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彭博的統計報告,中資企業在歐洲的發展,顯示過去10年間,中國在歐洲的投資或購買企業,金額已達到3180億美元,這個數字比美國在歐洲的投資多出了45%。
該統計報告從2008年開始,共分析了歐洲30個國家、678筆交易,包括已成交、未成交等。統計指出,中國在歐洲的總投資當中,主要投資項目為南歐以及東歐的基礎建設領域以及西部歐洲國家的高科技領域等。投資金額最高的國家主要為德國以及英國,金額分別超過一千億美元,法國、意大利以及希臘則位居其次。自從2008年以來,中國在歐洲三十多個國家已經完成或者正在談判678個投資項目,中國公司已經擁有或者部分擁有歐洲至少4個機場、6個海港、風力發電場和13支職業足球隊。
說到投資歐洲,其實中東歐地區也頗為值得留意。近年中國有不少海外合作計劃,和中東歐有關的便有16+1合作計劃。所說的16+1合作,是指中國與16個中東歐國家於2012年共同建立的新型合作平台。
中企對16國累計投資從2010年的近30億美元增長到2016年的90多億美元,雙方貿易從439億美元增加到587億美元,中國從中東歐國家進口農產品增長超過300%,中歐班列累計開通超過6000列。
事實上中東歐近年科技新創發展正處強勢,甚為吸引全球投資者。其中一個原因是中東歐地區學校一直以來就有出產數學和電腦優秀畢業生的傳統,而且國家各種基礎設施、人力、租賃成本低,新創公司在場地、人手方面可以節省大量資金。
根據有關資料,去年中歐和東歐的新創企業共計獲得了1.77億歐元資金,遠遠高於四年前的1500萬歐元。其中波蘭、愛沙尼亞和羅馬尼亞正在吸引最大的資金流入,而捷克則是一些最成熟、資金最多的科技公司的大本營。
英國格林多大學財務學首席講師
財務學學部主任 梁港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