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2321

增添子孫樑及燈箱家樹圖 林村鍾屋村 鍾師德堂重光

2017-10-10
来源:香港商報

蒞臨嘉賓在盆菜宴舉行前,與村民拉綵炮慶祝鍾師德堂復修重光。 記者 鄭玉君攝

  林村鄉十年一屆的太平清醮於本年12月初舉行,鄉內26條鄉村正密鑼緊鼓為此作準備,其中最早立村的鍾屋村,去年10月開始復修的祠堂「鍾師德堂」,上月27日舉行重新開光儀式,30日設42席盆菜宴慶賀。復修後的鍾師德堂煥然一新,主要加上子孫樑,另外更添上相信是全港獨有的燈箱家樹圖,記載立村始祖至最新近子孫繁衍情況,由於記載連女兒名字也寫進,因此不同於一般的族譜。香港商報記者 鄭玉君

鍾師德堂復修翻新神主牌,加了子孫樑,煥然一新。

  統籌製作燈箱家樹圖者,是村中26代傳人、53歲的鍾穎傑。他在梳理族人繁衍史時,對本族歷史也了解不少。他說,據本村古舊手抄族譜及屯門鍾屋村族譜,先祖開先(號梅侶)夫人馮氏生有三子,孟松、仲松及季松,兄弟3人於南宋紹興年間攜母入廣,各有居處,其中林村鍾屋村始祖仲松居新會沙頭,至於何時來到林村定居未有考據,但鍾屋村立村已有700多年。

  子孫樑掛有多種吉祥物

  根據政府紀錄,鍾師德堂建於1700年(康熙年間),鍾穎傑估計是十四世懷峰公或其後人所建,師德之名來自這對聯:「師承太傅,德著潁川」。而這聯之來由,料與鍾族潁川名士鍾繇有關,他在曹魏代漢後封鄉侯,後拜太傅,人稱鍾太傅。鍾師德堂曾於1997年重修,但隨年月過去亦顯殘舊,為迎接年底的醮會,去年10月展開復修,包括將泥牆整修為仿青磚牆,翻新祖先神主牌,加建子孫樑等,耗費不逾200萬元。其中子孫樑是重點復修,舉目所見,樑上掛有紅綠布、筲箕、鏡、尺、筷子及辣椒。

  紅綠布庇護子孫尺旺子孫

  據民間風俗研究者周樹佳表示,子孫樑在主樑之下,刻有百子千孫,圍頭村祠堂基本上好少有子孫樑,反而客家村祠堂就必定有。鍾屋村所在的林村鄉有不少客家村,或許受村落間影響,復修時加建。而掛在樑上物件有其意義,紅綠布為祖先庇護子孫;筲箕喻為天羅地網,鏡有明鏡照邪之用,兩者俱可驅除不吉利;尺為子孫尺,旺子孫,子孫數口精;筷子諧音為快子,即快些生子;辣椒暫不清楚其義,估是招財進寶之意。

鍾開懷(左)及鍾穎傑近年積極關注族中事務。

  子孫繁衍對一個宗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鍾屋村現在已傳至第30代,同樣是26代傳人,現年70歲的鍾開懷說,六十年代,鍾屋村約有80戶400多人,當時村民所住的都是單層青磚屋,半世紀過去,居所變身為3小型屋宇,人們的知識增長,人口已有500多人。

  鍾開懷又說,現在已沒有人耕田,但他仍記得,五六十年代,大家都種稻米,社山村及田寮下村一帶都是禾田,但務農日曬雨淋,搵食亦不易,村民當有機會都出國,如其父親五十年代已在英國餐館打工,他14歲就往英國讀書,之後曾回來娶妻再返英國,在那邊生活大半輩子。當年紀漸大,思鄉情越濃,不時念起少幼時期的村中人事,於是近10年常回鄉,一年裏頭差不多一半時光都在鍾屋村度過,祠堂重光時,他已回來了10日,將會逗留到醮期完結,之後返英與家人過聖誕節。

  家樹圖男丁外增女口名字

  鍾穎傑情況跟鍾開懷差不多,都是近年才關注起族中事情。他說家中七十年代已找到殘破族譜,但年少的他對這些東西沒有感覺,五六年前,或許人已成熟不少,突然覺得身為本村人,想做一些東西出來,於是想到將族譜數碼化,但這樣做還不夠,因為族譜只記男丁,他要做家樹圖,加進女兒名字,為此,要逐家各戶去叩門去問資料,可幸絕大部分村民都很有心,盡量提供資料。兩年前終做出廣告布的家樹圖,但字太小,看得辛苦,再三思量下,終想到做燈箱家樹圖。兩幅大燈箱各據祠堂兩邊,分述林村鍾屋村繁衍及潁川鍾氏同源分派情況,在燈光襯照下,祖先源流看得清楚。

面積不小的燈箱家樹圖,恍如走進歷史博物館。

[责任编辑:肖静文]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