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7日,北京宣布暫停共享單車新增投放,據不完全統計,這是第12個叫停共享單車停放的城市。
目前,全國共享單車累計投放量超過1600萬輛,北上廣深就占了近500萬輛,對於暫停投放的原因,主要集中在共享自行車過度投放、亂停亂放現象嚴重和超出城市非機動車可停放區域承載能力。
多地叫停共享單車新增投放的背後,是共享單車行業在經曆了爆發期後,開始逐步走入下半場。進入6月,共享單車行業先後至少3家小型企業宣布倒閉,規模較大的第二梯隊企業也不時傳出押金難退等問題。
小鳴單車CEO陳宇瑩此前接受澎湃新聞記者采訪時曾表示,剛加入到這個行業時,並沒有想到共享單車行業的競爭這么慘烈。“我們想把共享單車當做一個平台打造,有了用戶,才有更多的可能。現在互聯網獲取用戶的成本太高了,通過共享單車獲取用戶的成本相對較低。”陳宇瑩表示,行業的激烈競爭,讓各家企業無暇考慮盈利模式,能活下來就已很不容易。
經曆了在一線城市的“近身肉搏”後,共享單車企業也開始轉變發展思路,積極開拓海外市場和挖掘國內二三四五線城市的潛力。
業內人士認為,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四個城市的共享單車數量已經達到供需平衡,精細化運營應是各共享單車企業下一步努力的重點方向。“運營最終還是回歸商業本質,企業要有自己造血的功能。沒有這個功能,發展難以延續。”
全國12城暫停共享單車投放。新華社資料圖
發展環境:多地對共享單車新增投放按下暫停鍵
從7月10日杭州率先宣布暫停共享單車投放開始,兩個月之間,福州、鄭州、南京、廣州、上海、深圳、武漢、北京等12個城市,先後宣布暫停共享單車新增投放。
據交通運輸部的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7月,全國共享單車累計投放量超過1600萬輛,且絕大部分集中在一二線城市。截至各城市叫停的時間節點統計,北京有約160萬輛共享單車、上海有150萬輛共享單車,廣州有超過80萬輛共享單車,深圳有89萬輛,鄭州有39萬輛,杭州有將近42萬輛、南京超過45萬輛、武漢約70萬輛。
對於暫停共享單車投放,上海交通委方面的解釋是,當前共享自行車企業為搶占市場份額,激進投放,疏於線下運維管理,造成本市共享自行車過度投放、亂停亂放現象嚴重,產生了共享自行車擠占公共出入口、人行道、盲道、非機動車道,以及破損故障車輛多等問題,嚴重影響了城市交通秩序和形象。
武漢方面也給出了類似的解釋:一是共享單車發展規模已嚴重超出武漢市非機動車可停放區域承載能力;二是企業無序競爭、過度投放及亂停亂放問題突出。
摩拜單車聯合創始人兼CEO王曉峰日前對媒體表示,北上廣深四個城市的共享單車數量,已經達到供需平衡,精細化運營應是各共享單車企業下一步努力的重點方向。
摩拜方面在發給澎湃新聞的回應中表示,摩拜單車積極擁護且全力支持,同時呼籲其他共享單車企業共同響應政府號召,不再新增投放,共同做好運營維護和秩序管理,維護良好行業秩序和形象。
9月8日,ofo創始人兼CEO戴威也表示,“現在北京、上海等很多城市出了限制共享單車投放的規定,其實我覺得是合理的。因為在前期比較充分競爭的市場環境下,北京、上海這樣的城市自行車投入比較多,接下來企業和政府應該一起找到一個合理的投放量,保證市民出行的同時,不給公共資源帶來太大的困擾。”
行業內部:倒閉、押金難退現象頻現
一邊是地方監管政策的收緊,一邊是行業內部的分化開始越發激烈。
進入6月,先後有悟空單車、3Vbike等小型共享單車公司宣布倒閉,進入7月,南京的町町單車傳出跑路。
到了8月,規模更大的共享單車企業也開始出現問題:被認為是第二梯隊代表的小鳴單車、酷騎單車在8月先後傳出押金難退的問題。雖然兩家企業均解釋稱是技術問題導致,並都表示將在9月恢複正常,但用戶仍存有質疑。
在澎湃新聞記者的調查中,大部分共享單車企業的押金仍是保管於企業在銀行開立的一般賬戶中,監管基本上還是靠企業自身完成。
交通運輸部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吳洪洋對澎湃新聞記者表示,部分共享單車企業出現倒閉,這個問題完全是一種市場行為,不足為奇,就像街頭的餐館或服裝店開不下去了關門一個道理。所不同的是,共享單車企業是收取用戶押金的,如果共享單車企業實施收購、兼並、重組或者退出市場經營的,必須制定合理方案,確保用戶合法權益和資金安全。同時,監管部門也鼓勵共享單車企業采用免押金方式提供租賃服務。
企業對用戶收取押金、預付資金的,吳洪洋認為,應嚴格區分企業自有資金和用戶押金、預付資金,在企業注冊地開立用戶押金、預付資金專用賬戶,實施專款專用,接受交通、金融等主管部門監管,防控用戶資金風險。企業應建立完善用戶押金退還制度,加快實現“即租即押、即還即退”。
轉型發展:轉戰三四線城市
面對行業環境的劇烈變動,共享單車企業也正在謀求新的空間。
目前,共享單車行業兩大龍頭公司摩拜和ofo的戰場早已從國內燒到了國外。目前摩拜、ofo、小藍單車、小白單車等共享單車企業都在積極開辟國際市場,“戰火”已燒到英國、日本、新加坡。
而中小共享單車企業,也在探索著新的生存模式。
借著大力推廣電子圍欄,小鳴單車將戰線從一二線城市轉移到了三四五線城市。
“在上海、廣州等共享單車競爭激烈的城市,我們要求用戶必須將車輛停在指定區域內,用戶會立刻選擇別的共享單車品牌。而在中小城市,政府更傾向於只跟一家共享單車企業合作,這樣更便於其管理。”陳宇瑩介紹,在這樣獨家合作的情況下,避免了惡性競爭,小鳴單車才能良性發展。
陳宇瑩表示,6月初,小鳴單車在福建的漳州龍海推出了電子圍欄項目,前期投放5000輛。車輛必須在特定的范圍內騎行,並在指定的區域停放,不按規則停放將被收取一定的費用,“我們做到了每天94%的用戶准確停放率,運營3個月只有一輛車輛丟失。”
此後,小鳴單車將這一模式複制到了湖南株洲,按照陳宇瑩的計劃,到今年底,小鳴單車將退出上海、杭州、廣州、深圳等一線城市,進入50個三四五線城市,預計投放量將達到50萬輛。
而從一開始就主攻二三城市的哈羅單車,目前宣稱其總投放量已經超過300萬輛,進駐全國100多個二三線城市。
哈羅單車聯合創始人、COO韓美告訴澎湃新聞記者,避開了一線城市的慘烈競爭,加上低成本、高效率的精細化運營,實現盈利沒有想象中那么難。
韓美表示,全國市場這么大,存在兩到三家共享單車企業,完全沒問題,共享單車行業競爭進入下半場,運營最終還是回歸商業本質,企業要有自己造血的功能。沒有這個功能,發展難以延續。
韓美透露,在哈羅單車的規劃中,共享單車出行是一個入口級產品,覆蓋人群最廣泛,在此之上可嫁接其他服務。“共享單車只是賽道之一,哈羅單車後續將在科技出行領域有更多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