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作者:107 動力召集人、獅子山學會政策研究員 何民傑
林鄭月娥特首以務實見稱,除了在去年競選時以「施政新風格」解釋政府部門應該靈活彈性處理社會要務,在上任後推出大大小小關於增加住屋供應的措施,都見針對港人真正關心的問題。
建屋方案可百花齊放
增加房屋供應的構思很多,但能夠在中期大規模於市區提供住屋,首選在葵湧貨櫃碼頭上蓋建房屋及新市鎮。107動力與港大建造及基建創新研究中心日前在香港大學舉辦分享會,請來港大土木工程系名譽教授麥齊光、香港工程師學會前會長周明權和港大土木工程系客座教授伍漢強,從工程技術、施工時間和法規等實務角度分析都認為,葵湧貨櫃碼頭上蓋建屋是省時省錢之選。
周明權博士更形容選擇建屋方案並不是選美,可以百花齊放,切實可行的就先研究啟動。關於葵湧貨櫃碼頭上蓋建屋的疑慮,坊間大致有三個討論,一是認為應先將貨櫃碼頭搬遷,再收回土地起樓,二是碼頭上蓋建屋成本高不化算,三是容易引起官商勾結的質疑。
擁有豐富行政經驗的發展局前局長麥齊光就形容,所謂搬遷碼頭不過是興建另一貨櫃碼頭,待建成才關閉現有碼頭,可以想像所需時間和資源都極巨大。更重要的是,重新建一個現時是世界第五大的貨櫃碼頭需要大量土地,填海造地投入的公帑不菲,如果香港能找到大量造地的方法,早就解決到住屋問題。倘若營運者要支付巨額新碼頭興建費,香港日漸被邊緣化的航運業隨時難以承擔成本,行業只有永遠消失。
「一地兩用」先例多
伍漢強教授就認為貨櫃碼頭上蓋建屋與在平地上建屋的成本分別不大,只要在碼頭作業上起一層「砧板」,再於上面建造多層住房,這與香港普遍的鐵路站上蓋物業,甚至商場、停車場上建屋的方法相若,而且可以即時動工,分期落成,對碼頭運作影響有限。
葵湧貨櫃碼頭的不同營運商,其實早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已興建了下層存貨櫃,上蓋作寫字樓和貨倉的建築群,從未有行政規範的質疑。加上鐵路站上蓋建屋的例子多不勝數,無論是業權分配、地價計算和法規限制都有很多經驗,所謂官商勾結的疑慮都可透過提高透明度解決。
不論是活化工廈,還是收集農地,在高度密集的香港,任何增加住屋供應的方案都無法避免政府要與業權人或營運者協商合作,而葵湧貨櫃碼頭只有三組業權人,能夠謀取共贏方案的可能性更高。
一鳥在手不如百鳥在林,葵湧貨櫃碼頭建屋方案並不與其他建屋構思相違背,且可同時研究啟動。哪個方案可先落實就先啟動,這才是惠民便民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