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習生”是日韓娛樂公司挖掘新星的一種方法,可以理解為公司的儲備人才。在練習生的階段,練習生們需要付出大量的時間、金錢和絕對的努力通過公司的考核,然後才可以以偶像的身份出道和大家見面。
現在這個稱號“引進”我國,國內眾多練習生集結在《偶像練習生》這檔節目裏,“賽出風格,賽出水平”。這個節目於昨日正式收官,它突破了文化君對中國娛樂節目播出時長的看法,從來沒想過節目一集能有三個小時(時間太長,不適合下飯)。
其實早在 2015 年,我國就已經出現了類似於偶像養成類的選秀節目,比如說浙江衛視的《燃燒吧,少年》和《蜂蜜少女隊》,江蘇衛視的《青春紀念冊》以及愛奇藝之前的《明星的誕生》等等。
從“推”明星轉變到由粉絲參與“養成”明星,這種轉變正是滿足了現在阿姨粉、媽媽粉、女友粉、姐姐粉們的剛需,心甘情願為自己“養”出來的明星掏空自己。
蔡依林在受邀上這檔節目時,她對練習生們說,“在這個時代大家都可以紅,但是要紅多久,你的努力跟你的才華願不願意堅持下去這才是想要走的更長的唯一辦法。每一個新人都很需要內心建設,很怕你們突然有一天得了抑鬱症,我今天只想給你們一些鼓勵和擁抱,我覺得小朋友很辛苦。”
你可以說《偶像練習生》不好看,但你無法忽視它在與粉絲高互動之下造就的頗具聲量的輿論場。今日鳳凰網文化集合了多方觀點,來看這個群體的台前、幕後、未來,以及一些思考的地方。
《偶像練習生》
1
在網綜《偶像練習生》播出以來,偶像們的氣質成了相關熱門話題。練習生們畫著濃妝,穿著各類服裝商業互捧:“啊他穿的好高級啊,像去巴黎一樣。腿好細,好高,好性感。哇,我都快愛上他了。” 這樣來看,練習生眼界過小了,加上各種商業互吹,尷尬都快溢出屏幕。
在看到練習生們油膩的妝容和誇張的表現之後,吃瓜群眾直接將其描述為“gay裏gay氣。” 《偶像練習生》更被人稱為“百gay相親大會”。甚至有人專門開貼真誠提問“100位練習生裏有多少名直男?”
除此之外,計較八卦的小性子,嘰嘰喳喳的姐妹淘式議論,妖嬈的舞姿,戴著美瞳誘惑的眼神都讓他們離男性氣質越走越遠,所謂“娘直”就是這樣。
人們很容易誤解gay 的氣質,將其直接與娘劃上等號。這是因為人類的男性氣質是以直男為基准建構的,其包含侵略欲、控制欲、力量與征服、強大與支配,鏡像於女性之敏感性、受控欲、溫柔與妥協、弱小與服侍。這套二分法的性別氣質判斷法則,其存在的基礎語境是男權社會。說一個男性很“man”,其潛在的意思就是你對女性來說,是具有征服感的。Gay被主流話語定義為“娘”,也是因為在傳統的性別規范中,不屬於女性征服者,因而“被剝奪”了男性氣質。
練習生們並非“gay氣十足”,其實只是娘而已,這種娘,幾乎已經成為燎原之勢,攻占著娛樂圈的大片江山。
2001年,是中國“男色元年代”,韓劇開始在中國流行,一大批類型各異的花美男成了少女殺手這些男神,不僅有顏有錢還有肌肉,對感情轉一情深,而且最大的好處是眼睛瞎,總能看上沒有任何優點的“善良女孩”。2005年韓國電影《王的男人》,韓國演員李准基飾演的街頭藝人孔吉雌雄莫辯,與王的一段朦朧同性之戀,風靡亞洲,刮起了一陣花美男韓流。
而之後,韓式男星便悄悄在娛樂圈紮下了根。造星包裝方式會出現跟韓風的現象,最直觀的影響便是妝容。像這飽受吐槽的《偶像練習生》便是個典型的例子。
在當下,韓國男星甚至是韓國男人愛化妝是出了名的。
目前,熱衷化妝的韓國男性不僅僅是青年人。近些年韓國軍人和中老年男性也為化妝品的消費作出巨大貢獻。最近有一句話在韓國男人中非常流行,即“每個男人一生當中有三次癡迷化妝品。分別是上大學時、入伍服役時和就職時。其中程度最深的就是入伍時。”據悉,韓國70%的男兵都使用化妝品。
作為時尚引路人的娛樂圈男明星,演戲時上妝抹粉也便不足為奇。
不過韓星染發美容擦口紅有著較為深厚的國民審美的基礎,生搬到中國熒屏上則會令人難以適應。面對著濃妝豔抹小鮮肉當道的娛樂圈,常有人憶往昔溫文爾雅的不做作的唐國強,日本舶來的高倉健,亦正亦邪的霸道總裁許文強。
不過硬漢失勢可能是暫時,娛樂圈男星的萌點就是時代的G點,風水輪流轉,不定什么時候又火起來。男神的細分時代已經到來了,鮮肉臘肉各有所愛。
2
作為一檔橫跨春節的網綜,曆時四個月的《偶像練習生》以超高的話題熱度證明了一件事:在中國並非沒有生產偶像的土壤。
在《偶像練習生》之前,國內已有不少試水偶像選秀的節目,但無一例外地走向式微。這檔節目在提供各種具有觀賞價值的美少年的同時,或許還能讓大眾思考點什么:究竟什么才是偶像成功誕生的核心因素?那些藏在光鮮的舞台和華麗的服裝背後,真正抓住粉絲的東西是什么?
