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我差不多是條廢鹹魚了”“什么都不想幹”“頹廢到憂傷”……如今,曾經在年輕人當中尤其是在一線城市年輕人中流行的“小確幸”不知何時起變成了“小確喪”,甚至有人稱之為“喪文化”:一種不想工作、漫無目的、情緒低迷、欲望低下,只想麻木地活下去的頹廢心態。近年來流行的“葛優癱”表情包、《感覺身體被掏空》等歌曲就是其中代表。
這種現象引起不少媒體擔憂,輿論大多規勸年輕人要建立積極健康的心態,靠拼搏奮鬥來追尋人生的價值和意義,不要落入頹廢虛無的境地。這的確是一番好意,但其實也不必對“喪文化”的一時流行過於憂慮。
如果認真梳理當前流行的所謂“喪文化”,可以發現,其實不少年輕人喜歡的“喪”,和外界對於“喪”的解讀,有著微妙的區別:最明顯的一點是,其實“喪”不等同於負能量,“喪”也不意味著絕望,而大多是作為一種自嘲和排解壓力的方式。
總體來看,中國的年輕人並不“喪”。據媒體報道,不久前,英國某基金會發布的《Z一代:全球公民資質調查——世界青年人的所想所感》顯示,中國青年對未來最樂觀。29%的中國受訪者表示,他們覺得中國是安居樂業之所,因為在這裏“只要勤奮就能出人頭地”。約93%的中國受訪者還因為醫藥、可再生能源和計算機等技術的進步而對未來充滿希望。相比之下,一些發達國家的青年則相對更悲觀。
當然,也並不是說“喪文化”不需要關注,從“小確幸”到“小確喪”,“喪文化”的萌發的確有其深層的社會原因。
不久前,複旦大學中文系教授梁永安在一次演講中講述了這么一個故事:上世紀90年代他在韓國教學,韓國學生跟他談過一個體會:在以前的時候,韓國年輕人都不喜歡日本的音樂和電影,覺得裏面所謂的青春殘酷物語都輕飄飄、病懨懨的。但到了上世紀90年代末期以後,都喜歡了。因為在這十年裏面,城市的發展、汽車社會的到來、生存的變化,使人一下子體會到那裏面的孤獨、感傷和漂流。
如今,隨著中國經濟和城市化的飛速發展,生活在大城市中的年輕人也的確面臨著他們的父輩不曾遇到過的新問題,孤獨、渺小感、無力感也並非無病呻吟,如果處理不好,極有可能變成心理問題甚至一系列社會問題。這些背後問題,或許才是社會應該真正去了解、關注和關心的。
作者:長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