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网訊】2017博鰲房地產論壇8日在海南開幕,數百位地產人探討中國房地產業求變與創新問題,關注長效機制建立。
本屆論壇主題為「跨越與去地產化浪潮」。今年以來中央以「房子是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加大分類調控力度,地方政府「因城因市施策」,與此同時長效機制也正在建立中,商改住、租購同權等一系列問題都引起了業內廣泛關注。
房產稅不會造成房價暴跌
經濟學家、國民經濟研究所所長樊綱說,限貸、限購等措施是房地產調控短期機制,在需求側上最重要的長效機制是房地產稅,房地產稅可以減少投資需求,是房價的長效穩定器。他認為,供給側的長效問題首先是城鎮化戰略問題,是發展小城鎮還是發展大城市的問題。
「房產稅呼吁了十幾年,我現在繼續呼吁,要趕快施行房產稅。怎麼實施?我的建議是,新人新辦法、老人老辦法,雙軌過渡,增量改革。」樊綱表示。
在房地產稅的徵收環節上,樊綱建議,根據房屋價值進行稅收減免,如對僅有一套房屋和低價房屋進行稅收減免,降低低收入階層的住房成本。
樊綱分析,需求側改革最重要的長效機制就是房地產稅,因為房地產稅是內在穩定器,一是改變收入流,將未來要交的稅現在逐步繳納,并非在地價中一次性繳納;二是減少投資需求。
他還稱,房產稅徵收不會造成房價暴跌,因為目前房地產在多行政手段調控下,需求被嚴重抑制,一旦實行房地產稅長效機制,就可以放開調控,合理需求足以彌補擠掉的不太合理需求,房地產仍然能平穩發展。
房企不應追逐短時威風
中國房地產業協會原副會長朱中一判斷:從政策層面看,下半年全國商品房的銷售額、銷售面積和房地產開發投資的增速將會下調,但全年指標會超過2016年最高水平。從供求關系看,「十三五」時期解決好城鎮新居民的住房問題和改善原居民的住房條件,將是住房業改革與發展的主要任務。
朱中一分析,房地產正面臨四方面挑戰:金融系統對房地產信貸分類調控力度的加大,住房供應體系中租賃市場比例提高,取得土地條件和成本的提高,房地產企業要考慮轉型問題;在市場分化及因城施策前提下,房地產企業如何調整戰略和戰術;如何順應綠色發展,努力提高全裝修房和裝配式建築比例;企業如何應對優勝劣汰和行業集中度的提高。
恆隆地產有限公司董事長陳啟宗針對目前內地房企追逐多元化、規模化的現狀說,「每一次經濟騰飛,都會誕生一批企業家瘋子,行情風口時上半場瘋子開始追求規模,停不下來下半場后又追逐多元化,最后消失了。」他建議企業「不要追逐短時的威風,應該追逐長線的成功」。
【链接】京:若市場波動還有新策
《北京市共有產權住房管理暫行辦法》日前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作為對原自住型商品房政策的進一步調整、優化、升級、規範,共有產權住房將從建設品質、管理水平、供應規模上進一步提高。在業內專家看來,共有產權住房政策是北京房地產市場調控從供給側發力的重要舉措。實際上,自3月17日北京開啟新一輪房地產調控以來,市場逐漸回歸理性,市場秩序不斷規範。「北京樓市的積極變化源於一系列樓市調控的『打補丁』政策。」北京市住建委主任徐賤雲說,在樓市瘋狂上漲的階段,及時在需求側「踩剎車」是尤為必要的。這既是為了穩定市場,更是為了穩定民心。從差別化信貸,到離婚申請貸款算二套,再到規範「商改住」項目,北京已連續出台18項政策調控樓市,抑制投資投機行為。
「政策出台后,更重要的是堅持到底,嚴厲執行。北京市除了『打補丁』,還發揚『釘釘子』的精神。」徐賤雲表示,北京樓市調控的原則就是保持市場長期穩定,如果市場再有波動,還會有更多儲備政策對外發布。「穩定房價的決心不會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