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40

以市場化解決教育問題

2018-09-12
来源:香港商报

  獅子山學會項目主任 吳健華

  又到新學年,朋友的兒子適齡入讀小一,她愛子心切,年初已四出物色學校,幾經艱辛終於為兒子報讀了每月學費近4000元的直資小學。那天和她聊起,她慨嘆夫婦二人中等月入,扣除每月租屋和其他日常開支後,基本所餘不多,不過沒辦法,畢竟直資小學不須受政府太多干預,加上少功課少考試,兒子不用承受太大壓力,所以即使勉強,仍希望兒子可以在愉快的環境讀書。

  愛子之心,人皆有之,朋友雖非大富大貴,但始終有餘力選擇供兒子入讀自由度較大的學校,但沒此能力的父母,就毫無選擇。本港多番的教育改革未盡如人意,學童壓力不小,如想解決問題,教育全面市場化是一條可行的出路。

  也許會有人擔心教育全面市場化會令貧窮的孩子失去接受教育的機會,但這不過是停滯在封閉社會的想法,以為香港的父母仍是從前般老套守舊,情願要子女早些出來社會幫補家計,而不想花錢供子女接受教育。

  打個譬喻,每個人都需要食物才能生存,香港大街小巷有不同類型的食肆,售賣食材的店舖林立。而豐儉由人,選擇眾多,為香港博得美食天堂的美譽。既然進食是人類的必需,但在市場主導下,富人、基層都可因應自己意願、需要和能力去填飽肚子,亦沒有人餓死於售賣食材或餐廳老闆的瘋狂加價之下,那為什麼教育就要由政府控制,不能全面市場化?有人可能會反駁,平價食物沒質素,那我想問問,政府提供的又一定是「既低廉又優質的教育」嗎?事實上,有些食肆雖然是租用政府地方經營,其實貨品售價卻不見得較別的地方低。

  如果政府願意開放教育,鼓勵不同團體辦私學,在良性競爭下,雖然不是所有學校都會降價,畢竟個別經營者是有自由只為富人提供服務的。不過,市場卻會出現一些專為低、中收入人士子女提供教育的辦學機構,或許比政府辦得更好,而不似現在基層人士子女只能入讀政府的廉價學校接受管制較多的教育,而自由度極大、優質的直資或國際學校就只是富有人家子女才可入讀。假如教育市場化後,子女讀書壓力大減,甚至可以隨意選擇無論是學費、師資、教學理念都適合自己和子女的學校,我相信香港大多數希望子女能夠愉快學習的家長都會願意。

  某些教育界既得利益者總是將教育問題歸根於人手不足,我看還是不要理這種說法為妙。一些公營機構員工數量龐大,職位分工一清二楚,但服務未盡如人意,想通這一點,還繼續相信教育問題是因資源不夠嗎?

[责任编辑:郑婵娟]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