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清友
7月18日晚,台灣誠品創辦人吳清友先生突然暈厥在台北松德路204號誠品生活辦公室,經緊急急救仍回天乏術宣告不治,享年68歲。原定次日19日,吳清友將發表自傳新書《誠品時光》,描述他一手打造誠品事業的心路歷程。他在序言裏提到,「逐漸理解了上天給我這個創辦誠品的好因緣,是要我珍惜生命的每一種時刻」。這是一個失去閱讀的時代,吳先生卻堅守著閱讀的空間與市場,他曾說過:「人,生不由你,死不由你,但生死之間總得做點什麼。」香港商報記者 陳柳燕
苏州诚品书店的72层台阶
人生歸零創誠品
比起吳清友,人們更熟悉誠品書店——「在書與非書之間,我們閱讀」,「以最高的忠誠度向新思想投誠」。誠品書店首家店於1989年開張,自創立以來,本著人文、藝術、創意、生活的初衷,已經擴張到出版、畫廊和策展等諸多行業,是台灣地區著名的文化產業坐標之一,至今已在兩岸三地開了49家書店。
吳清友,1950年10月出生於台南縣將軍鄉的貧窮漁村,患有先天性心臟擴大症,生前一共做過3次大手術。吳清友早年做廚具起家,後投資房地產,台灣房市井噴增長令其擁有巨大財富。對於這些「意外之財」,他曾經看著豪宅問女兒,「別人沒有比我們更努力嗎?為什麼我們可以住在這裏?」
誠品書店出現的契機,就是吳清友先天性心臟病病發那段時光。他曾回憶,「1988年進行第一次開胸手術,手術當時很危險,這逼迫我思考生命的問題,重啟了一段旅程。」身體康復後,38歲的吳清友選擇將人生歸零,創辦誠品書店。他懷抱著追尋生命意義的心願,毅然開啟了他自己喜歡做且有價值意義,而非賺錢的行業。
1989年3月書店開業,吳清友結合書店與商場,開闢由品牌帶動商場、書店與零售的「複合式經營」模式,形成了特殊的誠品書店文化。1999年,誠品敦南店首開24小時營業,其後逐漸擴張到出版、畫廊和策展等行業,成為中國書店業學習的模範。活動行銷上的創意,多元的、動態的文化影響力,亦成為中國文化零售業的標杆。2012年,誠品跨足香港,2015年11月,誠品生活在蘇州開幕。
誠品書店從實體書店起家,迄今走過28個年頭。今天的誠品某種程度上是以「文化的某種精神寄託」之姿存在的,是台灣社會重要的文化地景,其價值早已超越了一家書店的範疇。
鼓舞心靈的所在
2017年6月底,吳清友曾在AAMA年會的演講時談到,「誠品的源起,是因為我的生命中有很多機緣。我有一點宿命論,我一直認為,每一個生命來到這世界,總有他特定的任務。」 取名「誠品」,代表著誠品書局對美好社會的追求與實踐。他坦言,德國文學家赫曼赫塞的一句話「大自然是上帝或上天最偉大的創作,而人類最偉大的創作,盡在書本當中」,令其終生難忘,也因此改變了他的一生。
儘管對於文化的執著追求難免遭受到現實經營壓力的牽絆,誠品書店曾有過一段連續虧損15年的艱難時期。吳清友卻堅持初心,沒有放棄。他曾坦誠地說,「誠品賠錢的15年,是我一生中最豐富的時間。書店獲利不易,生存也難,但我認為,我在做一件我喜歡的事情。」
「誠品書店曾經是我賠錢的所在,有一天卻也成為鼓舞我心靈的所在。」吳清友說,創辦誠品的初衷不是為了經營事業,打造品牌,而是面臨一個生命何去何從的問題。在經歷了一系列病痛和困頓後,他體悟到,生命的存在就是要把人生裏邊所有的困厄跟負面轉為一種正念和正面的發展。
說到「即使賠錢還應該存在的正當性」,吳清友曾經說過來自於五種不同的感覺:「到了誠品書店,看到了一本好書,就會有一種『飽足感』;在飽足感之後,因為了解了自己、飽和了自己,就會有一股『成就感』;之後會感到身心安頓,產生了一種自己與他人、天下萬物的『歸屬感』;有生命的目標、有存在的定位,人生就會變得豁達,你會有種『幽默感』,不會因為銀行的存款多少而憂心,反而焦慮生命存折有多少;當你有幽默感之後,就會有想跟他人分享、想為他人服務的心,所以就會有『使命感』。對生命而言,這五感就是正面能量的感覺。」
引以為傲的禮物
反復對生命的思考始終伴隨吳清友探索誠品經營的路上。這樣的一路可謂驚險與沉重,但吳清友將其視作道場,更將病痛視作生命的饋贈。當吳清友突然不辭而別的時候,友人們的內心充滿了尊重、不捨和惋惜。
得知吳先生逝世的消息後,龍應台在臉書寫道,「我為他流淚,有人飛揚跋扈卻貢獻很薄,有人默不作聲卻是靜水流深。」「書店可以只是賣書賣紙賣文具的商店,但吳清友卻把它做成生活的美學、文化的指標、對心靈境界的堅持;而背後的所有辛苦,也只有朋友們知道。我感佩他對台灣的付出,尊敬他對華人世界的貢獻,但是更心疼他白了頭鬢的辛酸……」
馬家輝也表示懷念,在其眼中的吳清友有三個特質,「思慮周到、有勇氣、有意志力。這些特質,或許是誠品做出重要招牌的原因。」他說,「誠品開創了24小時書店,對我們這些文青大學生來說是一個天堂,大大開了眼界。我們那時不睡覺,騎著機車去誠品。誠品對我們是很大的頭腦啟蒙,我非常懷念。」
台灣作家陳念萱撰文懷念,吳先生喜歡在敦南誠品二樓附屬咖啡館小坐,像個路人甲,固定在角落裏,看人來人往,觀察人也約朋友在此談事情。他不認識她,但一次見到他,他跟她禮貌且熱絡地打招呼,「仿佛見到鄰居」。店員說,「那是吳先生固定的位置,他經常隨手抓起一本書,靜靜地在人人都會經過的小桌旁閱讀。」敦南誠品是第二家誠品店,不得已被迫遷移,當年引起不小歎息,他卻雲淡風輕。陳念萱慨稱,無數老作家與新作家,無人不以自己的作品出現在誠品書架上為榮。而誠品像個職場勳章,永遠閃爍著光芒,亦如吳先生所願,是他此生留給世界引以為傲的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