除了在大眾文化語境裏歐美強於日韓的心理定勢,節目總制片人薑濱認為此前沒有真正爆款的原因是有效發起方的缺位,因為在行業裏只有處在中立位置的平台才能“去利益化”地整合不同公司的資源。之前的《中國有嘻哈》已經證明過了。另外關鍵的一點可能是節目抓住了“互動”,比養成系少女劇場更殘酷的是練習生們的末位淘汰,這使得各家粉絲各顯神通地組織起了拉票活動,甚至在微博中“喪心病狂”地提到“救救孩子!”。
你可以說《偶像練習生》不好看,或者更傾向於其他同類型節目,但你無法忽視它在與粉絲高互動之下造就的頗具聲量的輿論場。
《偶像練習生》讓人感覺相對意外的是音樂導師李榮浩,他既沒有練習生背景,也未曾與愛奇藝合作過,“我們需要找一個有有音樂制作人背景的音樂導師,跟李榮浩老師溝通了兩三次,覺得他身上有很多人不知道的喜劇效果,跟他聊天的時候就發現非他莫屬。”不久之後,薑濱的想法得到了觀眾的驗證,在第一期播出時,李榮浩就因為迷離小眼睛、“不能影響選手情緒”臉的奇異萌感獲得了網友的吐槽式好評。
對話《偶像練習生》總制片薑濱(節選):
問:有多少剪輯師在剪?
薑濱:我們分AB組,大概有接近100人。《中國有嘻哈》的時候也是分AB組,是A組剪這一期的時候B組剪下一期,但我們的A組在剪這期的時候B組剪不了,因為沒有素材。
比如說3月9號播這期是60進35,這個是3月4號開始錄制,直接錄到3月5號的淩晨。那下一期是舞台表演,是3月9號到下一期播出3月16號之間發生的事情,所以我們的舞台表演是在3月10號錄制的,沒有辦法讓他提前剪,不像是演播室的節目,一次演播室裏面錄3-4期。之所以分了AB組分其實就是讓A組剪完B組上,A組歇一周。
問:那這九個人他們會有限定的時間嗎?還是一直活動下去?
薑濱:18個月。這個是愛奇藝與各方達成一致後大家共享的時長。一年太短,兩年太長,一年半是一個合適的周期,對於藝人發展一年半能長起來。這個時間點做完之後還給經紀公司,你們自己繼續發展。
3
大家喜歡某個男子組合(男團),根本原因是什么?因為他們帥、能歌善舞、有才華?還是因為成功的包裝和商業模式,塑造了某段時間的異性童話?或是因為所有人都在喜歡他們,你不加入就是落伍?
男團,是一種針對青春期荷爾蒙特定群體的產物。它根據當時社會的審美、音樂類型特意炮制/或自發產生,對於青少年尤其是少女的召喚力極強。某段時間他們是大家共同的暗戀對象,也提供了彼此之間交流的話題。
為什么男團似乎總比單個偶像吸引的人群更廣泛?是因為它通常集結了各種不同類型的男生,總有一款適合你。還記得當年風靡萬千少女的F4嗎?雖然如今這幾個字打出來就很有年代感,但當年台灣版《流星花園》一出,這四個人真是紅得夢幻。
這裏不得不提到EXO。現在流量很高的吳亦凡、鹿晗、張藝興都出自這個團體。張藝興現在仍然還在。關於他們和這個團的關系,網上以及粉絲間已有大量的爭論、分析、整理。然而,不可否認的是,經過海外這種成熟的男團推出模式,某種程度上確實給了當事人一個出道的基點/身份;長期刻苦的訓練,也為他們日後征戰演藝圈,做了必要的准備。
與海外同類節目相比,《偶像練習生》那種廝殺和競爭的血腥氣,沒有那么強烈。西方社會普遍非常抵制為一個人的外表或才華打分,但《偶像練習生》首先自覺承認從A到F的等級,並且參與者會根據導師的初始打分,穿著分別代表ABCDF顏色的衣服,每期根據各自不同的表現,從A到F隨時浮動調整。
當我看著同類節目中有些只有十五六歲的練習生在汗水或淚水中崩潰、失望的時候,不禁想:這種賽制或體系,對於年輕的靈魂來說究竟是不是一件好事?
