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51

粤消委会揭老年人消费陷阱

2017-12-28
来源:香港商报网

  【香港商报网讯】记者李苑立报道:乐享晚年,是所有老年人追求的理想生活。然而,近些年不少老年人因跌入消费陷阱而遭受伤害,甚至出现有老人被骗光积蓄走向绝路的情形。

  广东省消费者委员会(以下称广东消委会)根据中消协统一部署,举全省之力,自下半年以来联合全省消委会开展"创建放心老年消费环境"系列活动,于12月28日向社会发布了《广东省老年人消费现状调查报告》,并揭示"侵害老年人十大消费潜规则"。

  调查发现老年消费"三大痛点"

  调查结果显示,绝大部分(96%)老年人对侵害老年人消费权益的情形有所了解,并对该省消费环境给予较正面的评价,但是仍有近三成(29%)老年人遭遇过被侵害消费权益的情形。通过调查分析,广东省老年人消费"三大痛点"浮出水面。

  痛点一:供给需求不相匹配

  调查发现,广东老年人月平均收入为3824元,每月的平均消费支出为2024元,超过五成收入用于消费支出,表明广东老年人消费意愿强烈,消费潜力比较大。但适合老年人的商品供应不足,服务质量参差不齐,老年人日益增长的高层次、多元化的消费需求无法得到满足。

  痛点二:追求健康被利用

  调查结果显示,在满足基本生活所需外,超七成的老年受访者选择为保持身体健康而进行消费,医疗保健也是继食品之后成为老年人的第二大消费支出,可见老年人对身体健康、延年益寿的愿望非常强烈。

  不法分子则恰恰抓住了老年人的这种心理特点,采取各种不当行为诱导老年人消费,骗取老年人钱财。调查中75%的受访者认为最常发生侵害老年人消费权益的行业是医疗保健行业,近五成(45%)受访者表示曾遭遇过医疗保健方面的消费潜规则,医疗保健显然成为侵害老年人消费权益的重灾区。

  痛点三:信息来源渠道单一

  调查发现,逾五成的老年人消费选择受电视广播/报刊杂志的广告、实体店广告信息、亲朋好友的口碑传播影响,反映老年人消费存在信息来源单向性、信息渠道单一性及信息获取被动性等特点,使老年人消费往往处于信息不对称的弱势地位,而这正是老年人容易被忽悠、被诈骗的重要原因。

  针对调查中发现的问题,广东消委会建议:各级政府应采取有效措施扶持老龄产业发展,制定完善老年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标准,引导更多社会资源投入老年产品生产研发;针对老年消费问题高发的行业,政府及有关部门应重点打击医疗保健、金融、旅游等问题较多的行业,大力整治虚假广告宣传。全社会应重视加强老年人消费教育,拓宽老年人获取真实有效的消费信息的渠道。同时,简化老年消费维权程序,为老年人维权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

  消委揭开"十大潜规则"

  据悉,从2009年以来,广东消委会已经连续9年开展"挑战消费潜规则"维权活动,有力打击了隐藏在旅游、电信、网购、餐饮、航空、汽车、公用事业等超过40个领域的各种消费潜规则。

  广东消委会总结的"侵害老年人十大消费潜规则"具体如下:

  夸大病症连哄带骗,诱使老人花巨款买健康;

  健康讲座专家义诊,兜售保健产品价高质低;

  "爱国感恩"各种名堂,忽悠老人花样多多;

  低风险高回报,诱骗老人很"见效";

  低价游零团费,专给老人设陷阱;

  高额预付办卡易,事后退款难上天;

  亲情陪伴博好感,推销产品钱掏干;

  免费上门假便利,变相多收服务费;

  利用养老作幌子,福利补贴有猫腻;

  VIP客户是骗局,新式骗法花招百出。

  另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广东全省消委会共开展老年消费教育宣传95场,参与消费者16931人次。12月4至12日,广东省消委会联合广东老干部大学,以老干部大学为基地,开展了老年人消费维权知识竞赛,开设"老年消费大讲堂",得到该省广大老年朋友的欢迎。

[责任编辑:蔚然]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