的二维码,否则视作侵权。】

[责任编辑:郑婵娟]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