節目的導師之一歐陽靖認為,這種一百個人最終選九個人作為男團組合出道的賽制,他不認為是真正的殘酷。“這個世界上殘酷的事情太多了。”他說,“所以這些年輕人,有這樣一個平台,可以來表演、展示自己的才藝,盡管參與過程可能會壓力很大、面對很多批評,但我認為所有‘夢想’都沒那么輕易。真正的殘酷不會在一個綜藝節目裏展現。”
其實,我看《偶像練習生》,更多是感慨如今的年輕人自以為自身和夢想的距離。想出名的人越來越多,成功案例也越來越多。但是否每個夢想都值得鼓勵?
未出名的靈魂,有些你是真的想勸他(她)繼續堅持夢想總有一日會實現;有些你是想暗示他(她)照照mirror。我們這個社會,這種蓬勃的“想出名”的願望並不能直接斥為盲目、膚淺、幼稚、不知自己幾斤幾兩,但在這一巨大浪潮之下,可以思考的真的還有很多。
4
《偶像練習生》選出的男團的壽命是早已昭告天下的。它的“保質期”是18個月,在此期間,愛奇藝和各公司共享經紀約,共同打造這個在中國開創性模式的男團。說得直白點,這是一個還未出生已被宣告“解散”的組合。
在TFBOYS三小只個性化標簽越來越明顯的當下,長尾效應明顯的國內男團市場,是否會因為這個9人男團的出世而打破後繼無人的局面?“超越TFBOYS”說不好,但走高的數據和商業價值,證明了他們的潛力。
而這種潛力,將因為“保質期”的存在,被最大限度地激發出來。
隨著《偶像練習生》的走紅,粉絲撕愛奇藝、撕經紀公司,都是可以預見的。“我家孩子為什么份量那么少?”、“你們不要亂湊CP!”“惡魔剪輯!”……雖說《偶像練習生》是一檔男性偶像的選秀,但粉絲分分鍾能給你腦補一出《後宮甄嬛傳》。為了防止自家崽子被平台和公司有組織有預謀地欺負,粉絲已經撕了八百個來回。
總結來看,雖然“一致對外”必不可少,但唯粉互撕才是王道。
想想人家TFBOYS,正主只有三個人,粉絲倒是分出了多個門派。其中主教派就有7個:團飯、王俊凱唯粉、王源唯粉、易烊千璽唯粉、凱源CP粉、千源CP粉、千凱CP粉。
既然國內所有男團都把TFBOYS當做目標,那《偶像練習生》當然也要繼承這種光榮傳統。
5
(這部分和《偶像練習生》沒有直接關系,竇文濤主持的聊天節目《圓桌派》新播出的一集(第三季第十七集),請韓庚上節目和竇文濤、許子東聊了一期偶像工業和“小鮮肉”現象,一口氣惹毛了整個飯圈。)
由唱歌、舞蹈、rap和妝容造型最終呈現出來的舞台表現力,就是偶像表演的業務能力。
韓庚一邊吐槽偶像制造工業,一邊又沒有從愛豆轉型出來;尤其現在韓庚一邊經營偶像公司,一邊上街舞節目當導師,怎么看他都不應該主動diss粉絲和產業吧?
高曉松的一段話,特別適合再送給韓庚一次:人要有一以貫之的價值觀。
“選一條路一以貫之,不能因為自己的利益和方便,或者便宜,今天從這個兜裏、而明天那個兜裏又掏出了那個世界觀。”
成熟的偶像制造工業裏,常青樹愛豆們就是行業榜樣、集體回憶、一代大神啊!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當偶像也有這一行的標杆啊。
“一以貫之的價值觀”這個建議同樣適用於對新時代娛樂現象帶著偏見的人:當你們用知識分子視角來看世界的時候,平等、尊重不應該是一個基本原則嗎?
(整理於南周知道、三聯生活周刊、界面、蘿嚴肅、娛樂硬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