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2642

行為科學與Z世代

2017-11-13
来源:香港商报

  人類使用金錢的行為,無論是購買日常用品還是購買投資的東西,不多不少也與人性有關。事實上有很多有趣的研究亦是有關金錢使用與人性的關係,例如本年度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泰勒(Richard H. Thaler),便有一個著名的「心理帳戶」概念。

  意外之財使錢態度變

  泰勒認為,除了銀行這類實際帳戶外,在人的頭腦內還存在另一類心理帳戶。例如對於每日辛勞工作所得的錢,人們會算在「勤勞致富」的帳戶內,並會精打細算,謹慎支出。而對獲獎得來的金錢,就會抱十分輕鬆的態度花掉,比如去一個旅遊,作為送給自己的新年禮物等。還有那些中了六合彩頭獎的人,不論平日多麼的節儉,一旦中了數百萬,也會立馬變得豪情萬丈,而且通常會作出一些善舉,比如捐出部分金錢給有需要人士。這些使用金錢的行為分別,都是心理帳戶的作用。

  簡單而言,泰勒認為人們會把金錢分門別類的存在不同的心理帳戶裏面。而他的實證研究發現,心理帳戶的開支可分為:生活必需開支、家庭建設和個人發展開支、情感維繫開支和享樂休閒開支等四個部分。

  Z世代消費離不開網絡

  當然,每個人的心理帳戶設定也有所不同,而且每一代也可能大有分別。全球人口已突破20億人的Z世代,已掌握時下網絡消費大權。

  Z世代意指生在1995年後的族群,一出生即被互聯網圍繞、沉浸於社交媒體,他們能夠迅速接收網絡提供的海量信息,但也極容易喪失興趣。這群天然數位化的年輕族群,也將會是投資世界的新力量,他們的心理帳戶設定,也當然大有研究價值。

  英國格林多大學財務學首席講師

  財務學學部主任 梁港生

  (逢周一刊出)

[责任编辑:程向明]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