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6日,中國民航局飛行標准司發布《機上便攜式電子設備(PED)使用評估指南》,為航空公司開放機上電子設備的使用提供了指導性意見。根據此前中國民航局《大型飛機公共航空運輸承運人運行合格審定規則》第五次修訂以及此次《機上便攜式電子設備(PED)使用評估指南》(下稱《指南》)相關要求,東航已經制定完成了有關的“落地細則”。1月18日起,搭乘東航實際承運航班的旅客可以使用手機、平板電腦(Pad)、筆記本電腦、電子閱讀器等便攜式電子設備(PED)。

《指南》的發布,以及東航的第一步嘗試,讓人們離在萬米高空中刷手機又近了一步。接下來獲將迎來國內航司解禁空中玩手機的一大步,中國民航空中乘機體驗或將掀開崭新一頁。
《機上便攜式電子設備(PED)使用評估指南》
PED的全稱是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s(便攜式電子設備),包括筆記本電腦、平板電腦、電子書、手機和電子游戲機等。在中國,手機在飛行過程中是被全程禁止使用的,原因是可能會對飛機的導航和通訊系統造成干擾。
但是這兩年,民眾對于在飛機上解禁手機的呼聲越來越高,有些航空公司也未雨綢繆,在一些國際航線上提供衛星信號。民航局在經過經過技術測試、規章修訂等一系列工作,認為開放機上PED使用的條件已基本成熟。
《指南》要求航空公司制定相應的規范,比如規定什麼類型的PED可以使用;明確可以使用或者是禁用的飛行階段,比如起飛和降落;明確可用和禁用的模式。另外機組人員還需要對PED的使用情況接受培訓。
不過,《指南》也提出了一些限制性使用:
1.乘客可在飛行全程中使用具有飛行模式的手機等小型PED設備,但需打開手機飛行模式,關閉蜂窩移動通信功能。不具備飛行模式的手機等設備,在空中仍然被禁止使用;
2.超過規定尺寸的便攜式電腦、PAD等大型PED設備僅可在飛機巡航階段使用,在飛機滑行、起飛、下降和着陸等飛行關鍵階段仍然禁止使用;
3.當飛機處于低能見度飛行階段,或者飛機疑似受到PED干擾時,應禁止使用PED;
4.當機長發現存在電子干擾並懷疑該干擾來自機上乘員使用的便攜式電子設備時,有權要求關閉設備。
國內航司解禁概覽
根據《指南》,航空公司需要保證乘客開啟的都是飛行模式,而非數據流量上網模式。目前,三大航中能夠提供上網服務的飛機數量最多的是東航,達到74架。
乘客乘坐東航提供Wi-Fi服務的飛機,可在艙門、機身、客艙內部發現Wi-Fi標識。通過提前在東方航空App或東航官網上申請登錄密碼,乘客在登機後打開手機Wi-Fi功能連接東航空中互聯網絡,體驗空中社交通訊、視頻通話、空中購物、旅行預訂、獲取新聞資訊等上網服務與全球領先的空中實時支付服務。

除東航外,主流的航空公司目前都已經開始制定相關的規則。海南航空目前已完成所有關于有條件放開使用手機的機型、手冊、培訓相關准備。春秋航空新聞發言人張武安則表示,春秋航空也將根據評估指南盡快完成公司評估,並提交民航主管部門審議。預計今年上半年,乘客將在春秋航空飛機上有條件的使用手機等電子設備。此外,國航現在沒有使用地空通訊模式,為乘客提供上網服務的飛機,而即將交付的空客A350已經配備了高空上網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