褐陶四系壺高10厘米,口徑5厘米,底徑5厘米,泥質褐陶,直口、長徑、鼓腹,腹施四系,平底,通體磨光,青銅時代出土文物。
在考古界有句話,叫做“怕軟不怕硬”,就是說石建築在土層裏比較容易鑒別,而土質遺跡鑒別則相當困難,全憑經驗、眼力甚至是感覺。
阜新蒙古族自治縣務歡池鎮務歡池古代灌溉水渠遺址正是深埋在土層當中,極其容易被忽視的古代遺跡。直到今天,這一遺址仍然是我國北方發現較早、較完整的古代農田灌溉系統。
務歡池原名“勿歡池”,後來誤作“務”。發現務歡池遺址的誘因是當地的鬧德海水庫需要修建引水工程。得知這一施工消息後,1991年6月,省考古所和阜新市文物部門立即調派人員到工程沿線進行調查。
當年考古人員在調查時發現了特征比較明顯的夾砂陶片,陶片多為陶器頸部,它的突出特點是“高領”,由此考古人員初步判斷這是一處帶有高台山文化特征的遺址,距今約3500年。
在阜新市博物館,博物館館長、研究員胡健引領記者到青銅時代文物的展櫥前,他指點記者進行分辨。通過陶器來判斷其所存在的年代和文化屬性就簡單多了:高台山文化類型的陶器特征明顯——陶器有個“高領”,或者說“長脖頸”,就像動物界中的長頸鹿一樣易於識別。
1991年10月,調查組對這一遺址進行了勘探複查,摸清了遺址的大體范圍,進一步確認其文化性質應屬於北方青銅時代高台山文化類型,隨即申報國家文物局批准,進行搶救性發掘。
3500年前的灌溉水渠工程複雜
研究員、曾任省考古隊隊長,現任省考古學會理事、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學術委員會委員辛岩告訴記者:“我們最初還不知道那裏有古代灌溉水渠,古灌渠是在發掘過程中發現的。”
務歡池遺址位於阜新縣職業高中所在地周圍。遺址地勢北高南低,北依阜新彰武公路,南臨務歡池河,東西兩側為小支流河,務歡池河水向東北流約15公裏彙入阜新縣境內繞陽河。覆蓋面積約12萬平方米,遺址面積較大。不過初步勘探發現,遺址的文化堆積較薄,而且單一。
經勘探,考古人員可以確切知道,遺址內有青銅時代的墓葬。
胡健說:“務歡池遺址灌渠的發現純屬偶然,我們當年發掘時,發現墓地周邊有人工開挖的溝坑遺留,最初以為是壕溝。”
在古代墓葬遺址中,經常可以發現古人為了防止洪水沖毀墓地而人工開挖的排水溝。但是在務歡池遺址,隨著發掘的深入,考古隊員漸漸否定了這一分析,因為溝坑遺留不僅僅分布在墓葬周圍,還向遠方延伸,雖然擴大了一些發掘面積,仍然沒有找到盡頭。
據介紹,在當年務歡池遺址的考古發掘中,共發掘出17條溝類遺跡,總長約245米。從發掘出溝渠的分布格局看,發掘區域僅是其中的部分段落,縱橫交錯的溝渠仍向四周延伸。
這些溝渠是當年人工挖修成的,呈上寬下窄、兩壁斜直的倒梯形,溝底為平底。從溝的寬窄、深度上分類,可分大型溝、中型溝和小型溝。它們又分東西、南北走向,溝與溝縱橫交錯,相互連通。溝與溝交彙處都呈喇叭口的形狀。
特別引人注意的是,部分溝渠的交彙處,考古人員發現了較深的圓形柱洞遺跡。
根據這些柱洞分析,這是古人在溝間設置的蓄水、排水設施。
同時考古人員還在遺址發掘區域的東北角,發現大型溝與幾條中型溝的彙合處,形成了一個三角區。考古人員分析,這是大型溝與中型溝的水通過三角區彙合又分流。
我省已故考古學家孫守道當年是務歡池遺址發掘的首席專家。根據發掘與研究,他認為務歡池遺址的溝渠網絡“最可能為灌溉稻田的水渠遺跡”。
為水稻種植傳播路徑提供證據
因為務歡池遺址發掘出土了35座墓葬,並出土了一批陶器、石器、骨飾品和銅環等,這為最終確定遺址年代提供了重要考古依據。
據介紹,務歡池遺址墓葬中的器物及墓制與沈陽新民高台山文化內涵最為相同。從專業分析來看,兩者之間都是土坑豎穴,單人側身屈肢安葬。隨葬陶器主要以高頸壺、高圈足缽為主,缽倒扣在壺上。同時,陶器都是手工制作,采用泥條盤築、上下套接的方法。陶器圓球腹,豎橋狀耳。大部分施有紅陶衣,口沿一般內側多有抹斜,壺頸部套接處有疊壓堆紋帶,堆紋帶上飾有指壓紋。
高台山文化距今3500年,據此可以推斷務歡池遺址中的墓葬也屬於這個年代。
由於在發掘時,沒有發現墓葬和溝渠之間的打破關系,不容易直接判斷古灌渠的年代。
但是,當年考古人員清理古灌渠時,發現一部分遺物與墓葬中隨葬品時代相同,是當時人們生活中使用的器皿。由此分析,是先有溝渠,然後才有墓葬的出現,兩者屬同一時代文化中的不同時期遺存,溝渠的年代稍早於墓葬,也就是早在3500多年前的夏末商初時代,那裏的人們已經掌握了引水灌溉、播種水田的農業生產技術。
孫守道將務歡池遺址古灌渠同國內國際古代水稻種植的傳播線路聯系起來,認為這一發現將增加我國水稻種植傳播路徑。
近年來的考古研究表明,稻作農業在我國向北傳播路線,大致沿東、西兩條路線北上。長江下遊的東線,從長江下遊地區出發,沿海岸線和近海北上,在距今7400年至6400年的北辛文化時期到達連雲港地區。在此後4000多年前的大汶口文化時期,稻作文化沿海岸線繼續北上,到達山東日照、莒縣及蓬萊一帶。經過一個相當長時期的醞釀,稻作農業從膠東半島經廟島群島抵達遼東半島。傳至遼東半島的稻作農業,一部繼續北上到達阜新地區;一部沿海岸線東進至朝鮮半島,繼而南下至日本列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