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網訊】2017年12月3日,首屆全球公益金融論壇暨2017社會影響力投資峰會在深圳舉行。在全球社會影響力投資倡導提出10周年之際,國際公益學院聯合蜂群物聯網公益基金會,邀請全球公益金融與社會影響力投資領袖及金融、公益、實業等跨界代表,以“讓投資成為向善的力量”為主題,圍繞着普惠金融、金融扶貧、戰略慈善、社會影響力投資、養老產業等內容進行了探討。大會旨在交流全球經驗,把脈發展趨勢,聯合謀划未來,構建跨界合作網絡,創新行動戰略,共同應對全球挑戰。
公益大咖云集
大會主席、國際公益學院董事會主席、招商銀行原行長馬蔚華稱,信息化與金融資本的全球化推動公益發展進入公益與金融結合的時代。影響力投資是公益和金融結合的公益發展新趨勢。金融企業和社會投資企業將在中國發揮主導作用。
聯合國副秘書長劉振民在致辭中表示,可持續發展戰略是解決當前全球環境問題、貧困問題、社會發展問題、經濟穩定問題的關鍵。社會影響力投資可以撬動更多的社會資本為可持續發展服務,打開社會資本進入社會事業的新渠道,希望峰會能夠通過這次全球聚會的契機,完善全球公益金融的跨界合作平台,建立一個遍布全球的影響力投資網絡。
聯合國開發計划署首席影響力官員David Galipeau、海航集團董事長陳峰、福特基金會副總裁Xavier Briggs等中外嘉賓出席大會並致辭。同時,全球影響力投資指導組主席Sir Ronald Cohen、洛克菲勒慈善諮詢公司副總裁Heather Grady、發明智資集團創始人Vineet Rai、中國慈善聯合會副會長徐永光、中國郵政儲蓄銀行副行長邵智寶、深圳證券交易所總經理王建軍分別發表主旨演講,從美國、印度等國家出發,縱橫中外影響力投資,暢談如何推動公益金融再上新台階。
發布第三屆中國社會企業認證名單
圍繞影響力投資和公益金融生態圈的構建,本次大會除主論壇外,開展五場平行論壇,包括普惠金融與社會影響力債券、戰略慈善與公益金融、耐心資本與社會企業、產業生態與影響力投資、以及養老產業與兒童關懷。並由深圳市中國慈展會發展中心典春麗秘書長發布第三屆中國社會企業認證名單,有106家申報機構獲得2017年中國慈展會社會企業認證,涵蓋領域包括養老、教育、青少年關愛、環保、無障礙、農村發展等十四個社會服務領域。深圳市福田區何杰副區長發表《關于打造社會影響力投資高地的意見》,目標在未來五年要把福田區打造為初具規模的社會影響力投資的高地,引領全國乃至全球的社會影響力投資發展,推動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
發布致敬中國影響力投資創新典范
此外,為樹立典范,大會組委會邀請專業人士,整理全球影響力投資案例,反復論證,決定設立特別議程,向全球影響力投資創新典范的機構與個人致敬,國際公益學院王振耀院長發布致敬中國影響力投資創新典范,向東方園林、螞蟻金服、億利資源集團、和的慈善基金會、深圳前海微眾銀行等8家機構和沈南鵬、劉冬文等五位個人表示致敬,並稱作為拓荒者,他們創新發展資源,以奇特的想象將金融投資與公益慈善有機結合,以義利並舉的辦法有效解決現階段的多相社會問題,為經濟與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注入最新動力機制,引領世界邁進影響力投資時代。
發布《全球公益金融的發展趨勢》報告
另據國際公益學院公益金融與社會創新中心專家團隊針對公益金融與社會影響力投資的發展模式及全球經驗深入調研,大會正式發布《全球公益金融的發展趨勢》報告,闡述世界已進入影響力投資的新時代。引入新興的投資理念,形成以政府主導,民間社會資本參與的社會影響力投資生態,將有助于激發社會活力,通過政府、社會和市場三者的協同,為社會提供優質、高效的公共服務。
達成《香蜜湖共識》
國際公益學院聯合50家企業、基金會、大學、媒體,共同發布《香蜜湖共識》,達成三方面共識,並將在四個方面探索行動戰略。
《香蜜湖共識》提出,用商業智慧解決社會問題的理念;堅持正確義利觀的目標,以及尊重人的價值,杜絕歧視和偏見,承擔社會責任,把社會、環境和企業治理等問題考慮到投資決策中的原則。並探索行動戰略,建立一套社會影響力投資評價指標體系、集結一批使命型社會企業家、培育一個完整的社會影響力投資產業生態體系、開發扶貧、養老、安全教育到環境能源等社會問題的商業藍海,培育完整的社會影響力投資產業生態體系。旨在與各國政府與地區廣泛開展合作對話,構建全球社會影響力投資合作網絡平台,努力賦予財富以更多的社會價值,見證資本的蘇醒和回歸,同心協力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
本次大會由國際公益學院聯合蜂群物聯網公益基金會舉辦,中國郵政儲蓄銀行、中國扶貧基金會、深圳市慈善會協辦,支持機構包括聯合國開發計划署影響力金融、八國集團全球影響力投資指導組(G8 Global Social Impact Investment Steering Group)、國際金融公司(IFC),福特基金會(美國)北京代表處、洛克菲勒慈善諮詢公司(RPA)、凱威基金會(Calvert Foundation)、白沙投資集團(White Sand Investment Group)、影響力機構(The ImPact)、共益實驗室(BLab) 、第三部門資本合伙公司(Third Sector Capital Partners)、愛創家(Ashoka),英國MuirheadAdvisory、Joseph Rowntree Foundation,荷蘭GSRD Foundation,AVPN,印度Aavishkaar-Intellecap Group,韓國Pan-Impact Korea,中和農信項目管理有限公司、香港天天向上投資基金、南南合作金融中心、社會價值投資聯盟、北京师范大學中國公益研究院,深圳市中國慈展會發展中心、社創星社會企業發展促進中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