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6

重約千磅 通宵處理近30小時 「第2巨」戰前炸彈順利拆除

2018-01-29
来源:香港商报

   【香港商報网訊】記者區天海報道:灣仔沙中線地盤歷來在市中心發現的「第2巨型」戰前炸彈,警方爆炸品處理課專家經通宵處理接近30小時,至昨午終於安全及順利地結束拆彈行動。期間警方為安全計,拆彈期間封閉灣仔北一帶多條主干道路,居民、游客和在該處上班人士同受影響;猶幸在假日較少上班人士,昨午后交通已陸續恢復正常。

  水力磨沙技術切割炸彈殼

  事發在前日早上7時許,現場為灣仔港鐵沙中線地盤,工人發現一枚疑是戰前空投炸彈報警。警方爆炸品處理課專家檢查后,證實為長145厘米、直徑45厘米、重約1000磅的二戰美軍高爆空投炸彈,型號為AN-M65,與2014年在灣仔發現的AN-M66炸彈類同,估計在1941年至1945年的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投擲。由於其引爆管有損壞,專家認為移動會有危險,決定不即場引爆,改用水力磨沙技術切割開炸彈殼,再將內裹的約500磅高爆性的黃色炸藥取出,以不超過300度的低溫炸藥燃燒。

  警方在前晚開始,在灣仔北一帶實施一系列的封路及改道措施,多條道路封閉,另有12條巴士線,和灣仔碼頭來回尖沙咀天星碼頭渡輪服務受影響。爆炸品處理課人員則分秒必爭,在炸彈旁堆起大量沙包,在昨晨10時開始拆彈,以高壓水槍混合鋼沙在彈殼表面鑽孔,再逐少抽出火藥燃燒。期間地盤內不時冒出燃燒炸藥時產生的黑烟,地面也能聞到刺鼻的火藥味。

警方用水压和磨沙的方法不会产生压力。

  體積大角度多切割困難

  拆彈行動至昨午1時完成,整個過程安全進行。之后警方將炸彈吊上路面,運返作進一步檢驗。

  爆炸品處理課高級炸彈處理主任周錫健高級警司事后介紹拆彈行動時表示,今次發現的炸彈,是本港歷來在市中心發現的第2巨型炸彈。由於炸彈藏於地面下約25米深,環境狹窄,且炸彈傾斜深埋地下,同時因它體積大,要切割的孔較多,內部角度不同,導致切割困難,拆彈程序相對复雜。整個行動包括部署、準備和拆彈共花約26小時,直接處理炸彈的時間逾10小時,較預期中難度高及時間長,幸最終順利完成。

  爆炸可令鄰近大廈倒塌

  周Sir稱,今次拆彈行動采用的方法與2014年在跑馬地拆解同類炸彈的方法相同,采用的切割技術名為水力磨沙,屬近年常用拆彈方式,原理是將水和鋼沙混合化作「利刃」,透過高壓水槍利用逾千磅水壓,連同鋼沙噴射而出,磨蝕彈殼表面鑽孔,將彈殼分部切割,其后抽走炸彈內的炸藥逐少燃燒,過程中不會泄出任何火花,故較一般切割方法安全。

  周Sir坦言,燃燒炸藥是整個行動最危險的時候,因有大量炸藥在側,如炸彈突然爆炸,碎片可飛彈至1、2000米以外,氣浪和熱力可影響200至300米外的建築物,甚至玻璃爆裂,嚴重甚至令鄰近的大廈倒塌,破壞力非常驚人。

  爆炸品處理課總動員參與

  今次行動是爆炸品處理課總動員,最少有22人參與,其中前日生日的炸彈處理主任盧秉善(AdamAlexanderRoberts)亦有出動參加拆彈,全部人員通宵不眠不休參與行動,最終順利完成行動。

  全體人員事后更在巨型炸彈前合影,完成任務的滿足感洋溢在全隊人員面龐。

[责任编辑:程向明]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